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无理之人》伍迪.艾伦是个什么样的人

影视台词 > 影评 > :《无理之人》伍迪.艾伦是个什么样的人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无理之人》伍迪.艾伦是个什么样的人的正文:

情感或异性缘
1992年1月的一天,美国影星米娅.法罗来到着名导演伍迪.艾伦的家中,和往常一样替他收拾房间。下午两点,她在打扫客厅时发现了一个盒子。假设时间在这一刻定格,那么在此之前,伍迪.艾伦和米娅.法罗还是一对交往了近11年的亲密情侣,两人虽然没有夫妻名分,却共同生育了一个儿子,另外还领养了两个小孩。工作上,两人合作的第11部电影《丈夫与妻子》正在拍摄当中,电影讲述的是美国传统中产阶级中年男女婚变的故事,米娅.法罗和伍迪.艾伦在片中饰演一对表面关系稳定却最终莫名分手的夫妻。而当客厅中的那个盒子被打开之后,一切就全都变了,因为盒子里面装的是米娅.法罗和前夫安德烈.普列文的韩裔养女宋宜的裸体照片。一段遮遮掩掩的私情就此浮出水面,这也使得米娅.法罗和伍迪.艾伦的关系急转直下,两人因此对簿公堂,最终形同陌路,伍迪.艾伦还失了三个孩子的监视权(自己的亲生儿子和养子女各一名)。这一年,宋宜刚刚年满20,伍迪.艾伦则已经五十有七。五年后,两人正式结为夫妻并相伴至今。
这段老少配到底激发了老导演怎样的创作热情,此后年均一部且几乎从不失手的作品或许就是明证,但我们也无需因此歌颂爱情,因为就道德而言,这差不多也算是迄今为止伍迪艾伦八十年人生经历里的最大污点,它不涉及乱伦,但确实关乎背叛。可以肯定的是,米娅.法罗被这段情变伤得不轻,据传《丈夫与妻子》差点都没法杀青,两年后艾伦在《子弹横飞百老汇》的结尾借助片中出轨男主角之口向前女友喊出“我爱你,我不想当艺术家”的心声并祈求复合,好事者难免会从中品出些弦外之音,遗憾的是当事人这时显然已不吃他这套,穷追猛打的后续动作闹到2014年仍未见罢休,如此阴魂不散着实让人细想极恐,但从被伤害者的角度来看,这一切似乎又都情有可原。
与这段狗血剧几乎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黛安.基顿和伍迪.艾伦的相处之道。1970年,黛安.基顿出演了艾伦的百老汇剧《呆头鹅》,排练中两人相互吸引成为情侣,此后黛安.基顿正式成为伍迪电影的御用女主角,两人连续合作了五部影片,从1973年的《傻瓜大闹科学城》到1979年的《曼哈顿》,其中包括着名的《安妮.霍尔》(1977年)。1979年后,两人情侣关系宣告结束,朋友关系却继续保持。1987年,在米娅.法罗接班她成为伍迪影片新女神的时代,黛安.基顿还在《无线电时代》里打过一回酱油,那也是至今为止唯一一部三人合作的影片。1993年,当米亚.法罗和伍迪闹翻,黛安.基顿再一次救场,主演了伍迪的新片《曼哈顿神秘谋杀案》。2014年,金球奖决定将塞西尔.B.德米尔奖(终身成就奖)授予伍迪.艾伦,因为后者绝少参加颁奖礼,那一次,又是黛安.基顿出场为其代领。
同样的例子还有艾伦的第二任妻子路易斯.拉塞尔,两人的婚姻仅维持了三年,1969年离婚后,拉塞尔依然接连参演了艾伦的三部电影——《傻瓜入狱记》(1969年)、《傻瓜大闹香蕉城》(1971年)和《性爱宝典》(1972年),此后1980年的《星尘往事》也还有过客串。
