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解救吾先生》商业性与真实性的博弈

影视台词 > 影评 > :《解救吾先生》商业性与真实性的博弈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解救吾先生》商业性与真实性的博弈的正文:


   影片在开始之前字幕就告诉了我们: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受众甚至一点就通,知道这故事的原型就是04年在娱乐圈轰动一时的吴若甫绑架案。这简单的一句话运用了两个心理学的小技巧,一是先验印象——当我们怀着这是一个真实故事的先验印象走进的时候,好奇心已经不由自主地生根发芽了;另一个就是窥私欲,我们总是像了解他人特别是明星的生活,比如他们吃什么做什么,被绑架了如何处理等等。
   一个犯罪类型片就是在讲一个故事,当读完了开头想要继续往下看的时候这个开头就已经成功了,所以因为影片特殊的真实事件改编的性质,在故事还没有讲之前就已经具备了裹臀裙子的魅力和耐人寻味的气质,就像《泰坦尼克号》改编自真正的泰坦尼克号沉没事件,因为真实所以吸引我们,因为真实所以被我们思考。
   真实性同样引领了我们的代入感,它同样有两个层次,一个是事件的真实性,另一个是代入的真实性。整个事件的真实性让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为里面的人物设身处地地想,小心翼翼地看着,因为我们知道这曾经发生过,我们会担心那个手雷爆炸了吗,吾先生有没有夺过抢;另一方面,代入的真实性是一个很不常见的技巧,刘烨给儿子打电话的时候叫了“诺一”,绑匪在跟吾先生(刘德华饰演)开玩笑的时候说:“你不是演过赌神吗?”这样的演员真实性放在受众代入的感受就是我们会觉得那就是刘德华,那就是刘烨,这样造成的影响无疑也是两面的,当受众认为那是刘德华,我们会想:这真是刘德华被绑了,他心情该怎样啊,他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啊,这样只会增加代入感,是不错的,而另一方面,比如刘烨的角色,当说出“诺一”的时候,我们会觉得他不是影片中的角色了,他只是刘烨扮演的,这又会给影片的独立性造成一点影响。
   而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也分两方面考虑,一是在角色设定形成的人物关系中,需要我们“认为他是刘德华”来塑造片中主角本身就在故事中是”明星“的形象,需要比刘烨更”明星“的人来饰演与表达,另外,我们不妨把这看做商业片立场的考虑,可以抖一个”诺一“的包袱来拉近与观众的关系,在”硬片“氛围中轻松一下。
   其他商业味道比较明显的部分还有三段想象,分别是吾先生想象夺枪、绑匪想象抢金库、警察想象逮捕的画面,节奏突然加快,各种枪战纷纷上演,虽然这样的激战特别是枪战戏在商业片中是一种很常用很吃香的情节,但在本片中却没有显得很突兀很做作很不让人适应,因为三段想象是非常合理并且是尊重事实的,非但没有破坏整体的叙述真实性反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像吾先生在真实案件中也是有军人背景的也想过抢枪,并且在情境下十分合理。所以在《解救吴先生》中,一切有商业气息的经常让影评人嗤之以鼻甚至鄙视的东西,都有了真实性的湿润,这种力度贯穿始终,因此非常和谐与舒服。
   影片的力度来源于真实性,导演也确实详细了解了案件的经过与当时的所有资料,甚至这样的诚意感动了真实案件的受害者吴若甫来饰演里面的一位警察,据说还原度高达百分之七十。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上帝视角般的记录与拍摄,让这部影片在某些方面有了一点纪录片的味道,当所有的人物都在看之前案件的资料,唯有吴若甫的饰演者刘德华没有和真实的吴若甫沟通,导演有意为之希望刘德华可以对角色有自己的理解,这样的良苦用心值得尊重,但我认为导演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主角吴若甫的心理并没有在大概上有所还原,尽管刘德华的演技非常完美(讲真),讲很多种情绪的变化演绎得淋漓尽致,但是真实的吴若甫的心理活动变化并不是这样的,他的心理变化才能真正契合这个几近还原真正案件的故事。
   《解救吾先生》还有一个特点是没有女主角,女性角色也特别少,一般来说,加入女性元素特别是爱情元素是商业性的标配,然而导演却在真实性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维护了主线的纯粹性,即使是为每个角色设计的感情线也都小荷才露,点到为止,勇气与自信都可见一斑。
   有人说,国产片大部分都是纯正商业片,拍出来圈钱的。但是当真实性包裹商业性的时候他们好像有一些和谐了,滋生出一些观赏性,越看又越看出了艺术性。
   默默推荐下,一句话概括就是,这影片是有力度的。
  
作者被动的信

《解救吾先生》商业性与真实性的博弈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解救吾先生》商业性与真实性的博弈来自微语录网,更多《解,博弈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