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地球上的星星》中的教育心理学

影视台词 > 影评 > :《地球上的星星》中的教育心理学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地球上的星星》中的教育心理学的正文:



  对人生的成败进行归因,不得已,必须承认那部分外部的、不可控的、不稳定的运气的存在,而因运气得来的东西,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旦我们得到,能做的事便只是感恩。念书十多年,我相信,好老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老师对学生而言,就是一把钥匙,学生的潜能能否得到开发,这把钥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很不幸,世间有那么多“星星”,但能发现“星星”的老师却少之又少,能突破一般思维发现“星星”的老师便更是凤毛麟角。Ishaan只能说是众多不幸孩子中的幸运者,因为他遇见了一个也曾有过诵读障碍的老师Ram。这位老师用足够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承担起了培养这个特殊孩子的责任。
  
  Ishaan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个人成长过程中最初也是最重要的环节。Ishaan的家庭结构和中国传统家庭有很大的相似度:严厉的父亲是个大男子主义者,可能还有些工作狂的倾向;母亲是家庭主妇,精心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对次子施以了最大的关爱;哥哥是个让人十分放心的孩子,成绩优异,在体育方面也有不错的发展。这样的家庭结构并没有给Ishaan带来太大的压力,他很自在地活着,因为他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从片头来看,Ishaan更适合发现式学习,他自己在河边捉小蝌蚪,在地上发现了一个能反光的小东西,仔细研究了一番便小心翼翼将它收在了自己的“百宝袋”中,爱和狗一起玩,他更像是大自然的孩子,但是当他因为自己的探索而弄脏自己时,只能遭到母亲的责骂,责备他弄脏了脸、弄脏了衣服、弄脏了手。然而母亲对次子还是比较宽容的,父亲对Ishaan的教育方式就太过严厉而不近情理了。在Ishaan和别的孩子打架后,父亲并没给孩子任何解释的机会,甚至没有发现孩子也已经受伤,仅仅为了消除对方家长或者自己的怒火,就直接给了Ishaan一巴掌。从心理学的角度,后面一系列从父亲口中说出的话则更是不应该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中都有“惹麻烦”这个词,“不要脸的东西”,这些脱口而出的话,对孩子将是多么大的伤害呀!父亲还以“分离”威胁着孩子:“如果再有一次,再有一次我就把你送到外国的学校。”从影片后面,我们可以知道Ishaan对于家的依恋,而父亲正是利用了孩子对家的感情、对母亲的感情来威胁他。粗心的父亲不会关注到孩子的伤势,但是细心的母亲却一直护着Ishaan,甚至连责骂也没有。父亲说:“就护着他吧,这都是你。”一句话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完全推到了母亲身上。不能说母亲的溺爱与父亲的严厉哪个更好,但是过多粗暴的行为将会给孩子内心带来不可磨灭的伤痛。
  
  传统学校教育
  Ishaan是个会惹麻烦的孩子,在老师眼中,他用各种好笑的话语、古怪的举动来赢得同学的笑声,考卷上的分数总是出奇得低,上课不专心听讲,无法适应学校的学习,在三年级读了两年,可还是没有任何长进。被送到了寄宿学校后,Ishaan实际上被彻底当成一个问题孩子了,“我们这儿曾经制服了最难对付的学生”。在第一所学校中,老师对Ishaan的惩罚还仅限于口头批评、剥夺上课的权利,而被送到了寄宿学校后,Ishaan的行为则受到了身体上的责罚。美术老师用尺教训Ishaan,再加上独自生活在寄宿学校中的孤独感,Ishaan脸上再也没有天真无邪的笑容了,他变得更加自闭。
  传统教育是以大多数人为教育培养对象,试图将大多数人培养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大多数”。根据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规范对个体实施大众化的教育。人类社会中的绝大部分人都努力按照这些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行动,偶尔有些不愿意的,也往往会被迫如此行事或者被直接淘汰。达尔文的进化论给了我们冠冕堂皇的理由排斥那一小部分人,但事实不应该是这样的。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他们享有受到平等对待的权利。而学校的教育则发展成为一种大规模的生产,按照既定的模子生产相似的产品,如果有不符合条件的原材料,就直接被抛弃。未经打磨的璞玉怎能仅凭一眼就断定其本质呢?变为产业的教育渐渐不再以开发个体潜能为目的,个体在接受教育时就变得很被动,因为个体的选择余地很小,如果不能适应,就会被淘汰。Ishaan也是一样,没有老师主动发现他的独特之处,而只是按照大部分人应该遵循的标准衡量他的价值,在这种标准下,Ishaan显然是不合格的。
  
  Ram的教学方式
  在新美术老师Ram到来之前,由于老师的体罚和寄宿的孤独感让Ishaan失的应有的活力,即便面对Ram老师有趣的授课,他也完全无法融入其中。Ram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了边唱边跳的灵活授课方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将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当所有的孩子都乐在其中时,只有一个孩子呆呆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既不参与有趣的课堂活动,也不拿起画笔画画,这个孩子就是Ishaan。慢慢接触、慢慢了解,Ram仿佛在Ishaan身上看到了从前的自己。Ram倾注了自己的精力来帮助这个和他拥有一样读写障碍的孩子,慢慢打开了这个孩子的心,不仅让他在绘画中找到了自我价值,还帮助他学习字母的拼写,使他能够适应学校的常态教育。
  
  无疑,Ishaan属于那类特殊的儿童,常态的教育只能让他的才华埋没,判他“死刑”,还要为他贴上一系列莫须有的标签。传统教育对这样的儿童缺少了解、认识与宽容。Ram之所以能对Ishaan以积极的关注,正是因为自己的经历,而这种经历显然不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能亲身体会的,而Ishaan这样的情况,可能是一个老师一生教书过程中也不会遇到的,我们又怎能将所有的错推到传统教育上呢,毕竟传统教育是一个大的生产车间,他们没有能力对原材料进行区分与甄别。是不是应该有专门的机构来做甄别工作呢?Ishaan的幸运在于他能碰上一个了解他的老师,而更多的孩子恐怕就只能被当做“麻烦”推来搡。
  
  
  ========================================
  
  成稿时间:09年11月29日
  ps:某次教育心理学的作业。今天翻了出来,就贴了吧。

地球上的星星

导演: 阿米尔·汗
主演: 阿米尔·汗 / Darsheel Safary / 塔奈·切赫达 / Sachet Engineer
地区: 印度
片长: 165分钟

《地球上的星星》中的教育心理学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地球上的星星》中的教育心理学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地,理学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