综上所述,这到底说明什么呢?我也不知道。顺便提一句,米娅.法罗是水瓶座,黛安.基顿是摩羯座。
风格并综述
一般而言,人们惯于用“典型的伍迪.艾伦”或“不那么伍迪.艾伦”的评价来谈论其作品,这种判断显然是基于一种普遍认同之下的大而化之式反应。个人理解,所谓“典型的伍迪.艾伦”,宽泛所指大概就是话唠的那种,其主角(们)多是些中产阶级,说起话来语速飞快,絮絮叨叨又带点结结巴巴,行为畏畏缩缩而又神经兮兮(要么主演就是导演本人,要么换成他人基本上也还是如被导演附身),谈笑吐槽间,极尽讽刺幽默之能事,而且一个段子接一个段子,内容多半涉及文学、哲学、心理学等高大上话题(有时也有隐晦的黄段子),人物的故事发展则不外乎恋爱婚姻家庭,只是晃晃悠悠一恍惚,情感莫名就失控,命运突然就无常,这类作品最多,《安妮霍尔》《曼哈顿》《怎样都行》《奇招尽出》《遭遇陌生人》等都属于标准的一路。而在同样的喋喋不休里,略有跑偏的一类则多半涉及技术上的稍稍变种,比如《汉娜姐妹》和《双生美莲达》,范儿还是这范儿,但它在结构上一分为二,左右手互搏,悲喜剧被揉合在了一起互为交织。《罪与错》也是因为结构上区分度明显,半部典型,半部反典型泾渭分明。又比如《丈夫与妻子》,内容还是这些内容,但它少有地用了手持摄影,访谈镜头的变焦推拉也偏向了伪纪录片风格。还比如《人人都说我爱你》《非强力春药》,多了个歌舞片、歌剧的形式包装。在《午夜巴塞罗那》,则是贯穿全片的《巴塞罗那小调》取代了惯常的爵士乐。
“不那么伍迪.艾伦”,宏观而言基本上就是指不怎么话唠或者故事取代话唠的这类。这里面自然又可细分,比如早期的傻瓜系列,彼时伍迪.艾伦的创作大概尚处于摸索阶段,风格还不明显,基本上以滑稽闹剧为主,动作多于语言,其最早期几部(《傻瓜入狱记》《香蕉》《傻瓜大闹科学城》《性爱宝典》)都应划归此列,多年以后的《业余小偷》算是少有的一次回归,当然这时他的手艺既多且巧,随意加点小动作也使回归变得没有十分纯粹。此外需要重点提及的则是《伦敦三部曲》(《赛末点》《独家新闻》《卡珊德拉之梦》),基本上都可以视作在《罪与错》基础之上的衍生变异,但它们都是尽可能地剔除喜剧的一面,而将悲剧的一面拓展延伸。又比如两部伪传记片《西力传》和《甜蜜与卑微》(用传记片的手法讲述虚构的人物),两片的话语都较为克制,《甜蜜与卑微》的女主甚至是个哑巴,这种角色设置大概也算是伍迪.艾伦和自己的一次较劲。除此之外,还有《我心深处》《情怀九月天》《另一个女人》《无线电时代》等如果不注明伍迪.艾伦出品,则完全让人对不上号的这类,它们甚至不能称之为“不那么伍迪.艾伦”,而更像是“反伍迪.艾伦”,虽然风格更加突出,但因为都另有出处,所以放在下一部分单说。
影响和被影响
伍迪.艾伦曾公开宣称伯格曼是自己永远的偶像,而在其个人影史Top10里,费里尼的作品更是独占两席(《阿玛柯德》和《八部半》)。所以整体而言,对伍迪.艾伦影响最大的导演非此二人莫属:《爱与死》里两张正侧脸重合的构图简直和《假面》如出一辙,深情的《无线电时代》显然也有着《阿玛柯德》的影子,《名人百态》可能脱胎于《甜蜜的生活》,《星尘往事》则是既模仿了《八部半》又照搬了《野草莓》,《仲夏夜性喜剧》是改编自《夏夜的微笑》,《汉娜姐妹》的结构和背景上也借鉴了《芬妮和亚历山大》,而《情怀九月天》则类似于《秋日奏鸣曲》。这里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野草莓》,除了《星尘往事》,后来还有《罪与错》、《奇招尽出》的场景手法和《解构爱情狂》的叙事要素,伍迪.艾伦对伯格曼的致敬简直称得上不厌其烦。
