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人类之子》从长镜头说起

影视台词 > 影评 > :《人类之子》从长镜头说起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人类之子》从长镜头说起的正文:

  就像很多评论的关注点一样,主要将评论汇集在了影片拍摄时的长镜头运用上,一是因为片中三个明显的长镜头运用可谓极尽所能制造真实的气氛,其二是因为影片的实质内容有太多的表述不明,导致观众的注意力被集中在故事之外的事物上,如场景、群众演员以及他们的表情。
  
  长镜头1:男主同前妻初次见面怀孕女主开车前往目的地时的逃亡。
  
  长镜头2:男主追寻被掳走的女主直至反抗集团据点大楼内面对反抗组织头目。
  
  长镜头3:男主带女主与婴儿在政府军队的注视下缓缓走出大楼找到小船。
  
  2、3均是以男主的过肩视角进行拍摄的跟随镜头,这种镜头通常是对当前角色的有利镜头(即人物感官带入),便于观众体会人物的实际境遇。
  
  长镜头所消耗的人力、物力是极大的,可能因一些极微小的表现失误就造成之前的完美前功尽弃,这点在胶片时代更为突出,不过为什么有部分导演还极力推崇长镜头呢?
  
  真实。
  
  假设现在我们正在观看一部场景宏大的灾难片,一块城市大小的地面在影片中被巨浪或地壳变动抛竖起来,哪一种带给人的感觉更真实?
  
  1、过肩视角,由下至上逐步展现该地面上细节:街道、房屋、树木,最后视线穿过地面边缘望见阴云密布的天空(如人抬头仰望一般),镜头6秒1景。
  
  2、交代角色看到被地面竖起后,镜头突然切至超大远景展现整体场面。镜头3秒切换2景
  
  似乎还是前者更有压迫力与临场感。
  
  当然这关系到拍摄角度、手法等其他因素,而通过长镜头保持与荧幕外时间的一致性(影片事件经历时长=现实世界中真实时长),则更能展现当前场景的真实性。
  
  网上有很多关于长镜头的解释与说明,这里就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一下长镜头之所以会引起观众注意和身至其中感觉的原因。——人的视觉特性。
  
  自从有了对外部事件的感官后,人的视觉系统就未停歇与身体的协调(除视觉受损或摒除视觉:闭眼走路或乘坐移动物体睡觉),视觉是随着人的整体移动而进行不间断的信息采录,说白了,就是自从诞生用眼睛察觉世界到现在看到这段文字为止,都是一个没有间断的过程,如若遇到视觉与外界环境发生断裂的情况,人自然而然会感到突兀、不真实甚至恐慌,这是由于外力干预后所产生的不适感受。
  
  而电影是由诸多个镜头采编而成(2小时电影一般有600~700个镜头),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就属于外力(剪辑)干预后的视觉片段,大脑会先定义其为不实的外界环境,从而削减带来的不适感受,当然,这一切的适应以及变化均迅速且不易察觉。
  
  部分人习惯于这种适应,而对完整的视觉连接感到不适,这就体现在另一种反馈方式上,用游戏术语表达就是3D眩晕症或3D动晕症。
  
  现在的单机游戏场景刻画上力求真实,3D效果也越发精进,以视觉效果作为品牌的《孤岛危机》为例(后来的使命召唤系列),长时间盯住画面投入其中的话,会有部分玩家感到恶心、头晕,这就是因为视觉在感受真实环境(或类真实环境)后会带动其他感官(听觉、触觉)来获取环境信息,大脑通过视觉认定人体正在激烈运动,而实际上并没有,当两者不能协调同步时,大脑就会发出停止的指令,这种指令就是眩晕警告,属于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同样,射击游戏中会分章节,在章节结束前,视觉效果是连贯且统一的,这也就是另一种方式的长镜头。(带诸多情节动画切换的游戏这种症状就要少很多)
  
