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我在故宫修文物》宫墙内的文物医生

影视台词 > 影评 > :《我在故宫修文物》宫墙内的文物医生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我在故宫修文物》宫墙内的文物医生的正文:

电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带我们走近了一个距我们很远的职业——文物修复师。看罢,只觉得三集太短,仍想继续看那些文物修复师的工作日常,体验那种精致与从容。
古时的风起云涌变成了现在的云卷云舒,历史的风沙经过时间的沉淀变成灰尘停留在古老的物件上。北京那种大都市的喧嚣到了故宫这儿似乎沉静了不少。暗红色的宫墙对外显示着它作为皇帝居所的庄严与高贵,而宫墙内有一个文物修缮部门,他们每天八点上班五点下班,轻轻拂历史的灰尘做着文物修复工作,昔日紫禁城已成为他们习以为常的工作场所。宫墙上的日影移动着,院里的树叶子黄了又绿,文物修复师的时间在穿越古今的文物间流转。
从这群文物修复师的身上我看到了匠人精神,那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文物修复”这简单的四个字包含着太多太多的技艺,所需的时间与精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文物修复师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尽量不破坏原有文物,通过自己的技艺让破损陈旧的文物展现往日风采,如同再次赋予文物以生命。正因为带着这种使命与责任,文物修复师在工作时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压力也很大。

记忆深刻的是,为了修复“开门见喜春条”这一文物,织物组是陈杨采用与古时相同的缂丝技艺。缂丝是一项极耗时费力费眼睛的一门手艺,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愿学,但职业的责任感推动她承担。细密的线在织机上排开,梭子小心翼翼地在竖线中穿梭,眼神在细线上流动,一切都是那么细致谨慎。漆器组的漆器修复要用到原生大漆,他们就亲自房山,在天未亮之前就上山割漆,而一个早上下来往往仅有七八两的收成。之后制漆时还有忍受难闻的气味和漆气过敏的症状。书画的装裱,玉石的打磨与镶嵌,木纹的雕刻……一种种古老的手艺无不展现着文物修复师的艰辛与细致。

木器组的屈峰的一番话让我了解了文物修复师内心的想法。屈峰一边雕刻佛像一边说:“文物其实跟人是一样的,你看,我们从过最早的时候说,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玉就是一块破石头,它有什么德性啊,但是中国人就能从上面看出德性来。所以中国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个人一样,他是用人的品格来要求这个椅子。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所以我跟你说,古代故宫的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很多人都一般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把这个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价值,其实不见得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面。他在修这个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他上面已经把自己也融入到里头。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什么,要文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让它传播文化,对吧,不是说文物就是为了保留一个物品放在那儿,那没有什么价值。”

文物修复的工作必然是枯燥清苦的,这群技艺高超的文物医生的生活是否也是这般无趣?想反,工作之余的他们十分平易近人也很幽默。他们会在宫里的杏子成熟的时节一起打杏子吃,几个人拿着长竹竿打杏子,另外几个人拿来用于盖文物的厚纸在底下接着。他们称生活在宫里的猫为“御猫的后代”,并会买猫粮给猫吃,一起和谐地生活在这“深宫大院”里。他们会在空地中上书与花草,种果树可以摘果子吃,种漆树可以提炼大漆供漆器组使用。他们会在故宫里骑自行车,像“走,我们一趟寿康宫”这样的话显得很随意。工作累了,休息一会儿弹弹吉他,或是在下班时互相打趣斗嘴。这些细节把这群文物医生还原成充满人情味的普通人。

以前想起故宫,耳畔就会想起S.E.N.S.的《Palace Momories》的旋律,一座座高大的宫殿展现在眼前,蓝天中的云快速移动着,显得如此雄壮威严。而现在想起故宫,展现在眼前的便是宫墙上上的阳光和斑驳的树影,随意走动是“御猫”,文物修复师手植的杏子树,静静陈列着的古人用过的文物——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充满人情味的故宫。
想成为一个匠人,在故宫工作,技艺高超,充满人情味儿。
作者色调泛白

《我在故宫修文物》宫墙内的文物医生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我在故宫修文物》宫墙内的文物医生来自微语录网,更多《我,医生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