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寻访千利休》中的幽玄美学

影视台词 > 影评 > :《寻访千利休》中的幽玄美学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寻访千利休》中的幽玄美学的正文:

   在以“黄金”为审美价值取向的安土桃山时代在丰臣秀吉的倡导下试图在书院式茶道[ 书院式茶道:8世纪上半叶,日本引进中国茶文化,从煮茶法、使用茶具样式和吃茶礼仪等,完全以中国式茶席作为规范,从茶室设备、装饰、摆设到茶具,无不讲究奢华的排场。室町时代,吸收和消化中国式茶席,采取一边品茶,一边欣赏中国宋元两代名画的吃茶法,且以其作为茶道师检水墨画师的敏锐目光,专为茶人鉴定名画、名工艺品,并汇编成目录,制定一套上中下的规格和十分复杂的形式,完善了贵族书院式的茶道。]的基础上建立以四铺席半的黄金茶室为中心的茶道,室町时代末期,村田珠光和武野邵鸥反对书院式茶道开始摄取禅文化精神,提倡“空寂茶”,摆脱一切物质上的华美,追求枯淡无一物的意趣,在茶道上使“幽玄”和“空寂”的思想达到一个新的境界。邵鸥的空寂茶被千利休所传承并且发扬光大,他明确以“空寂”作为茶道的基本精神,创造了草庵式的茶道,强调掉一切人为的装饰,追求简素的情趣。从文化角度来讲,影片《寻访千利休》已然超越历史,成为普及“禅茶一味”的载体。
  一、禅茶一味之幽玄美
   影片《寻访千利休》中千利休追求不拘于物的简单素朴之美,他请瓦匠为他打造并非摆设的茶具,这是他提倡草庵式空寂茶的做法之一,“茶事以禅道为宗”,在他看来,此前的茶道器物过于华美,而他则乐于清净淡泊,故以物外之幽趣作为其对茶道的追求,同时也是对美的追求。在对茶室的布置上,千利休追求简素的草庵式建筑(被葡萄牙人讥笑为鸭棚),一切都保持自然素朴的原色,茶室面积狭小,茶人在精神上则容易达到纯一无杂念的交流,茶室以灰、茶褐或者暗褐色来具现“空寂茶”枯淡的茶道精神,茶人置于其中由此会产生冥想,在观念上回产生一种美的意义上的空寂与幽玄。禅作为一种“无念无想”的境地,体现出的这种幽玄的审美体验是高度主观性的,单纯的表现主体情愫,有浓厚的精神主义甚至是神秘主义色彩,影片《寻访千利休》中,千利休一句“美,由鄙人决定”就是高度主观性的体现,因此,他也能“大言不惭”地说出“鄙人所挑选的珍品,能孕育传奇”。千利休身上体现的正是“禅茶一味”的高度自觉,他把对美的体验深深的植根于禅的境界,千利休问葡萄牙人对墙上的那朵花怎么看时,他说“生命的萌芽,一杯茶也能使人心情愉悦,就连库房的土墙也能闪耀生辉,”从一朵花蕾中想象出比百朵更纯洁、更生辉,将物减少到无,在“无一物”的物质窘迫的条件下,反而可以寻觅到丰饶的“心”的王国,他所追求的是一种素朴的意境,强调不能为“物”所囚,而必须以“心”征服“物”来体现出空寂的幽玄之美。利休切腹十年前,丰臣秀吉因触怒织田信长而来到千利休的茶室,墙上的“闲”字与茶室的素朴相得益彰,禅的“空寂”以幽玄作为基调,千利休一句“请以这杯茶好好品尝生命的喜悦”让“幽玄”之境创造了一种“以心传心”的超现实的象征之美,千利休在面对丰臣秀吉的苦恼时展现出的那种单纯脱俗的清寂归于主体的无杂念,而在情绪上则进入枯淡之境,也就是无一物的“无念无想”的境地。因此,丰臣秀吉能感受到千利休身上所折射出的宗教性/仪式性的枯淡的“空寂”之美,因此他最脆弱的一面在茶室里毫无防备地呈现出来,影片无时不刻不在讲美,在这种美中也无时无刻不充满禅意,故千利休说“茶意即禅意。故舍禅意,就无茶意。不知禅意,就不知茶味……。”
  二、多重视点叙事与人物关系
