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信念与信仰

影视台词 > 影评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信念与信仰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信念与信仰的正文:

   自从看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周多的时间,这部片子一直在我的内心波涛汹涌。
   毋庸质疑,这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好片,精湛卓越的3D特效、美伦美幻的场景画面、巧妙设喻的悬疑线索、奇幻特别的故事情节,都使这部片子堪称上乘之佳作。
   不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所以成为创下罕见的“零差评”记录的电影,绝不仅仅因为它的技术、特效、情节、画面,还因为它有着拷问心灵、激荡生命的震撼,这是一部使人直面人性深处最本质的命题的影片:信念与信仰!
  
   影片最发人深省的是派的寻求。
   海难前的派有3种信仰,父亲说:“什么都信就等于什么都不信。”母亲说:“派正处在寻找的年龄。”
   派的寻找不在外面,他并不寻找如何享受物质的方法,他也不寻找如何认识世界的科学;派的寻找在里面,他在为缺失的内心寻找满足,他在为游荡的灵魂寻找居所。徘徊在3种信仰中的派,提出了人类共有的疑惑:到底应该相信什么?到底什么才是生命的意义?到底什么才是内心真正的满足?到底什么才是灵魂可安放的家?
   顺着派走进3个信仰的足迹,我们看到派热切寻找并渴望认识上帝,我们也看到派爱上帝远过于爱世界,我们还看到派用尽心力探索生命的意义……上帝一定是非常喜欢少年派,喜欢他的这份渴慕、这份单纯、这份寻求、这份热爱,于是就在派迷失在3种信仰里而觉得枯燥、乏味的时候,派的生命就发生了一场失一切并几乎失生命的海难,在这场颠覆一切的灭顶之灾之后,派在大海漂泊中终于走完了他的寻求之旅。
   派的海上漂流,像极了《圣经》中的旷野生活,那是摩西带领以色列人40年的旷野,那是保罗阿拉伯孤单生活的旷野,那是约翰独自居住的旷野,那是耶稣经受试炼和独处的旷野,无一例外,这些先知、选民、使徒、甚至神的儿子,他们都在旷野中寻找、遇见并与神同在。
   在派的旷野,透过李安绚丽、绝美的镜头和视角,派不仅目睹了上帝奇妙、丰富的创造,更是得着了自己生命中最伟大的遇见:真实地认识了上帝——这位铺张天地,主宰万有的创造主。
   耶和华阿, 你所造的何其多, 都是你用智慧造成的。遍地满了你的丰富。那里有海,又大又广。其中有无数的动物。大小活物都有。(《圣经》诗篇104篇24至25节)
   于是,我想起了约伯历经苦难终于认识上帝时的感慨:“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圣经》约伯记42章5节)”
  
   影片最耐人寻味的是第二个故事中的悬念。
   当派在床上声泪俱下地讲述第二个故事时,人们开始恍然于导演之前留下的种种伏笔,并联想出种种派没有讲出来的“故事真相”。
   读了不少网上的影评,也相信那些解读是用心做出来的,莲花、与女友的告别、派手上系的绳子、老虎的名字(理查德?帕克)、食人岛的形状、夜间泛酸的湖水、吃肉汁饭的佛教徒、派在海面上看到的幻影,加上影片给出的各种动物对人的喻表,于是人们演绎出了埋伏在悬疑之下的另一个无比恐怖、残酷、黑暗的吃人故事。
   是的,那些悬疑的线索一定是导演专门的设计,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那个恐怖、残酷、黑暗的故事才是真实的,因为人人心中都有一只残暴、凶狠、阴暗、无情的老虎。
   但无论是选择相信奇幻的第一个故事,还是选择相信幽暗的第二个故事,导演都给出了残暴、凶狠、阴暗、无情真实存于人性当中的现实,给出了残暴、凶狠、阴暗、无情也真实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现实,用圣经中上帝“仇恨就等于杀人(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杀人的。(《圣经》约翰一书3章15节))”的更高的标准来看,人类简直就生活在互相残杀当中。
   第二个故事隐喻着:人类实在是活在无可救药的黑暗当中的,人类也是无可救药的是需要救赎的存在。
   于是,第二个故事回答了派在教堂中的疑问:“神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儿子到世上,让他为人类受尽了苦难,并成为赎罪的羔羊?”
   除了神儿子的血,没有什么可以让人类内心的那只虎离开,正如使徒保罗的感慨:“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作。若我作所不愿意作的,就不是我作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作的。(《圣经》罗马书7章18至20节)”“我真是苦阿,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圣经》罗马书7章24节)”
   影片的结尾,走过与内心的猛虎生死挣扎的派,应该真实体验到了神父告诉他的关于神儿子的话了吧:“你所要知道的就是,他爱我们。”
  
