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布鲁克林》爱尔兰女孩的蜕变与成长

影视台词 > 影评 > :《布鲁克林》爱尔兰女孩的蜕变与成长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布鲁克林》爱尔兰女孩的蜕变与成长的正文:

生於爱尔兰的同志作家柯姆.托宾(Colm Tóibín,1955-)是当今英语世界的重量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多聚焦於爱尔兰乡镇的风土人情,并处理国族和性别两大课题,出版於2009年的小说《布鲁克林》(Brooklyn)即为一例。故事舞台设定在1950年代的爱尔兰,来自南方小镇的少女艾莉丝在姊姊的安排下,离开亲人和家乡,只身到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寻求发展。托宾不仅以内敛沉稳的笔触精准勾勒出爱尔兰的社会景况以及布鲁克林的移民生活,更打造出一位令人难忘的女性角色。
这样的小说素材交到尼克.宏比(Nick Hornby)手里似乎顺理成章。同为小说家的宏比,过曾两度选择以女性为主角的作品改编成电影剧本,并塑造出鲜明立体的角色让演员得以发挥最大的潜能。不管是《名媛教育》(An Education,2009)的凯莉.墨里根(Carey Mulligan)还是《那时候,我只剩下勇敢》(Wild,2014)的瑞丝.薇斯朋(Reese Witherspoon),都因为精湛的表演而广获各大奖项与评论的肯定;想当然,《爱在他乡》的莎雪.罗南(Saoirse Ronan)也不会例外。父母皆为爱尔兰人并在爱尔兰长大的莎雪.罗南,自认这是她演过最贴近自身的电影,而最终的表现也让宏比和导演约翰.克劳利(John Crowley)赞不绝口,彷佛艾莉丝这个角色就是为了她而存在。
回到电影本身。故事开始於阴郁灰暗的爱尔兰东南方小镇恩尼斯科西(Enniscorthy),那里宛如「密闭空间」,放眼所见尽是生於斯、长於斯,甚至死於斯的爱尔兰人,十分纯粹。单纯的环境让人与人的关系更为紧密,整个社会彷佛是个大群体,谁习惯在什麽时候做什麽事或者谁与谁交好都不是秘密。这样的互动状似亲昵,却也令人窒息;不过,前提是你必须体认到自己是个人——独立之人。在这般处境之下,艾莉丝没有太多选择,只能顺从。虽然她在影片伊始不久便直接向凯莉太太(Brid Brennan饰)提出辞职,但别忘了,那根本是姊姊若丝(Fiona Glascott饰)的苦心计画,而非艾莉丝的自主意愿。如今回过头来看,戏份不多的若丝其实是个关键人物,同时也是片中第一位产生「自觉」的人(女性),可惜碍於身体健康等现实因素,只能让艾莉丝代她实践。
相较於爱尔兰,移民社会布鲁克林则是个多元并存的「开放空间」。这里的人来自世界各地,种族混杂,成长背景也不尽相同;更重要的是,布鲁克林提供了工作和学习进修的机会。或许是刻意为之,爱尔兰和布鲁克林就像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凡事恰好都成对比,譬如:爱尔兰的凯莉太太刻薄刁钻,而布鲁克林的百货公司主管方提妮(Jessica Paré饰)温柔体贴;爱尔兰人会在沙滩上换泳衣,而布鲁克林人则先将泳衣穿在外衣里面。总而言之,那道闪着白色圣光的蓝色海关大门仿若预告了布鲁克林是个事事美好的天堂,即使是室友之间的酸言酸语,听来也只觉逗趣。故而艾莉丝一开始虽曾困於思乡之愁,但仍是一帆风顺,事业、课业如是,爱情亦如是。不仅如此,布鲁克林更是进步(文明)的象徵。当艾莉丝因故返回爱尔兰时,旧时友人频频向她探听所见所闻,首先关注的便是摩天大楼。可惜艾莉丝从未在那些新奇事物上过份留心,当然故事的主轴也并非於此。如前段所述,艾莉丝的自觉才是重点,而布鲁克林的社会特性正是触发自觉的绝佳空间;换言之,《爱在他乡》是一部女性的成长故事。