此外,在其成熟后的整体风格上,因为絮叨的对白、知识分子情怀及用简单的场景(运动和剪接方式)拍复杂的情事,伍迪.艾伦也经常被拿来和侯麦作比较,但较真点说,后者虽然年长15岁,但走上导演的道路属于中途转行,基本上得划入大器晚成这一拨,如此折抵换算,两人差不多也还算是处于同一时代,这种类似大概用惺惺相惜来解释才更为合适。2005年,《赛末点》横空出世,伍迪.艾伦挑战犯罪惊悚题材虽然早有《罪与错》铺垫,但纯正的黑色意味慢得惊心动魄,较之先前的一半海水一半火焰,说风格突变倒也有理有据,此后艾伦又连续拍摄了《独家新闻》和《卡珊德拉之梦》,其渊源除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应该还有来自希区柯克和比利怀德方面的灵感,《独家新闻》里怀疑加推理的演进模式,显然就和《后窗》脱不了干系。
另外还有一部用到手持仿舞台剧的《影与雾》,看得人如堕影雾,据说也有来头,是致敬的德国表现主义。
承接前人之外,伍迪.艾伦自然也影响后人,比如周星驰继承了其滑稽闹腾的一面,而科恩兄弟则拓展了黑色荒诞的那面:《九品芝麻官》里男女的虚情假意、《上海滩赌圣》里的掉头伪装、《审死官》的庭审辩论、《唐伯虎点秋香》里的杀人广告、《九品芝麻官》的拳击比赛等桥段,在《傻瓜大闹香蕉城》里都能找到类似的影子。而《老妇杀手》的部分故事情节对《业余小偷》前半段的借鉴,《逃狱三王》里犯人同戴脚镣桥段、《抚养亚利桑纳》的杀手角色则可能是对《傻瓜入狱记》的致敬,《谋杀绿脚趾》的歌舞形式包括类似上帝角色的设置,其灵感很可能也是来自于《非强力春药》。
地位及排名
就执导成就而言,伍迪.艾伦在电影史上到底可以居何等地位?按他自己的说法:“年轻的时候,我认为自己肯定能成为伟大的艺术家,但现在并不是,我有我的局限性。你不必一生都鞭挞自己,你又不是达芬奇,我也不是。”这话当然包含一定程度的自谦,当世尚还健在的电影导演里面,我们似乎也很难找出几个比他更配称大师的人物。那有朝一日,伍迪.艾伦能不能如塔可夫斯基、伯格曼、费里尼那般伟大呢?
个人看来,其作品数量也可观质量也稳定,就二者的平衡结合来整体考量,能拍到如他这般多且还这般好的,放在世影史的角度来评估,大概也真是凤毛鳞角了。要说欠缺处,最令人遗憾的大概还在于他一直无意宏大叙事,而更钟情剑走轻盈,以文学体裁来作比,就是他总醉心于小品而无意于长篇小说,如此一来就好像总差那么点份量,即很难找出一部所谓史诗级别真正集大成式的代表作。就知名度和影响力而言,《安妮霍尔》无疑首屈一指,但纵向来看,那仅是导演的第六部电影,更是其个人眼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电影,倘或它就代表着伍迪艾伦的最高成就,那此后近四十年,他难道都是躺在功劳薄上吃闲饭不成?这让到八十岁仍坚持工作的导演情何以堪!所以不妨这样来看,当我们谈及侯麦的代表作,似乎也更愿意以《人间四季》《六个道德故事》来概括形容其厚重深沉,那么,伍迪艾伦最具份量的作品是否也可以用“午夜系列”(或称“城市名片系列”)来代表呢?
