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桃姐》好看么,看我来解读剧情

影视台词 > 影评 > :《桃姐》好看么,看我来解读剧情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桃姐》好看么,看我来解读剧情的正文:


   不知为什么,脚步带着脑袋,踉踉踉跄跄地走到了电影院门口,想都没想,就买了最早的一场电影。周一的早晨,鲜有观影者,所以整整一个放映厅也只有我一个人,所谓包场,见证了属于这个时代的电影行业。我一直是朦胧的状态,迷茫中,听到工作人员仿佛中了彩票一般的调侃式的大喊:“来人了,可以放映了,哈哈哈。”“就我一个人?”没等到答案,空空荡荡的放映厅已经装满了可以穷尽的视野。
  
   《桃姐》,刘德华和叶德娴,在《法外情》27年之后再次联手,决定要来看,或许是一种从小到大的港片情结,另外,很多时候的情绪,压抑也就压抑了,释放了也就释放了,每天的生活都是如此。其实,我思念西北,无非是想念那个习惯了安心任性的自己。能够在黄土地上,摸爬滚打,现在,自己害怕了,怕什么,自己也不明白。
  
   影片开始前,夹杂几个预告片,第一个就是阴森恐怖的《绣花鞋》,周身空空如也,着实寒毛都竖了起来。在一个温情片前,一顿彻底的卡塔西斯,始料未及。
  
   《桃姐》的开场是刘德华所饰演的罗杰孑然一人在火车站候车厅的长镜头,缓慢且舒展。于是,不禁感慨,27年前,那个飒爽英姿、指点江山的大律师不见了,几近沧桑的中年男人映入眼帘,演绎着一个事业上辉煌的影视制片人,无非也要拖着满身疲惫,行走在世间,淹没在人群中,无声无息,日落而息,日出而作。想要远离人们的视线,就是淹没在芸芸众生,谁都可以做到,只是不知谁有如此的勇气和气度。不知别人如何将《桃姐》定位,总之,能够从另外一个视角打量人、理解人,或许是我所倾心于这部电影的最主要缘由。
  
   不修边幅的罗杰在事业上兢兢业业,成果斐然,然而却整日休闲装扮,自然随意。(当然鲜明的植入性广告,耐克和纽巴伦也映入深深映入脑袋了。)因此,在影片中,他两次被认错身份,也成为这部电影中几处舒缓的幽默。一次被误认为空调修理工,一次被误认为出租车司机,第二次,刘德华,骄傲的说:“你看我像司机么?我是修空调的。”生活中,每个人都被安排上了形形色色的标签,总裁、局长、干事、工人、乞丐等等。在标签掩盖下的神秘,或许确实算不上一个真正的存在,不过多少能让人更丰满。常常想,能有几个交心的知己,彼此袒露心扉,聊聊过、未来,或许人生一下子就变得宽了许多,只是,忙忙碌碌的人群,有几人愿意停下来做这样看似无意义的事呢?我们抱怨孤寂的时候,是不是也没有伸手援助同样在孤寂的人呢?
  
   整部影片,客串大腕不断,一个令人迷恋和向往的影视圈,也无非是尔虞我诈,利益相争:当徐克、洪金宝和刘德华所饰演的电影制作团队在谈判结束后,坐在北京的小酒店,吃着凉菜、喝着白酒的时候,讨论着因为身体而不能吃太多羊肉的时候,生活就是生活,白色的酒红色的脸记忆充满压力的心脏,皇帝也没有新装,你我必须面对赤裸的生活,解开一切所谓魅力。人生也确实如此,清白如水,你值得炫耀的、令人悲恸的,在他人那里或许掀不起丝毫波澜。所以,人生是孤独的,而也因为共时性的孤独而变得坦然起来。正如《肖申克救赎》里面的话,忙着生,或者忙着死。
  
   桃姐,当属影片的主要人物。一辈子,鞠躬尽瘁,服侍主人,我以为会有一些回忆性的画面,好起到绝佳的煽情效果,可是影片并没有特意煽情,只讲述了桃姐年迈生病的最后几年,这样的处理让我想起了《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了》。平淡叙事中夹杂着五味陈杂的滋味,任人品味,任人采摘,总有些不经意的细节戳中你最柔软的地方。在这方面说,进影院看,确实更让人投入,选择一个子夜,周身的黑暗,面对电脑屏幕,也是好的方式。
  
