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流浪北京》艺术家的生活表象之外

影视台词 > 影评 > :《流浪北京》艺术家的生活表象之外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流浪北京》艺术家的生活表象之外的正文:

《流浪北京》使用的不是一个线性的叙述方式,而是通过几个问题或者几个模块来呈现这几位艺术家的生活和精神状况,这样的呈现方式有一个好处就是能使观众更容易地走进他们的世界。电影中的对音乐的呈现也蛮有意思,印象较深的有三处:第一处是电台里播放的古典音乐是他们这些艺术家对艺术精神的追求的一种外化的表现;第二处是崔健的摇滚音乐,崔健是八十年代的文化符号之一,这首歌直接表达了八十年代青年人(也包括电影中的艺术家)对精神生活的渴望以及虚无与希望的矛盾状态;第三首是一首流行歌曲,张夏平被这首歌打动、哭泣,这正表现了他们这些艺术家当下生活状况的窘迫。任何一部纪录片都不可能全面的展示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物,即使导演已经竭力取消自己的观点对电影的影响客观地拍一部电影时,也难免受到自己态度的影响,或者说一个好的导演一定是有态度的,因此纪录片不可能做到真正全面客观的呈现。《流浪北京》里除了牟森,其他人都没有直接拍摄他们艺术创作(工作)的过程,在当时的条件下要拍摄绘画写作这些瞬间性灵感带来的行为也是有些难度的,但这不免有些遗憾,我们不能“窥探”到这些艺术家的另一种“生存形式”。
牟森提到了“新世纪”,很可惜因为89年的原因“新世纪”没有出现,但八十年代成为了无数人的美好回忆和无限向往的时代,电影中的这五位艺术家正处于这个“疯狂的年代”,他们追求艺术,做盲流,向往一个更好的时代。八十年代令人向往的原因之一就是自由,在一个百废俱兴的时代里,人类愿意放弃实质的物质生活(同时他们一无所有也没有什么不能放弃的)追求理想中的艺术、科学与文化,这令人着迷也令人狂热,最后达到极端后发生了那件事,这批波西米亚式的年轻人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对未来缺乏希望,一些人纷纷出国,一些人下海经商,另一些人要么进入体制要么艰难地维持之前的生活方式,整个艺术文化氛围发生了无法逆转的改变。迷人狂热的八十年代已经过,我们仍会不断眺望八十年代来告慰日渐枯竭的现实本身。但是八十年代已经过,除了它带给我们的精神资源外我们是否应该做一些反思?艺术生活是否只是浮于表面的一种波西米亚式的浪漫的生活方式?一位艺术家的练就都需要经历什么样的磨砺?艺术家在今天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里尔克在《给青年诗人的信》中告诫他的青年朋友要忍受寂寞,要正视生活中的苦难,把寂寞、苦难融入自己的生活中,才能造就一个艺术家真正的心灵。大众常被艺术家生活的表象所吸引,这种生活表象不同于自己枯燥的生活现实,它充满激情、有趣、不同于世俗,通过“阅读”这些艺术家的传奇经历,使自己暂时逃离现实的无奈,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并为世界上还有为理想而活的人而感到欣慰,但这只是艺术家生活中的一面。一方面艺术家会可能会经历种种磨难以及寂寞的纠缠,另一方面我们这些普通人就真的没有经历磨难和寂寞的时候?从本质上说艺术家和世界上所有人没有两样,所有人生来孤独,只是有一部分人选择了从事艺术的行当,有人选择了从事学术职业,有成了白领,有人成了蓝领,有人成了自由工作者而已。我们用不同的方式面对生活的孤独。《斯通纳》里的教授在大二的一次英国文学课上意识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后,所能做的也只是结束一段孤独的生活接着展开另一段孤独的生活。但不幸的斯通纳教授是幸运的,因为他找到了自己心中渴望的东西,他可以通过文学来暂时地安慰自己,很多人终其一生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个人以为不要被这些艺术生活的表象所蒙蔽,我们应该深入内心了解自己的渴望,学会忍受寂寞,把每一次的苦难看做对自己的磨砺,而不只是过一种放荡不羁的表面上的生活,喝完十八杯死掉的狄兰.托马斯也曾深入自己的内心探寻人生的意义,要不然他也不会写出“通过绿色导火索催动花朵的力/催动我绿色的岁月;炸裂树根的力/是我的毁灭者。”这样的诗句。
作者i冉冉蔚蓝

《流浪北京》艺术家的生活表象之外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流浪北京》艺术家的生活表象之外来自微语录网,更多《流,之外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