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隔绝》影评: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

影视台词 > 影评 > :《隔绝》影评: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隔绝》影评: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的正文:


  从电影的角度来讲,《隔绝》挺一般的。这和他的内容有关,它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跟观众探讨一个社会心理学问题的,不是来跟大家娱乐的。它就像是在模仿着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一样,希望把导演自己的实验及其观点展现出来。
  《隔绝》是一部小成本的科幻片,这首先要求我们不能以那些商业科幻大片的视角审视他。其次,每一部电影都有其重点想表达的内容,观众们没必要深究其非重点的部分。就像是《七宗罪》,它乍看是一部悬疑、侦探片,但实际上其重点并不在破案上。其形式是悬疑、侦探,但内容上却是一部社会片。科幻、动作、悬疑这些类型,只是表现手法,不能反映影片的内容。
  《隔绝》也是如此。它的科幻外衣是在为8个人聚集到一起提供一个理由,因为这种极端环境通常是难以在现实中实现的。所以,深究核爆炸是怎么回事,那些白甲人是谁,女主角Eva逃出来后会怎样,都没有意义。重点不在这里。
  影片真正想告诉我们的,是在这样一个极端封闭环境中,一个小社会是怎样运转的,小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是怎样运转的。这就像是一个实验,导演在里面加入不同的变量,最后得出了一个实验结论,也就是影片的结尾:只有Eva一个人逃出生天。但正如结尾她所看到的破落的城市,导演和她的心情是一样的沉重和破落:这不是他们想要的实验结果,但逻辑终点却直通到此,别无他途。于是在隐忍的近乎残忍的叙述中,透出一丝对人性的悲哀。
  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由来已久,现在大家基本上都会承认,自己一个人,和与别人在一起时,所做出的行为是不一样的。这里面有无数理论,在此不再详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在电影中,各色人等逐渐地走向毁灭,发生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且可以说,导演希望这部影片是有一定普遍意义的,也就是说,当你处在其中的影片中的情况时,难保你不和影片中的人物一样。你可能是Josh或Eva或是其他任何人。你可能会像Josh那样开始害人,或是像Eva那样,一个人道主义者最后弃他人于不顾。
  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 津巴多在《路西法效应》中提出了系统-情境-行为理论,认为系统塑造情境,情境塑造行为。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行为都会直接受到情境的影响,最后的结果就是,你自己的所作所为变得连你自己都不认识了。
  影片中没有出现“系统”,但它实实在在的起作用:每个人的文化背景、社会地位等等都是系统的产物。而情境则更为具体:一个封闭的、令人绝望的地下室。导演曾经安排了“孩子”这个变量存在,但随即抽离了她。可以看出,有孩子在场时,大人们更容易保持冷静,而孩子被抓走后,他们变得冲动易怒。类似的变量还有很多,比如枪,比如密室里的补给。一次一次使得人们的行为发生改变,形势发生逆转,故事推向高潮。
  影片中的一些心理现象也值得玩味。比如,为什么Josh和他的好基友只在原主人的卧室里施暴?当他要强暴Eva被她挣脱出屋子后,他并没有追上来,为什么?那时他俩本来已经成为地下掩体中最强大的人了。
  地下掩体中的制度演变——比如领导者的更替等等,都是在大家心理的微妙变化下完成的。前任领导私藏补给,结果被大家推翻,导致了更加残暴的人的上台——当然残暴的人并不是一开始就残暴的。
  
  说得比较散乱,但是大致还是遵循了一点逻辑顺序的。刚刚看完有了一点想法,所以信口开河一番。
  哦,对了,这部电影和《盲流感》实在是太像了,骨子里。

《隔绝》影评: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隔绝》影评: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来自微语录网,更多《隔,实验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