   影片最震撼人心的是派在电闪雷鸣、狂风暴雨中仰天高喊:“我臣服”的场景。
   此时的派已经失了一切,也失了他的那些信仰,甚至失了他自己。正是这些失,使派在永无尽头的茫茫大海中得着了神,得着了他一直在找寻的神。那不是3个信仰中众多的神,而是拥有威严、能力、掌管世间万物、给他指引带领、为他献上生命的神,派也由此得着了他被看为“甚好”的起初的自己。
   这个场景让我想起《圣经》中的先知约拿。因为抗拒上帝的命令,约拿坐上了与上帝要他的地方相反方向的船,结果同船的人受他牵连遭遇海上风暴,无奈中约拿让水手将他扔到海里,风浪平静了,约拿却在鱼腹中呆了三天三夜。被大鱼吐出的约拿终于向上帝臣服,完成上帝给他的使命。
   需要上帝却又难以向真正的上帝臣服,这正是人类共同的纠结,若没有这个失、痛苦、风暴、重生的经历,派可能依然在3个信仰当中过着如同没有信仰的生活,过着就算知道了神儿子的救赎却并不真的得着这个救赎日子。
   所以,这是真正的臣服,这是彻底的臣服,这是震撼心灵的臣服,这这更是改变生命的臣服。
   这个臣服,是派的死而复活,是派的寻找便寻见,是派的破碎后的重 建,是派的得着上帝也被上帝得着……
  所以,苦难是化了妆的祝福
  
   影片最感人肺腑的是一系列的告别。
   臣服于上帝的派,在经过了不知道多少日子的漂泊,准备好将生命交给上帝的时候,却来到了一个奇异无比、梦幻般的小岛。
   派说那不过是一个浮岛,是无法在地图上找到的,更加梦幻的是,岛上生活着的是本该生活在沙漠中的狐獴,这似乎影射了人生不过是浮生若梦的虚幻与虚空,“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圣经》传道书1章2节)”这似乎也回应了派的父亲对他说过的话:“有些东西看似繁华绚丽,实则是虚幻。”
   很快,派发现了这个浮岛的真相。小岛虽然有着白天令人欣喜无比的生机,却也有着夜晚令人毛骨悚然的死亡,透过莲花里人的牙齿,派看到了一个令人绝望的未来,于是派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告别与离开。
   同事问我为什么派能够看出来湖水是酸的,这真是一个好问题。
  人类虽然认识了真理和上帝,但本性依然常常吸引人想回到过,不同的是因为人的里面有了神点亮的生命的光,就能够看到过生命中的黑暗与死亡,上帝打开了派的眼睛,让他看到浮岛生活表面的舒适满足背后,其实是一个必死的结局。
   离开印度之前,派的初恋女友将一根红绳系在了他的手腕上,派说,与女友最后在一起的情节他都记得,就是忘记了他们是如何告别。所以我同意派将这根红绳系在小岛的树根上代表与小岛告别的说法。
   影片呈现了岛的全景其实是一个女人的身体。大家都说,那个小岛代表了印度的女神毗湿奴,那么派就在和过的信仰告别;大家又说那个小岛代表了派的母亲,那么派就在和过的生活告别。
   一个选择将会带来一个结果。派清楚地知道,选择留下就选择了死,选择离开就选择了生。让派做出选择的是一朵包着人类牙齿的莲花。记得派说信仰是母亲与她的家族唯一的联系,莲花就是母亲、就是母亲及家族的信仰,也是透过母亲曾经传递给派的信仰和生命的过的一切,人类的牙齿则喻表了死亡。
   “人生到头来就是不断地放下,但遗憾的是,我们却来不及好好道别。”派的这句话是他在经历了所有的失、离开、放下、告别后的感悟,也道出了告别更深的含义。有告别的离开才是真正的离开,真正的离开带来真正的救赎,真正的救赎带来真正的重生。离开是心里的决定,告别是口中的宣告。
   告别、离开之后那里,派并不知道,但派知道,离开是上帝的带领。就像当初的亚伯拉罕,只知道上帝呼招“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圣经》创世纪12章1节)”,却“出的时候,还不知往那里。(《圣经》希伯来书11章8节)”
  此时,派已然在信心中重拾了他的信仰,并在信仰中寻见了他的信念。
   离开小岛的派漂到了陆地上,选择离开过,令派心中的猛虎也彻底地离他而,一群人在海滩上发现了派,派获得了彻底的救赎。
  
   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圣经》路加福音11章9节)”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信念与信仰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信念与信仰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少,信仰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