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巴顿将军》经典开篇分析:镜头的心理学和经济学

影视台词 > 影评 > :《巴顿将军》经典开篇分析:镜头的心理学和经济学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巴顿将军》经典开篇分析:镜头的心理学和经济学的正文:

《巴顿将军》是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1970年拍摄的一部人物传记片。它描写了巴顿在二次大战中的主要军事活动,展示了围绕在他身上的传奇与争议。该片成为翌年奥斯卡的大赢家,揽下了七项大奖。与它的故事主人公一样,本片也已经成为美国公共文化的一个现象级符码。大部分美国人——大概也包括他国人心中的巴顿形象都是通过观看本片建立起来的。而作为电影,即使已经过四十多年,它仍然是战争片和传记片中的一个经典。
收录了关于本片的十多条花絮,其中一条说尼克松非常喜爱本片,也十分钦佩巴顿其人。对于很多美国人来说,这也可以称得上是“混蛋相惜”了。随着二战烟尘越来越散入到历史的深渊中,巴顿身上军事主义的,反文明或说反公民性的特质只会被越来越放大,从而遭到和他的前任总统钦佩者同样的更多憎恶。但有意思的是,巴顿和尼克松这样的人物在美国之外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会获得不一样的待遇。比如说我们这里。尼克松因为其在中美关系建立中的作用而被很多中国老百姓熟悉和认可,而巴顿那一身桀骜霸蛮的牛仔气则很受一些军事迷的推崇。他的反文明形象虽然不见容于美国的市民社会,却很容易招中国的江湖文化待见。和另一个同样桀骜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一样,巴顿是一个立场坚定且旗帜鲜明的反共主义者。若巴顿地下得知他的人间声名不受自己同胞待见却很受他所憎恨的社会主义国家青年的欢迎时,不知会做何感想?而拍摄于七十年代的《巴顿将军》如果有朝一日得以在今天中国的电影银幕上重新放映,不知那面巨大的星条旗又会产生什么效果?生活之书不可预测的美妙就在于即使有人掌握了它的写作方法,也无法断定下一个篇章会从哪产生。今天网络时代培育起来的众多以军事迷为代表的民族主义青年,可以一边体验着这幅巨大星条旗给他们心灵带来的震撼,一边将这种力量和能量转化为对红色航母的无限憧憬和顶礼膜拜。看看年的《战狼》!
这恐怕也是好莱坞不曾想到的吧。
影片开始六分二十秒的段落已经成为影史经典。周传基老师的网站和讲座视频都有完整详尽的分析和读解。这里还是要把它拿出来细细剖析一遍,找出一些我自己的观感和见解。
巨幅的星条旗淡入。我们听到有喧闹的声音。随着一声“立正”的口令,喧哗声停止。于是我们了解到,这些喧闹声来自一群士兵。这时本场段落最奇妙的部分已经悄悄传递第一个暗示了:银幕上这幅巨大的星条旗是正对着我们观众的,而且我们看它的视角是稍稍仰视的。而画外的喧闹声明显不来自两侧,当声音停止时,我们会下意识地感觉到士兵是我们一样,处在第四面墙所在的空间。不声不响之间,观众已经被悄悄置于了士兵的位置上。
然后巴顿缓缓从画面深处走上来。人物和旗帜大小上比例的极不协调,就在此刻成为影史经典。巴顿立正敬礼后,切到了全景的镜头。这是一个虽静亦动的画面,因为它提供了几何和色彩上的节奏感。身着绿色戎装立正的将军垂直位于中央,身后是巨大的水平红白条纹。然后是一串人物身体局部的特写镜头剪切,来告诉我们这是个什么样的人。挂满胸前的亮闪闪勋章表明这是一个战功卓着的将领;横握的马鞭,镶嵌着象牙的左轮枪,金光灿灿的戒指,又透出这个人物的某种浮夸特质;人物脸部特写给了两次,第一次让我们领教那个喜欢扬起的下巴和一对喜欢逼视你的眼睛,第二次则大特写则让我们聚焦于钢盔上熠熠生辉的四颗星星——这是导演的一种“画外音”,不管怎么样,别忘了, 这个人是一位美国陆军上将。整个敬礼环节伴随着嘹亮轻快的军号声,赋予了这组镜头明快的节奏。

