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党同伐异》影评:格里菲斯一次伟大却注定失败的探索

影视台词 > 影评 > :《党同伐异》影评:格里菲斯一次伟大却注定失败的探索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党同伐异》影评:格里菲斯一次伟大却注定失败的探索的正文:

本次北影节展映已接近尾声,然而我的观影旅程才刚刚过半,自己的观影重头戏还未开始,但已经有多部影片让我激动不已,应小佑同学的约稿,决定写一写这部片子。
今年恰逢影片上映一百周年,因此有幸在北影节看到最新的4K修复版。影片出自赫赫有名的导演格里菲斯之手,是早期电影发展的开创性人物,代表作是在政治正确上臭名昭著,但却成为卖座大片的《一个国家的诞生》。
格里菲斯凭借《一个国家的诞生》跻身最卖座导演之列后,即投身于这部电影,最终耗资当时天价的200万美元(约合现在4700万美元,考虑当时人工的低廉,成本远超一亿美元)才拍摄成这部电影。而最终的效果也惊为天人,尤其是巴比伦之战,其场景之壮大,不仅前无古人,恐怕也已后无来者,四层楼高的实景城墙以及1.6万的群演,其场景之震撼不言而喻。但影片最终惨遭票房滑铁卢,因为导演并未仅仅拍摄一部商业巨制,同时也在电影中进行了很多大胆的尝试。
影片最主要也是体验最明显的尝试是在剧作,也是导致票房失败的主要原因(反战的题材碰上美国高涨的参加一战的情绪,也导致了影片的失败)。电影由年代跨越超过2000年的四段故事组成,分别为讲述现代妻子拯救被诬陷丈夫的《母与法》,法国天主教徒对胡格诺派教徒大屠杀的《圣巴托洛缪大屠杀》,来自圣经经典的《耶稣受难》,以及讲诉巴比伦古国灭亡的《巴比伦陷落》。四个故事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导演开创性的将故事的顺序打乱,通过剪辑来衔接不同的故事,四个故事间唯一的联系即在于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宽容与嫉妒的冲突。这样的一种叙事方式即使是现在来看依然让观众很难理解剧情,而采用此类叙事的电影无一例外都遭到了失败,最近的例子就是《黑客帝国》系列导演沃卓斯基姐妹(其实我还是想说兄弟)导演的《云图》,一百年前观众的反响可想而知,尤其是当时流行的都是十几分钟的短片,甚少有超过五十分钟的电影,而220分钟的《党同伐异》还要采用如此叙事结构毫无疑问要遭到失败,此类叙事直到现在依旧是好莱坞编剧的禁区。而被我们称为烧脑大作的电影,其叙事结构中多采用有联系的故事,适当降低观众的接受难度,即使是《云图》,其故事内核也是有所联系的,而不仅仅是在主题上。现在我们习以为常的多线叙事也是来源于此,也是非线性叙事的鼻祖,这就是格里菲斯对电影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影片另一大尝试是在视听语言的运用。电影里最主要的一种是蒙太奇,格里菲斯既不是蒙太奇的发明者,也不是将蒙太奇发扬光大的人物(是之后是苏联导演艾森斯坦),格里菲斯在影片中运用多种蒙太奇手法进行剧情的转换或情节的推动,尤其是结尾处3段故事转换中,蒙太奇的运用,其技艺之娴熟令人惊叹。电影里还有遮盖镜头进行特写的运用,在当时的时代,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但效果很好。通过染色、过度曝光的行为获得不同场景的效果,在摄影中很常见,在电影中大规模运用尚属首次,而由此营造出来的效果几乎令人忘记这是一部黑白电影。诸如此类的探索,还有很多,比如推拉镜头等,很多我们现在见怪不怪的手法,其实格里菲斯在一百年前已经玩过,而且并不比现在差,有兴趣的话可以仔细寻找。
《党同伐异》代表了当时美国电影工业的顶级水准,也让人惊叹与那时候的美国电影工业就已如此发达,服装、布景的精致与奢华几乎以假乱真,加上各种场景的搭建,让人回到故事所处的年代,而在没有剧本的情况下,进行一万余人与数百辆战车的调度,凸显导演强大的掌控能力。影片简单的关于“爱与宽容”的主题已显陈旧,虽然已不适应于这个时代,但其各种视听语言的运用,即使在现代,仍高于平均水准。只要想对电影的发展进行一些了解,那这部影片一定会令你惊叹。
说了这么多了,该继续我的北影节观影之旅了,还有《乱》和《东京物语》等佳作等着我呢~
作者typacm

《党同伐异》影评:格里菲斯一次伟大却注定失败的探索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党同伐异》影评:格里菲斯一次伟大却注定失败的探索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党,探索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