   默默的温情,在桃姐的善良、质朴、坚强以及善解人意品性中流淌。或许,很多人会在这个有些寒冷的当下,极力呼唤这种特有的温情。然而,我终究没有在这样的角度得到太多的感动。不过导演不奢华、不铺张,不刻意煽情的处理手法,还是让我觉得比《老港正传》、《岁月神偷》的导演们更沉得住气,正仿佛刘德华那张不再青春的脸以及需要带上老花镜才看的清楚世界的事实。说到叶德娴的演技,虽然老人家已经算是倾尽全力,也频频摘得荣誉,不过角色的玩味或许进步并不大,有些地方处理也略显简单,比如自己个人的情感生活,以及和秦沛的对手戏等方面,关于秦沛所饰演的老公子哥找洗头妹的处理方面,我觉得柴静的博客记录到了关键,桃姐的话,言不由衷,却说服了观众。总之,相比之下,我似乎更欣赏《法外情》中,那个期待相认有极力隐藏,一副欲语又停留的中年妓女。当然,退一步讲,如果说《法外情》中更多的角色张力给了叶德娴的话,那么此次,则主要把那种交织着复杂情愫的角色交给了年过半百的刘德华,过与现在,生存与死亡,生活与梦想,不惑之年,或许才是人生中第二个诉求同一性黄金时期。
  
   主仆之情,抑或说忘年交,大抵可以算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化原型,首先想到的便是《奥德赛》归乡故事中的主仆心灵感应,以及跨越地域、兴趣、文化的忘年交,比如《中央车站》、《天堂电影院》、《菊次郎的夏天》等等。跨越年龄带来的代沟以及特殊渠道的认同模式,总是比轻车熟路的恋人、亲人更具戏剧张力,所以选择这个主题,虽然陈旧,却也值得称赞,在加上导演不温不火的叙事,逼近真实的感觉,也将选题的戏剧化张力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舒展,不多不少,更好适合多数观众。
  
   故事的情结发展,是落入俗套的,桃姐为林家奉献一生,照顾五代人,年迈生病,又乌鸦反哺般的接受罗杰最后的悉心照顾。在很长的电影时间中,并不能找到太多感人的点,或许更多地方是一种无奈和现实的烦恼,老龄化带来的诸多社会文体和人情世故,也夹杂其中,感慨多余感动。然而,在一个不经意的点,却爆发了我对于桃姐的所有感动,不过这大概算是私人体验超过客观评价。
  
   在罗杰所监制的新电影的首映结束后,他拉着年迈的桃姐,走在影院后门的小路上,遇见了影坛的前辈“罗兰姐”,遇到了大导演、遇到了新演员。然而一切聚光灯下的群星,在剧院后门也无非是普普通通的人。回应我前面所言,一切标签都会在某个特定的场合失亮色,比如舞台背后,总是黑暗,对比着前面的璀璨,每个人都是如此。桃姐和罗杰进行着对话:
  
   “你爸爸要是看到你这样的成就,一定很开心。”桃姐
  
   “他才不会开心”罗杰
  
   “不,一定会开心,怎么会不开心?”桃姐
  
   “你才会开心”罗杰
  
   “你才会开心”一句话,让我泪眼模糊。很多时候,我们期盼最亲近的人同时也是最理解我的人,可是生活往往不是如此。谁会为我任性的追梦真的开心?是那个不让我看电影杂志的爸爸,还是偷偷为我买杂志的桃姐?两种感情,是不同的感动。
  
   有时候,总是奢求,有那么一个人,懂得我的梦想,然后宽容我为梦想的任性和追逐。我所做的一切,希望,“你会开心”,而你也真的能够开心。
  
   生活,就是生活,哪怕凄冷孤寂,也暗自运行。影片最后,桃姐走了,罗杰因为工作都不能看桃姐的最后的离世,生活,就是生活。所以,敢于面对生活的勇气是绝然胜于敢于追逐梦想的。梦想虚无缥缈,生活触手可及,勇敢的心,究竟在为什么而跳动?或许《桃姐》确实用叙述生活的方式,让我们从新看清生活,不虚夸,不幻想,不自虐。
  
   《桃姐》还塑造了养老院这一群像,无助的眼神,迷恋的存在,痛苦的呻吟,以及婴儿般的任性。这无疑让我对五月份张扬推出的《飞越老人院》有继续期待。
  
   童年的珍贵,只有离开他的人才能够体味,正如那阵阵歌谣,笑出来的是眼泪,热热的,温暖了冰冷的脸。
  
  
  
   我看完了电影的最后一行字幕,听完了钢琴键的最后一个音节,才从电影院出来,那时已经不能分别东西,沿着错误的方向走了好远,才发现原来走错了。或许因为寂寞和自由的徘徊,让我真的奢望,我的存在也许能够成为别人的开心。
  
   “你才会开心”送给,我一路走来,包容我、理解我、纵容我的每一个人。
桃姐

《桃姐》好看么,看我来解读剧情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桃姐》好看么,看我来解读剧情来自微语录网,更多《桃,剧情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