敬礼完毕,巴顿开始发表他的“演说”。本片有两位编剧,其中一位是几年以后因为《教父》而声名大噪的科波拉。我不知道“巴顿演说”的这段台词是不是他写的,但这些台词设计已经显示出创作者如何定位巴顿这个人物。巴顿开宗明义地说“我们美国人喜欢打仗”,这句话看似无奇,但我认为它很巧妙。通常我们认为那种直接表述人物性格心声的语句是没水平的。但放在这里却是恰切的。在当时美国的时局环境中,说“我们喜欢打仗”简直就是跟公众对着干。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当年坐在电影院里的很多美国观众听到这句话是不是会有被锥子戳了一下的感觉。于是这句话就成了巴顿手中常提溜着的那根马鞭,银幕上的巴顿则成了美国公众的马刺。今天,当我们在阿富汗、伊拉克之后再回头看这句话时,相信即使是美国人也会有很多新的滋味在心田。一向以民主文明标榜自身的美国市民社会很少看到美国这个民族在其成长壮大过程中的帝国主义性质。只有左翼的知识分子没有忘记美国人是如何屠杀印第安人,如何从墨西哥手里用武力抢夺来大片的领土。因此,银幕上的那个老牛仔巴顿,其实是美国形象一个从来就不曾隐退过的方面,而且常常还是一个主导性的方面。这是今天回眸时的一点题外话了。
表达完这个核心论点,巴顿开始抛出一些例子佐证他的观点。同时,他也开始移动——看看人家好莱坞是怎么让人物的说话配合运动的!我们一边听他的作文,一边看他的行动。中心论点开门见山,人物也静止在画面中央,我们都聚精会神地盯着他看,听他讲。开始说论据了,你分心了吧?好,我就让我的人物开始移动,继续抓住你的注意力。技巧,讲究!说完一堆论据,就要进入作文的下一个部分。于是巴顿又走回画面中央,表达另一个重磅观点:不要在军队里和我谈平等和自由!说完,开始往(画)右走。当他开始以一种设问的方式谈到战场恐惧的话题时,镜头切换成了中特写。而他噼里啪啦说完这一段时,镜头切回到了全景,但这次展示了人物的全身,并没有重复之前的景别。而且人物直接到了画面中央,开始向(画)左走。摄影机开始跟着他的步履向左移动,由于背景参照物是平行的红白条纹,所以一般观众并不会注意到镜头的运动——它只让你注意人物的运动。又是一个技巧,形如“藏锋”。当它不需要观众注意某种运动的时候,就把它藏起来。说了一段又开始折返走。当说到一个重要段落时,切成胸部以上中景。巴顿的扮演者斯科特此时也扬高了声调——他讲的是,如果你的同胞、朋友在战场上牺牲了,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会心的“观”众不难听出言外之意:如果你的同胞、朋友在战场上阵亡了,你还会跟我穷扯什么人道,什么平等自由吗?这句1970年由乔治.斯科特在银幕上说出来的话,30年后成为了另一个斯科特的名片《黑鹰坠落》的中心叙事。又说了一大串夹杂着污言秽语的砥砺士气后,创作者给出了这个惊人的镜头:整个段落里最大的特写,而且是所有特写中镜位最低的,以至于当巴顿标志性地扬起他的下巴时,我们已经几乎看不到钢盔上部的那个将星。再然后,就是那句:“That's all”。最后侧着脸用余光瞟向镜头。直到最后一刻之前,观众都一直看到人物看着其他地方——士兵,但到最后一刻,他凌厉又带着轻蔑的眼神神不知鬼不觉移到了观众身上。


