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失孤》影评:铁索桥上亲亲父子情

影视台词 > 影评 > :《失孤》影评:铁索桥上亲亲父子情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失孤》影评:铁索桥上亲亲父子情的正文:


   操着一口“港普”的华仔十分卖力地诠释着一名父亲的重量,无论是对亲生儿子还是对井柏然饰演的曾帅。可能是华仔的表演用力过猛,与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相匹配后,又有些格格不入。台词的硬伤不必再说,只是那转瞬即逝的微笑也会不小心地暴露出偶像的光环。但值得称赞的是,统观整部影片,华仔的用功程度可见一斑。相比之下,井柏然除了通过不断地更换服饰来耍帅,除了毫无层次地大吼大叫的表演,除了做一名说了一口北方话的福建人以外,井柏然此处对影片最大的益处也就是与男主角曾帅相仿的年龄了。当然,这是影片开拍就要面临的问题,偶像的票房号召力与实际人物的设定总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矛盾关系。
  因为题材相仿,很多影评都喜欢拿《失孤》与《亲爱的》相比较。其实这对《失孤》是不公平的,《失孤》虽然套了一件“打拐”的外衣,实则骨子里又夹杂着公路电影的元素。如此看来,整体脉络会清晰了一些。
   雷泽宽(刘德华饰演)因为寻亲的交通工具摩托车损坏,遇见了修理工曾帅(井柏然饰),二人相识相知,交谈中发现二人不仅同病相怜,而且些相见恨晚。据曾帅口述,他从小被人贩拐卖,一直没有落上户口,是个黑户,因为这个原因,学习成绩优秀却不能考大学,遇见了真爱却不能结婚。然后,曾帅瞪着空洞洞的大眼睛又说了,对于家庭住址,仅有三个关键词,铁锁桥、竹林和妈妈的大辫子。于是,雷泽宽与曾帅一起走上了寻亲路。
   一路上,二人像小情侣一样打情骂俏,一起洗澡睡大街,互相泼水嬉闹。影片中,值得一提的是寻亲路上有两次争执。第一次是二人通过网友提供的铁锁桥的照片,来到一个小村庄,根据线报这里也有个失亲的妈妈。就在曾帅快要见这位妈妈的时候,他对雷泽宽说,我知道她不是我妈妈,因为看照片就知道根本不是记忆中的铁锁桥,但我还是要见这位妈妈。雷泽宽根本顾不上自己被耍,连忙说,你绝对不能见。二人因为年龄的差距、角度的迥异展开了激烈地争论。从这一点来看,可见导演的用心良苦,也只有通过二人矛盾的激化,才可以使人物立体,使得影片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但是面对这样一个争论,导演没有给予观众一个哪怕是一丁点暗示性的回答,这么好的桥段就这样无疾而终了,实在是遗憾可惜。第二次争执,是二人站在铁锁桥关于“弃儿”的争执,同样这也是让观众深思的绝好机会。雷泽宽含情脉脉地对曾帅也是对自己丢失的儿子说,你不是弃儿,从来不是。可是,曾帅毫无感情铺垫地就发火了,说了一句我就是弃儿,就跑掉了。本来是雷泽宽的感情迸发,结果却酿成了雷泽宽的感情的尴尬。导演对于故事的解决方案就是,最终回到一个新的场景——火车站台,然后继续开启了小情侣式的争吵模式。
  二人寻亲之路遇到前所未有的瓶颈期,影片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曾帅假装睡觉说梦话,向雷泽宽透漏了一个重要的寻亲线索,就是他发小也是被拐卖的,也就是说他们村一共丢了俩孩子。雷泽宽听到后立刻上网发帖寻亲,通过导演狗血剧情的安排,曾帅最终找到了自己亲身父母,顺利办了身份证,坐上火车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把摩托车借给了雷泽宽。
  不得不提,这个影片最有意思的还有三条画蛇添足的副线和一个狗尾续貂的结尾。第一条,吴君如扮演的人贩子,除了依靠吴君如精湛的演技,把一个人贩子的猥琐、卑微、狡诈表现地淋漓尽致以外,这个角色的设定对于整部影片来说毫无用处。第二条,在雷泽宽寻子路上,受到了好心交警梁家辉帮助,得以顺利到达目的地,这种正能量的桥段,太像中国交警的宣传片了,在一部现实主义影片中,除了让我们记得梁家辉那张明星脸以外,缺少血肉的宣传片真的需要存在吗?第三条,失子的母亲,像文艺女青年一样在马路迷茫,雨天还要给寻子牌打伞,最后孩子被营救,她却跳江了。这么诡异的故事,导演到底要说什麽呢,又要说给谁听呢?再说影片的结尾,把观众引向佛家哲思,大有“茫茫一片好干净”的味道,可是形而上的构思创意不够巧妙,所以带给影片效果只有两个,让看不懂的观众感觉不知所云;让看得懂的观众感觉浅薄无趣。
  说实话,影片最美好的地方莫过于雨后初晴的中国农村,雷泽宽独自骑摩托在乡间小路上,独自站在孤零零的铁索桥,独自坐在空无一人的车站,此时,没有配乐只有一位失落的父亲和静静的风景,画面干净而清新,所有人物的细节与情感的宣泄呼之欲出,足矣。所以,想好再拍,原本没有那么难。
作者宅下路人

