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间谍之桥》从电影之内到电影之外

影视台词 > 影评 > :《间谍之桥》从电影之内到电影之外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间谍之桥》从电影之内到电影之外的正文:

昨晚看了十点钟那场的《间谍之桥》,原以为时间已经较晚,不会有太多人。电影开始前的广告期间却意外发现,整个影厅竟然座无虚席。当时就暗暗欣喜,估计今晚不会在电影院浪费两个多小时的生命了。等电影结束后,心是暖的,眼是湿润的,双手有种相互吸引想要鼓掌的冲动。
回家后查看了一些影评,好几篇都提到了这是一部主旋律电影。不知道是我自己理解的有失偏颇还是什么,总觉得这个标签贴得略带贬义。他们如此定义的主要观点在于,这部电影宣扬的又是令人翻白眼的美国精神、美国价值观,立意不够深。然而我却不敢苟同,我认为这部电影的立意不在”美国精神“,而在”宪法精神“。正如本片男主Donovan律师在咖啡厅里对那个跟踪他的”CIA“boy所说:“你是德国人,而我是爱尔兰人,父母都是。为什么我们都选择了来到美国?因为宪法。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受到宪法的保护。“(这是我凭记忆翻译的,只能保证大概意思对)。当然,必须要承认的一点是,这部片子对这个立意的阐述不够深入。相较于关于法律的理性,本片走的主要是温情路线,关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的感性占据了主要篇幅。然而这并不能成为阻碍我给这部电影五星好评的绊脚石{狡猾脸}。另外一个反对这是部主旋律电影的理由是,那个苏联间谍Abel,竟然会成为我最爱的一个角色。不同于一般的美国电影,总是把苏联/俄国佬们黑的一塌糊涂,本片里的Abel不仅有着艺术气息,更有着一种独特的冷幽默、可爱和乐观。他与Donovan之间暗潮汹涌的情感线也是本片的一大关键。(说的感觉基情满满一样,而且明显觉得Abel受得不行。但其实并木有,如果说人话那就是:他与Donovan之间的情谊也是本片可以获得大团圆结局的一个关键因素。)
关于宪法。
这部电影的主要矛盾就在于一个美国律师为一个苏联间谍做辩护,使其原本可以判死刑的”罪行“变为了监禁30年,而引起美国整个社会的不满以及对Donovan针对性的仇恨。虽然影片多次强调哪怕是一个威胁我们国家安全的人(大众心中的恶人),我们也需要为他提供法律援助,因为如若是我们的同胞遇到同样的事,我们又该作何感想。并同时讲述了一个美国飞行员在执行任务时被苏联俘获的故事,为的就是想说服群众理解一个律师的职责所在。这一切似乎有理有据,但我总觉得情节还是过于温和,矛盾演化得不够激烈,所以并不能将这一思考打入每个观众的心中。然而我觉得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需改变一个情节和一个细节。
一是在庭审结束后,Donovan家里遭到了过激群众的枪袭,所幸只是虚惊一场,并无人受伤或是身亡。我很不厚道得觉得,如果这时候出现点伤亡,必定会留给观众更多的思考。不要觉得我无情,你们想想,《冰与火之歌》里的角色一个一个地死时,给人的心理冲击是多么的巨大。第二个我认为可以修改的地方在于苏联士兵对待美国飞行员的态度。虽然他们的行为相较于美军来说的确是粗鲁了一些,但是做的最过分的事情也就是半夜叫醒他并往他头上泼了盆水。这种情节对我们这些看惯了各种开挂的抗日神剧的天朝人民来说,又算得了个啥?完全不能给人心理冲击的说。
由于电影对这一点的刻画并不足够深入,但这恰恰却又是引发我思考的一个点,所以接下来,我想谈一谈有关电影之外的一些内容。法律问题一直是我这两年来比较关心的问题,从《汉莫拉比法典》颁布至今,已有近四千年的历史,然而我的主观感受却告诉我如今的法律依旧处在幼年时期。先不说有许许多多的法律条例值得商榷,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但修改起来也并不容易。所以我先谈一谈相较比较笼统的问题。无论是在天朝还是欧美各国,通过法律程序维护权益不仅操作起来十分繁复冗长,更是会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可以说,现今司法的效率还是比较低的,这点无论是对英美法系还是对欧陆法系来说都是一样。另外,我想谈一谈关于律师这个职业。我想在大部分人心里,律师都是一个受人尊重的职业吧,认为他们是正义的化身。所以当他们为一个“恶人”作辩护时,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的情感受到了欺骗,尤其是当这个律师为其谋取到了“过多”的权益时,我们就会愤恨。然而我们所忽略的是,律师的职责并不在于找出绝对的真相,而是尽他们最大的努力保护他们的委托人。一个律师工作时甚至不需要知道关于委托人的所有事情,这一点电影里也有表现。让我们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是你或是你的家人受到了指控,无论这是罪有应得还是受了平白之冤,难道你不愿意请个最好的律师?因为从来不会有一个人是绝对恶人,衡量其罪行轻重的永远都会是法律本身,而不是众人的道德倾向。