对于最后这个直视镜头的设计,我们还可以做进一步的思索。
我们明确了这个镜头的用意,那就是它在告诉我们:不要以为我是在对不存在的士兵讲话,我其实就是在说给你听!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从整个段落的一开始就这么做呢?不什么不多使用几个这种镜头呢?换句话说,让我们想想看,如果让巴顿从一开始就注视着观众讲话,会有什么不同?首先,它们造成的心理效应明显不同。就像我在前面分析的,整个段落从一开始,就不在画面里出现士兵,我们只能通过声音知道这群人的存在。这是这个段落最奇特的部分,也是这个段落最大的扣儿埋下的地方。一直要到最后的这一瞥,才把这个扣儿起出来。我们听着巴顿在银幕里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由于开始时我们通过声音知道是有士兵存在的,因此我们会认为巴顿是在士兵讲话。但同时,由于导演巧妙的空间安排,让观众实际上在潜意识里产生了某种空间感知上的错乱——在感知层面,我们实际上是无法分别我们自己同士兵之间空间存在的差别的。于是,最后一刻巴顿看向镜头就像电门,把观众这种感知层面的下意识心理活动抬升为认知层面的有意识心理活动——我们就是士兵。在这里,我就可以从我称之为“镜头的经济学”之类的东西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所有的魔术师都懂得把最精彩最吓人的部分保留到节目的最后一刻。相反,如果从一开始就不停使用这种设计,就等于这个扣儿很早就解开了。而随着观众的心理活动由潜意识层面抬升到意识层面,观众就开始具有了反思性地对待这种镜头语言的能力。看第一眼时,观众可能会吓一跳;看第二眼时,观众可能就已经见怪不怪了;看第三眼时,观众可能开始产生反感心理;到第四眼时,观众很可能已经彻底洞察了导演的意图——你这是要给我们说教!FXXX YOU!
这就联系到了这个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我称之为“镜头的经济学”之类的东西。在电影语言中,有一些语言具有能够强烈刺激观众心理的特质。比如特写、摄影机的复杂运动,还有一些声音元素等等。对着镜头看(有些人称其为”出离“,我不了解是从哪看来的)也是其中一种。这些语言就像烈酒,应当在最需要的地方给出一两处就好,而不应通篇乱用。但现在的电影已经在毫无保留地到处乱用这些激烈的电影语言了。对于信奉动静相宜,阴阳调和的和谐美学观的 ”老派“人士而言,现在的电影就像这个消费主义时代的所有其他商品一样,不堪入目。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种激烈的非和谐观美学电影已经找到了它稳定的目标观众群,套用一个卖座电影系列的名字,我管这个目标群体叫做”速激观众群“,而这种电影叫做”速激电影“。而眼下,中国观众对“速激电影”尤其买账。这类电影基本上没有什么“镜头的经济学”,它当然不是艺术,甚至连匠艺品都很难称得上。如果说七八十年代新好莱坞好有些匠艺的话,那么今天的“速激电影”则更像是用电脑算出来的精密感官仪器。借着巴顿的这个镜头稍稍扯远了些。
这个段落中巴顿扮演者斯科特的表演也十分生动。斯科特是一位舞台演员,这个场景恰是发挥他面对第四面墙长处的地方。
通观整个段落,创作者在电影语言上的搭配组合丰富多彩,绝无重样,不论是镜位、角度、景别、剪切速率、声音设计,都能不断变化花样。最重要的是配合叙事,动静相宜。巴顿在台上讲的是一篇煽动性的议论文,而导演讲的则是一篇煽情性的记叙文。我们观众看来听来好像是巴顿我们讲道理,却不知不觉间已经一点点掉进导演的煽情“陷阱”。让我又想起那个老套的比喻:用温火把一只青蛙烤死在锅里,还让它毫无痛楚。
作者johnthedigger

《巴顿将军》经典开篇分析:镜头的心理学和经济学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巴顿将军》经典开篇分析:镜头的心理学和经济学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巴,济学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