  看3D电影、晕车也同属一类。
  
  正常的生理反馈则是应是配合游戏中动作进行身体动作的,比如玩CS等射击游戏时会看见有人头戴耳机在“躲子弹”。
  
  这一切的发生就是因为大脑通过视觉感受到了“真实”。
  
  而长镜头的带来的真实感也源于此。
  
  长镜头的“另类”分析说完了,说回到影片的问题。
  
  也许是想表现“希望”这一主题的意愿太过强烈,影片中对人类末世到来的原因并未做出详尽的交代,观众所知的仅是人类18年前(影片起始时间2027年)就已经无法繁衍后代,没有了自己的未来也就没有了义务、没有了责任感,这两种自律情感的缺失发展应该体现为无组织无纪律,肆意挥霍现有资源,自我毁灭,照理说会出现无政府状态,不会出现政体与组织的对立,如有少部分保有希望的人应表现为团结,并不是极端对抗,里面政府与反抗者的冲突就显得经不起推敲,相信看过影片后的观众都会有一个问题,世界大环境业经如此,为什么还死死揪住人权问题不放?反政府压迫份子掌握孩子能怎么样?会比政府搞科研或者宣传的效果更好么?如果说掌握了孩子就掌握了政治砝码,拉拢民众维护自己的政权,谁又能保的齐反抗组织不会发展成极权?
  
  以上这些问题在电影中都没有答案和合理的解释。
  
  另外,以“不孕”这种方式灭绝人类实在是有些荒谬,更别提是全人类突然集体“不孕”。它不具备天外陨石的突然性和瘟疫的爆发性,它带来的消亡是缓慢的,是有时间做出反馈的,而不是18年以来什么也不做。记得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中有一句话:生命总会找到出路的。人类总会在一种物质即将消耗殆尽的时候找到另一种替代品或者衍生方式,这才是人类生存至今一直不断发展变化的缘由所在,石油少了稀缺了发展风力,淡水资源少了将海水蒸腾,这都是一直以来人类在自我毁灭的同时进行的科技革新,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源泉,而不是像影片中,将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海上邮轮和它归属的小岛上。
  
  再说母题“希望”。希望有两种:一种是平时生活中产生的希望,也就是人类对美好愿景的欲望和盼望。另一种就是绝境中通过本能诱发看到的渴望。这两种的目的都是为了比现在“更好”,只是程度天差地别,后者带来的幸福与愉悦是不可估量的,应是极力保护与放大的,而不应是一小撮人或利益集团的过“理性”反馈——充作政治筹码,编剧在这里有些过于放大了人罪恶的一面,缩小了善良的一面,想必是为了通过影片反映现实社会,但却忽略了影片中每个角色或者说身为一个人类对这“希望”的正确生理反馈,这种反馈不应是“不孕”这种关乎到每个人的灾难降临时带来的阵营对立,而应是发现“希望”后的团结一致,影片中贯穿始终的“希望”即是后者,是应该具有带领人类走向重生的喜悦的“希望”,而不是影片中一句话带过的政治丑相:“他们会找到一个英国的贵族黑人抚养这个孩子的。”
  
  拍摄手法的穷尽真实和影片剧本的脱离现实造成了该片并未在当年获得更高成就,仅仅止步在技术奖项上的提名(摄影、剪辑),实际的观影感受亦是如此。导演阿方索?卡隆另外两部较出名影片也是如此《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地心引力》,《哈利》更被揪出细节处理缺失、不当导致的严重逻辑问题,《地心》则重视觉需求,可见导演更注重视觉供给,不长于人文探讨,略有偏科。(不过比迈克尔?贝好得多,哈)
  
  影片宗教隐喻:
  1、 当男主问女主,孩子的父亲是谁,女主的回答是:“我是处女”——圣母
  2、 女主怀抱婴儿同男主走下反抗组织据点大楼是,楼道中下跪的女性伸手触摸婴孩脚趾(此处导演给出了慢镜头特写)——信徒下拜耶稣抚摸亲吻他的脚部
  3、 男主带女主及婴孩乘浆船在浓雾弥漫的海面上寻找希望中的邮轮,有光照射过来,邮轮出现,影片完——《圣经》创世纪1-4小结: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深渊上一片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一家之言,站着说话不腰疼。顿首。迎砖。
  
作者01

《人类之子》从长镜头说起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人类之子》从长镜头说起来自微语录网,更多《人,说起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