2014年以前,我从未看过伍迪.艾伦,因为如此,也就有幸将其作品集中通览,从1969年的《傻瓜入狱记》到2014年的《魔法月光》,按编年的时间顺序逐年逐步看过来,45年间共计44部作品(除《曼哈顿神秘谋杀案》因为中字欠缺而无法看完),其中打了五星的共计八部,分别是《曼哈顿》《西力传》《汉娜姐妹》《丈夫与妻子》《解构爱情狂》《双生美莲达》《赛末点》《午夜巴黎》。当然,观感其实只能代表当时,换个时间换种心境再看,或许就是另外几部了。
据说艾伦自己认为最好的三部影片,分别是《开罗紫玫瑰》、《星尘往事》和《赛末点》(这里的“最好”并非指质量,而是因为这三部影片最接近他的设想),最不喜欢的一部则是《曼哈顿》,原因是不满自己在片中的表演。
不是总结
伍迪.艾伦:男,犹太人,美国国籍,1935年出生,射手座,生于纽约并一辈子定居于此,着名电影导演、编剧、演员、作家,被挑剔的法国人称为“美国电影界惟一的知识分子”。酷爱爵士乐,是一名出色的单簧管乐手,每周一晚都会与他的新奥尔良爵士乐队在曼哈顿的卡莱尔酒店演出。平生几乎从不参加包括奥斯卡在内的各种电影颁奖典礼,少有的一次例外是出现在2002年第7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向电影人们请愿不要因为911事件而放弃纽约。至今为止共结婚三次,公开承认的情人也有三个。是一名幽闭恐惧症患者,并为此已经看了超过37年的精神分析师,直到和宋宜结婚为止。在养女状告他性侵的诉讼中,法官最终以“证据不足”判他胜诉,但同时法官也指出,被告确实是一个“固执自恋、不可信赖、麻木不仁”的家伙。在2008年的一次采访时,他还称自己是“Militant Freudian Atheist”(好战的弗洛伊德式无神论者)。
据黛安.基顿称,参演过伍迪作品的女演员达179位之多,其中不乏大牌,诸如凯特.布兰切特,佩内洛普.克鲁兹,朱莉娅.罗伯茨,梅丽尔.斯特里普,娜奥米.沃茨,斯嘉丽.约翰逊等,他是巨星推手,却几乎没捧红过什么新人。他的亲生儿子不认他并戏称他为“姐夫”,他的教子却力赞他是个好人并在其电影里参演。中国影迷亲切称呼他为无敌小老头,他回报以在片中植入中国(东方神秘)元素(详见《爱丽丝》《俄狄浦斯的烦恼》《玉蝎子的魔咒》《好莱坞结局》《独家新闻》《午夜巴塞罗那》《魔力月光》)。他的口头禅是“YOU KNOW”(参见他的电影和出席公开场合的讲话,《名人百态》可为代表)。
早在1977年《安妮霍尔》里,他就在影片开头用两个带有悖论的笑话表达过对这个世界(喧哗骚动却又毫无意义)的费解和纠结,到2003年《奇招尽出》的开头,这个疑问几乎被另外两个类似的笑话复述了一遍,何以解之呢?直到2010年《遭遇陌生人》,总算是给出了一个答案,即:幻想有时比药物更管用。再到2014年《魔力月光》,同样的问题被第三次提出,而同样的答案则是第二次回复:我们需要幻觉才能活得下。类似的难题被再三强调,无疑会给人一种感觉,这就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但,经验就等同于真理吗?而且,用虚妄的答案来解决实际的困难,不是另一重悖论吗?谁知道呢。
作者狄飞惊

《无理之人》伍迪.艾伦是个什么样的人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无理之人》伍迪.艾伦是个什么样的人来自微语录网,更多《无,的人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