面对仇恨,我们应该作何反应?
从小看惯了“我一定要报杀父之仇”的武侠片,也一遍一遍地受“一命偿一命”的洗脑,我知道很多人到现在都不太能理解“废除死刑”这一概念,当然我不是说中国现在就立马可以推行这样的制度,但是这的确是个没有争议的趋势。不同于欧盟国家,美国现在大部分的州也依然保留着死刑。电影里的美国群众一心想把Abel送上电椅,由于本片讲的是1960年前后的故事,也给我们提供了对那个年代美国社会的一些观察角度。真的是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土壤,举个例子:1969年11月的一次民意调查中,就已经有58%的法国人赞成废除死刑。
这也让我联想到一月前在巴黎恐袭事件中,许多法国人对待恐怖分子的态度。具体的大家可以查看《我不会恨你们。失美丽妻子的法国男人,这样对恐怖分子说道》这篇文章。这帮助我理解了为什么在欧洲可以废除死刑,因为人与人之间相处拥有的最基本的还是一个比较友善的心态。我记得我那时还看到过一个视频,大概是关于911的。讲的是一个失儿子的母亲拉着恐怖分子母亲的手在演讲,她告诉大家,这也是一个平凡的爱自己儿子的母亲,不要让她也失自己的儿子。这是一种大爱,也是我们天朝人民所缺失的一种能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常年生活在法国这个比较和善的社会环境里,偶尔回一次总觉得人们的戾气很重。尤其是一些地方办事的时候,工作人员的毫无缘由的爱答不理和没有耐心都让我觉得很奇怪。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做自己的工作,好好跟人相处呢?给别人带来愉快的心情和正能量,我觉得这是每个人都该有的生活态度。死刑的主要作用是威慑,如果人人都很和谐,它便没了用处。所以我的期待是,天朝有朝一日可以取消死刑,即使这任重道远。
啰里啰嗦讲了一大堆题外话,我觉得是时候回来了。
Abel。作为本片里我最爱的一个角色,也是本片里第一个出场的角色。于私于公我也要先讲他,当然主要是于私。lol 很爱他的出场,在一个略显昏暗的房间,对着镜子给自己画像。些许端详后,细细描摹起自己脖颈上的一条皱纹,此时电话响起,他先是竖起耳朵听了一阵,之后才不紧不慢接。也是这样一个场景,奠定了整部电影不徐不慢的节奏,有一种娓娓道来的精致感。包括后来被FBI搜查时,他也依然应对得很冷静,甚至感觉他是在用迟钝来掩护自己。那时我就觉得他是个十分可爱的小老头。然而他的可爱还体现在犀利的言辞和极其乐观的生活态度上。当Donovan问他:你不担心吗?他总是淡淡反问一句:这有帮助吗?我觉得这句话完全可以作为每个人的座右铭,在自己遇到困难时好好想一想究竟要怎么做才能有帮助。与此同时,他还承担了一个帮助升华Donovan这个角色的作用。导演通过他的嘴巴,讲述了一个多次被打倒多次站起来的“standing man”并使其投射到Donovan身上。虽然我觉得这一投射并没有十分合理,但的确起到了升华的作用,同时体现了他对Donovan的认可,也给他最后说的那句让整个影厅的观众都欣然而笑的“我可以等”埋下了情感基础。他的一切的一切都让人忽略他是个“坏间谍”,借用一句Donovan对他的评价:你是一个艺术家。
Donovan。一部美国片里的平民英雄,没有经历与恶势力交锋的惊心动魄,也不拥有任何超能力或者压倒众人的智商。关于他的一切都是柔和的,对这个人物最可爱的刻画也在于孩子们对他的态度上。没有大家长的威严,孩子们对他的忽略也让他在自己家中低下的地位跃然纸上。当他完成任务从苏联回来时,孩子们正聚精会神看电视,完全忽视了已经回到家的爸爸,当他们看到有关爸爸的新闻时,都惊讶得问妈妈:难道爸爸不是河边钓三文鱼了吗?仿佛他所做的这一切就像是河边钓鱼一样平凡。而此时的Donovan已自行将行李搬进客厅,在自家温暖的大床上沉沉睡。
关于技巧。整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三条线最终汇于一点的故事,各个故事之间衔接很巧妙,没有给人很突兀的感觉。事情一件一件交代清楚,不急不躁,多次前后呼应。而且不乏笑点,更不乏有含金量的笑点。总体来说,这是一份略显中规中矩的优等生的答卷。
作者云野

《间谍之桥》从电影之内到电影之外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间谍之桥》从电影之内到电影之外来自微语录网,更多《间,之外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