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一九四二》观后感,剧情解读

影视台词 > 影评 > :《一九四二》观后感,剧情解读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一九四二》观后感,剧情解读的正文:

看完《一九四二》,心情很沉重;看到豆瓣上不到6分的评分,心情更沉重;在电影审查制度的大背景下,这算是数得着的真实深刻反映抗日战争年代的历史巨片。当年的十三钗更多的是演义,而这一部更对得起真实的历史。总结下《一九四二》观后感。
  
电影中不管是陈道明李雪健的政府线,还是张国立父子的灾民线,都是有血有肉,没有刻意的污蔑,也没有太多的煽情。即使抛开历史,也算得上是一部好片。
  
  现实的反讽不想多说,因为个人爱好历史的缘故,再加上网上资料的搜查,稍微对民国以及抗战的历史有一些不一样的了解。而传统的中学抗日历史的教育基本上就是九一八-七七事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战争-抗战胜利。因此媳妇在电影院中小声问了我各种问题,现将看电影的时候媳妇问我的问题归总如下(持续更新):
  
  1,中国政府对1941年12月9日对日宣战:中国和日本从31年九一八开始到37年七七事变,中国未曾对日宣战,日本也不曾对中宣战。中国不宣战,是因为外交部在蒋介石庐山讲话后,判断对日宣战弊大于利,比如日本可以以交战国的身份切断国际对中国的援助,而中国又无力保护海上运输线。老蒋也保留着讲和的希望。日本不宣战一方面也是因为宣战后,国际可能对其禁运,另一方面日本也不承认民国政府,后来建立了汪伪政府,相当于和中国是友好国家,怎能宣战?
  
  不过随着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12.7),美英苏对轴心国宣战,中国也于12月9日由中国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签署发布《中国政府对日宣战布告》,正式对日本及德国、意大利宣战。
  
  2,蒋鼎文:此人因为卫立煌在中条山战役的失败,接任的第一战区(39年~44年主要是河南安徽,44年后就只剩下陕西)司令长官。早在孙中山时期就是大元帅的上校参谋。成名战是对苏区的第五次围剿以及对第19路军镇压的福建事变。后因44年丢河南而引咎辞职。1949年3月退台湾,他以陆军二级上将阶退役,退役后任总统府国策顾问、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委员。1974年病卒于台北。虽然号称蒋介石的“五虎上将” 之一,何应钦的“四大金刚”之一,除了年轻时在师团级的勇猛,实际上在战区兵团级别的战争中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例,被老毛点评为“不懂军事”。在抗日战场上更是消极抗日的典型代表。
  
  3,白修德:毕业于哈佛大学,抗战时期《时代》周刊驻重庆记者。虽说片中都说他去河南是为了普利策奖(新闻界的诺贝尔),可是他真正得到普利策奖却是因为在1964年的《总统的诞生》。他去采访河南应该是因为大公报的报道之后,而且也不是孤身前往,还有《泰晤士报》记者福尔曼。不过正是他的文章引起了国际舆论哗然,蒋介石迫于压力进行了对河南饥荒的调查与救灾。现在网上应该能够轻松收到白修德在河南拍的令人扼腕的照片。这里导演明显是进行了艺术化的时间重排。

《一九四二》观后感,剧情解读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一九四二》观后感,剧情解读来自微语录网,更多《一,解读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