一如继承父亲宅邸的吉姆(Domhnall Gleeson饰),片中的爱尔兰小镇仍流露出浓厚的父权气息,女性只能盼望赶快找个好人家,没有太多属於个人的发展空间。身处其间的艾莉丝,自然呼应了父权的控制,是个「密锁」的身体:衣着打扮朴素无害,而且是处女。艾莉丝就像罗曼史小说中常见的女主角典型,至於布鲁克林便是导引出她潜在慾望/自觉,使其成长的角色。在艾莉丝初到布鲁克林时,影片中不时出现她照镜子的画面;这是值得留意的标记。法国心理分析学家拉冈(Jacques Lacan,1901-1981)曾提出「镜像阶段」(mirror phase)的理论,他认为这是建立自我观念的重要时期,藉此能认知到自己是一个自主存在。由此见得,在这段期间,艾莉丝透过反覆的照镜观看,自我的主体性也随之慢慢建立起来。不过,在传统的观看关系中,女性往往是「被看」的客体,即使是在较为自由开放的布鲁克林也是一样。因此,当艾莉丝受东尼(Emory Cohen饰)之邀前往海边度假时,室友和主管提出种种的衣着意见无不是为了迎合男方的视线,东尼的口哨便是最好的证明。
一直要到故事中後段,艾莉丝才真正确立她作为「人」的主体性。首先是情/慾的展现。在东尼说出「我爱你」後,艾莉丝当下没有立即回应,而是过了好一阵子才重提此事,并明确地向东尼告白。我思故我在,这段期间无论是犹疑或思考,都只证明了一件事:艾莉丝的存在。确认个体的存在後,艾莉丝下个动作是找回主动性。东尼曾多次送艾莉丝回居所,但两人终究只在门口道别,直到某次,艾莉丝让东尼进了家门,踰越寄宿家庭的规矩,两人更发生关系(打开「密锁」的身体)。此举不仅打破层层禁忌,艾莉丝还主动表露自己的慾望,翻转了女性原先被看/被慾望的位置。
不过最为关键的还是在片尾的选择与决定,那是一次完整的自我实践。回到爱尔兰後,艾莉丝不但邂逅了吉姆,更和他坠入情网中,两人几乎从头再演绎了一次她和东尼的所有互动,包括吃饭、跳舞以及与家人见面。前後两段发展分量相等,让观众难以捉摸艾莉丝的想法,为的就是突显出艾莉丝的犹疑不定,而最後的选择也才会更具重量。大约有人会以为,艾莉丝是因为凯莉太太戳破她已婚的事实,才急忙做出决断。事实上,当艾莉丝不再懦弱退缩,愤而挺身扞卫自己的那一刻,艾莉丝早已不是过那个艾莉丝;那句「我叫艾莉丝.费欧勒罗(Fiorello,东尼的义大利姓氏)」更是有力地表明了自我意志。於是,虽然姊姊已不在人世,但爱尔兰还是那个爱尔兰,蜕变後的艾莉丝会如何抉择,结果实在显而易见。
艾莉丝的选择也为故事带出另一项议题:所谓的「home」(家/家乡)是什麽?爱尔兰是艾莉丝出生的地方,也是母亲所在之处;布鲁克林让艾莉丝找回「人」的主体,赋予她全新的生命,同时也是东尼居住生活的地方。在驶往美国的客船上,艾莉丝与另一名爱尔兰女孩的对话耐人寻味,她说:「布鲁克林就家(home)一样。」也许心之所归,家之所在。看来,艾莉丝的蜕变在无意间也松动了传统对於「家」的想像与定义。
如同艾莉丝,常有评论家指出托宾笔下的女性角色有着深刻的女性主义凿痕,但托宾以为与其说是「女性主义」,倒不如看作一个女性如何面对社会、如何在社会中生存。生长於1950年代的艾莉丝,或许已受惠於第一波女性主义的努力,但影片并未刻意强调这层社会背景,通篇描述的不过是艾莉丝的生命故事,有乡愁、有亲情,也有爱情,当然还有迷惘。她的成长、她的自觉、她的蜕变,恰恰都是因应这些人生课题自然而然产生的变化。如若她的行为真的反转了什麽传统价值,那仅仅说明了生活即政治,每位「女性」都是运动的一部分。
作者开到荼蘼花事了

《布鲁克林》爱尔兰女孩的蜕变与成长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布鲁克林》爱尔兰女孩的蜕变与成长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布,成长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