   不知道是不是前期宣传的关系,首映当天的场次竟然有挺多空座位。刘德华继《桃姐》之后又贡献了一次走心的表演,在此片中唯一的BUG就是他浓郁的港普;内地小生井柏然无公害的高颜值、阳光正面的形象很容易让人宽容他略显稚嫩的演技,总体也还不错。开场迟到8分钟一坐下就狂猜前情,台词留白多、剧情也并不紧凑,观影过程中又数次跳戏被"他们为什么不住旅店要露宿街头、公路片的即视感、四川口音好亲切、怎么证明曾帅就是毛雪松、穿白衬衣的井宝简直帅呆了好吗、井宝牙怎么这么白"等问题分散掉注意力,真正让我融入电影的部分大概有剩三分之一。既然是跟《亲爱的》题材类似,上映时间接近,就不可能不被拿出来比较,与《亲爱的》相比,《失孤》没有设置强烈的冲突,煽情的成分也更少,叙事和人物的内心活动也更加隐忍,因此《亲爱的》容易让观众入戏并释放情绪,个人比较偏爱。而《失孤》的魅力是在于用更朴实的手法对一位寻子十五载的父亲其生活状态的真实展示。
   雷泽宽,这个花费他生命三分之一时间都在寻子路上的男人,在经历一次又一次从希望到绝望的落差,为什么还要选择继续在路上?
   一点渺茫的希望对于一个寻子十五年的父亲来说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我不想灌输类似"尽管希望是渺茫的,但只要坚持就有希望"这样的心灵鸡汤。片中父亲雷泽宽曾表示:"我觉得自己只有在路上,才会不愧疚。"只有在路上时,他才认为自己是个父亲,他怕每次一个人回时,对上妻子失望的眼睛。所以,愧疚感才是他数十年如一日寻子的源头,愧疚感才是令他毅然决然把所有的生活赌在路上的归因。愧疚感会压垮人--片中倪景阳饰演的一个被拐儿童的妈妈,孩子丢后她失魂落魄最终经受不住煎熬投河自尽。作为父母,无法看到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绝对是件残忍的事情,而更残忍的事情莫过于这样的结果是自己的失职造成的,因愧疚带来的失孤之痛方是最让人无法承受;与这位妈妈形成对比的就是一直在路上的雷泽宽,因为愧疚感也会激励人试图救赎、抗争--想起《追风筝的人》中成年后的阿米尔心怀愧疚,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好友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故乡阿富汗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对于父亲雷泽宽而言,寻子之路便是一种救赎,他后悔没能看好孩子,这样的愧疚所带来的苦痛足够沉重和持久,不随着陈年旧事而轻易被埋葬,不成魔便成佛。与寻家成功的曾帅不同,雷泽宽仍要独自面对儿子不知所踪的未来,但我不认为结局是简单的悲情路线,因为他一定会继续寻找下,直至自己年老体衰,这便是支撑他余生的所有意义。
  雷泽宽与曾帅,一个寻子一个寻家,但他们的视角并不对立,雷泽宽在经历与曾帅一路的相互扶持,他更深切感受到,被拐孩子对亲生父母的不理解(觉得是父母亲的失职导致自己命运的改变),往往也成为他们心底最不可触碰的痛。亲情是上天给予我们最深沉的缘分,所以寻子之路也是渴望有一天能让孩子知道亲情的执着--爸爸(妈妈)千千万万遍地寻找,时刻没有放弃,希望有一天能终于等到你。电影的结尾设计了与大师问答的环节稍显突兀,一开始觉得这样的设计是面对现状的凄凉和无助最终只能通过皈依宗教带来心灵慰藉。后来想想,其实如前文所述,雷泽宽本就不需要佛言来自我安慰,而大师所言的缘起缘灭来回答失孤父亲的话题也显得太浅薄。"走过的路,见过的人,各有其因,各有其缘。"这话仿佛是在跟银幕前的观众所说,我们人生事、感情事,归根到底,不过"缘起缘灭"这四字。谁都可以成为你的惊奇,你也可以成为任何人,全视乎你今生遭遇怎样的缘。世间万象,总是吉凶相伴,是福祉,亦是忧患;是机缘,亦是业障,对普通人而言,没有故事,才是人生最好的故事。
   单是从题材来说,电影人能够花心思关注到这样的群体,也是应该值得鼓励的,在影片之外,我们需要探讨的是为何在近二十年中国拐卖人口现象频发?法律对于收买拐卖儿童、保障失孤儿童权利的法律规制是否到位?公安、政府、民间组织为寻找失踪儿童是否及时作出应有的反应、投入足够的力量?本片中承载的"人口拐卖"这个重要社会议题,"问大师"是没用的,作为电影表现手法无可厚非,然而对于公权力而言,把这些问题统统都归结于信仰或宗教的安慰多少是敷衍了事的表现。
  
作者我们的江湖

《失孤》影评:铁索桥上亲亲父子情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失孤》影评:铁索桥上亲亲父子情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失,子情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