  《寻访千利休》中有多个叙事视点,影片以妻子的视点即利休切腹的早上开始,继而采用一种倒叙的方式回到利休切腹二十一年前,这里采用的是一种客观地视角来表现千利休对美的造诣,通过与其他人的对比,千利休把水中月呈现给织田信长,在信长来看,一堆的金币则是对此情此景的首肯,织田信长虽然不能达到对美的境界,但是对美的向往与千利休是一致的,所以当千利休在葡萄牙外商面前说“美,由鄙人决定时”,织田信长并没有不快,而是无尽的欣赏,他在审美能力上虽比不上千利休,但是却有着简单的直感和认知,所以始终尊敬他,器重他。丰臣秀吉和信长相比,才华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处,由于出身低微,导致他身上强烈的自卑感,这种自卑在他执掌大权后更是被放大到近乎极端,他不容许任何人有威胁自己权力的可能,他在尚未得权之时已经见识到千利休对美的创造以及他身上的从容,在千利休得人心之际,他渴望千利休对自己臣服,哪怕只是形式上的,但是能让千利休低头的“只有美丽的事物”,因此丰臣秀吉不得不除之而后快。丰臣秀吉的性格是非常多面的,一方面他希望得到一切,包括千利休,另一方面又认可千利休的才能,所以在千利休剖腹之后,他的狂笑中带着很大的失落,因为他即使除掉千利休的,也没有得到千利休的臣服。影片开始段落除了水中月来表现千利休对美的领悟之外,茶室花瓣飘落到茶碗、为妻子用光影制作出动态的小鸟,都从侧面来表现千利休随时随地都能创造美。
  利休切腹十二年前开始转入妻子的视点,这个时期是千利休茶道的辉煌时期,同时也是危机四伏的时期。妻子在千利休的生活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正如千利休对妻子说“为吾妻者,非你莫属”,她对千利休的爱不明不暗却芳华隽永,如净月当头,而千利休对妻子也是温和相待柔情似水,日常相处也处处体现出禅宗的幽玄之味,在平静默契的婚姻中执着于美,心如止水。妻子在影片中是利休生命过程的一个见证者,同时也是一个具有相当审美能力的独立主体,她懂千利休,所以在千利休对美的追寻中,她是一个支持者,但是正如利休剖腹当天她说的“女人啊,总是怀抱诸多烦恼的生物……”,她又回归在女性本体,即在情感上无法释怀带给千利休最初美的体验的高丽公主,所以,妻子最后几次忍不住想把贯穿影片的小茶壶摔碎,却没能下手,一方面大概是因为不甘,而另一方面则是对千利休的爱,所以才把茶壶保存下。而从失女儿的悲痛之际到从容接受千利休剖腹之时,死亡已经变得很从容而不带任何感伤与留恋,妻子这个角色似乎已经通过精神的“炼狱”,与千利休一样把对死的态度看做是“生来死都是幻”而令举止优雅,让心停留在幽玄之上。
  影片的后三分之一变成了千利休的视点,这是一个解谜的过程,同时也是他对美的顿悟的过程。高丽公主拿出小香盒对着千利休说“阿鲁普大仆大”,美在他心中已然开始萌芽,所以邵鸥大人说他“找到了别样的美感……只要想象一下这样的男人能够发现怎样的美丽的话,超乎我的想象啊……,”这一段,邵鸥对千利休的欣赏也为千利休拜入邵鸥门下做了说明。高丽公主以白居易的诗“槿花一日自为荣,何须恋世常忧死……”为她的死做了完美的诠释,留给千利休的则是对美的坚守。
  影片无尽的禅意与至美的茶道精神形成禅茶一味的境界,在茶的清香中静心自省,在简陋的茶室中对万物齐观。千利休空寂茶的精神是超越人力而回归自然,正如千利休说“空寂本意,是表示佛的清净无垢的世界,草庵式茶道乃佛却尘芥,主客诚心相交,不言规矩和法式,唯生火、煮水、吃茶而已,别无他事。亦即佛心显露之所在……,”千利休虽然失了肉体,但是他对茶道精神领悟以及对美对追求则成为永恒。
  
  参考书目:《日本文化通史》 叶渭渠着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初小7

《寻访千利休》中的幽玄美学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寻访千利休》中的幽玄美学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寻,美学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