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危楼愚夫》易被忽视的两处设计

影视台词 > 影评 > :《危楼愚夫》易被忽视的两处设计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危楼愚夫》易被忽视的两处设计的正文:

1.男主季马从枪决现场回到家,对家人说要立即逃亡,除了妻子(母亲也瞬间明白)表示犹疑之外,父亲立即应允了这一行动。这一笔或许为很多人所忽略了。这是背离惯常逻辑的,一般而言,这些发生于生活中的突发事件,需要得到争执、权衡、理解之后,才能展开。但发生在电影中的这个即将改变这家人生活轨迹的事件却在瞬时间得到了推进。如果观众曾经阅读过曼德尔斯塔姆夫人的《回忆录》(这类观众自然少之又少),对这些反常就不会感到陌生。虽然在这本回忆录中,曼德尔斯塔姆夫人回忆的是丈夫的各种流放经历,但在极权政体下的人们已经自动养成了惯性:一旦“流放”的命令下来,他们就着手准备出行的衣物,而不是寻求官方的理解,抗争官方下达的这一决定。因为他们是太清楚了,这只能是徒劳之举。
因而,《危楼愚夫》中的这笔易被忽视的设计应当从这一角度理解。经过集权政体“洗礼”的父母自然比在后-苏联时代成长起来的下一代,更“懂得”应对政治危机,父亲的应允可以被看成是从上个世纪延续到新千年的自发反映,而母亲的询问则是因为作为女性天然的敏感与脆弱,她肯定已经明白了导致事态的缘由(虽然具体的还不清楚),因而在丈夫的呵斥下,她陷入了沉默与悲痛。在此情况下,妻子显得无知,她吵扰、抗拒,对事态的缘由寻根问底,这是因为她并没有经历过那段黑暗的岁月,因而并未形成在灾难降临的情况下会产生的自动反应。
比之于散布在影片中对当今俄罗斯政治运作的直接揭露,这一无心之举显得更为成功,它说明了这片国土上的普通人民依然不曾从集权政体的阴影下逃脱出来,这种在灾祸横行的社会中养成的自保心理依然萦绕于他们身上。
2.这就引出了影片中第二处易被观众的设计,当季马与妻子分别,从危楼回到家里(我们不知道他是怎么回来的?徒步还是坐车,我们也不明白逃往之途中夫妻俩到底开了多少距离才到达这座危楼,因为发生在车里的对话显然不短,这是影片值得为人诟病的地方之一),展开了一段父子俩的对话。当明白发生的具体事情之后,父亲陷入自责,他讲到了自己的酗酒、不务正业,对家庭疏于照顾,没有花时间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懂得如何生活”……这一些对话是让人惊讶的,它会发生在这一人命关天的时刻,因为他的儿子如果不逃往,一定会死。父亲既未劝这个儿子赶紧逃跑,也丝毫没有理解儿子回来的举动;反而是将儿子陷入现今生死存亡的危难归罪于自己对儿子教育的缺失。
其实,观众与季马一样明白父亲口中的“生活”指的是什么?所指的难道不正是一个人在极权社会中应当怎么生存?对于腐败的社会现状,他应当这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宁可息事宁人,也不可向反抗权力;能少管就少管,我们普通人哪斗得过当权者。这自然是一位从极权社会中走出来的老人的“金玉良言”,饱含着“智慧”;但这同样是一种屈服的奴役之态。通过这种不起眼的设计,导演完成了对极权政体的反思。
3.比之那些直接的反讽情节——比如对各部长间贪污往事的揭露、最后颇具讽刺意义是唯一一位敢站出来喊出“皇帝的新装”的被认定为无知闹事,最后竟被殴打于地不起……——前面两处设计显得隐蔽、微小,因为不太能引起关注。但这两处却是全片相当有价值的两笔,对于警示观众反思历史,揭示极权社会中人的运作方式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因而不该被忽视。
作者把噗

《危楼愚夫》易被忽视的两处设计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危楼愚夫》易被忽视的两处设计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危,设计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