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西游降魔记》最接近西游记本意

影视台词 > 影评 > :《西游降魔记》最接近西游记本意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西游降魔记》最接近西游记本意的正文:

  最接近西游记本意的《西游降魔记》
   文/噶哇扎西
   很多人在看了《西游降魔记》后,都有点受刺激,别的血腥场面不说,单说美猴王孙悟空,竟然变成了瘦小干瘪的坏老头,就有些接受不了这种对老版电视剧西游记和吴承恩小说给我们种下的根深蒂固的美猴王形象。但在我看来,其实这种改造更加接近最原初意义上的西游记想传达给我们的意思。
   如果简单的从影视剧的角度来讲,这部戏主要的男一号是唐僧,所以按照正常逻辑,一部戏里孙猴子当然不能夺了主角的光芒,当然,这只是戏剧的角度讲。但是正因为这部戏以唐僧为主角,有加上各种后现代反讽黑色幽默,这部戏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原本西游故事想要传达的真正密意。也许这是一个巧合,也许这是编剧今何在和周星驰的一种默契和刻意为之,也许也只是我的过度诠释。
   如果以没有观影经验不深,观影口味不挑剔的“普通青年”的视角,这部片子就是一部喜剧片,和让周星驰成名的那些早期喜剧没有什么区别,当然一些烂熟的黑色幽默桥段,也都是对现实中种种荒诞和无奈的讽刺。这些,其实都很容易看懂,和让想看看喜剧的人满足。但在这部戏中,我不得不说,因为文章的演技还差点火候,当然不是说没有潜力,所以很多桥段很生硬。而且据我估计,可能星爷的更多精力放在了,特技或者我所说的他真正想讲的东西上,所以在搞笑环节并没有太大的投入和创新,完全是对过一种自然地继承和模仿。
   而对于各种“文艺青年”们来说,带着看了很多编《大话西游》的感动,来寻找类似至尊宝和紫霞之间类似蓦然回首感动莫名的情愫。但是他们很快会发现,类似至尊宝的角色被唐僧的前身代替了。虽然唐僧在现代有关西游的反讽剧中,一向是被反讽的对象,人们把种种对权威、体制和说教的不满,都发泄在唐僧身上,甚至小孩子们在看西游记时,都会发出唐僧怎么那么没用,还当什么取经领队的感慨。当然,这种印象的产生,也要怪80年代版的西游记影响太深,因为那部剧从表面上无疑把唐僧给讽刺了。当然,可以说这部戏给唐僧反了案,真正回到了西游主题的真髓。但是如果你愿意把这部戏就当做是一部有关爱情的悲剧的话,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其中种种桥段和铺垫,都继承了《大话西游》对爱情的严肃深刻探讨,这也是很多 “文艺青年”们把这部片子当成爱情悲剧的原因。
   但是在我看来,我真不希望是过度解释了,这部戏周星驰真正要说的是一种佛教的大道理,片中的种种细节和整个布局,在这一方面下的功夫很大很多。比如唐僧,摘了一朵莲花,燃其整片莲池一片大火,完全是佛法中提到的防微杜渐、防意需严,一念不甚当坠生死烦恼轮回苦海的隐喻。再比如大日如来经隐藏在儿歌三百首中,也有真意实像往往藏在寻常事物之中,觉悟往往就在眼前像睫毛一样,但人们往往无法发现。再比如,一千三百仗宽,三百六十五仗高的大佛其实就在那里,但是心不静,就发现不了,也道出了同样一个事物,不同众生,因不同根器见到不同景象的佛理。总之类似的隐喻、明喻不胜枚举。但其实这部剧中几个真正角色,其实表现的并是不魔也不是神,而是人心,用现代的话来说,表现的是人性的不同侧面。下面我来分析一下,与大家一起交流:
   沙僧,因为救一个小孩,被村民误杀,因为心中的仇恨,变成了水怪残害百姓。其实沙僧象征着人心中的嗔恨。是贪嗔痴慢疑五毒之一。
   猪八戒,在这个片子中因为对女人的痴恋不成,反而生狠,成了魔。但其实猪的形象,一向是充满了淫欲和贪心,而这种淫欲和贪心,也本是猪的愚痴本性造成的。所以猪刚烈,象征了人心中的痴和贪。
   孙悟空,神通广大,无法无天,率性而为,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一向是小朋友们和年轻人向往的偶像,喜欢的英雄。但是为什么这部片中,孙悟空,虽然还是神通广大,唯我独尊,但是却被丑化的很严重那?其实这恰恰接近了原本西游记的本意。孙悟空,为什么深得人们喜爱,因为他更符合人心底一个更加根深蒂固的本性——我执,因我执很重而变成了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用佛教里的话来说就成了我慢。而人心的其他弱点,如:嗔恨、愚痴、贪欲都是很容易被我们的自我意识发现的,所以虽然很不容易克服这些,但人是很容易发现心内的这些弱点的,唯独那个伴随人类几千几亿年进化的我执,说通俗一点就是自利心,虽然在竞争搏斗生存中至关重要,是动物包括早期人类发展不可少的一种兽性或者说本心,但是却是最难以发现和察觉的一种人心弱点。正是因为有了我执,所以才有了后面种种烦恼和欲望,甚至是各种嗔恨和心魔。而佛法中四法印的诸法无我,就从一种很深刻的角度探讨了任何事物没有自性的本质。在本片中,将孙悟空的坏,他的贡高我慢,自大张狂演的生动卓越的就是黄渤,他也是这部戏中算是演技最老道和出彩的一位了。
   玄奘,唐僧。其实看似最软弱、最纯洁、最天真,但意志最坚决,潜力最大的角色。其实按佛教的说法,象征了每个人,每个心所具有的天生佛性,按更专业的说法应该是菩提心。其实,在东方文化中,尤其是佛教,都认为人性在本质上是善良光明的,从幼儿和孩子的纯洁性和天真善良上就能看出。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那么高深威力的大日如来经,却以儿歌三百首这种纯小白、纯天真的姿态出现。但是因为经历了成长,在社会上渐染见浊,人心会因为上述弱点,慢慢扭曲的丑陋不堪,所以这也是悟空,以又矮又丑的小坏老头形象出现,其实悟空本性也有佛性也有菩提心,但是被他强大的我执、我慢给掩盖了,扭曲成了片中这个样子。这其实就是西游蕴含的真意,每个人都有自身本来就具备的佛性菩提心,但是因为于身具来的兽性,也就是佛所讲的我执,慢慢五毒(贪嗔痴慢疑)浸染,心魔巨盛,而成了魔。在修佛求真求解脱的路途中,要把定菩提心,使用慈悲和智慧,克服五毒心魔,渐渐求的真理和解脱。这也是为什么文章演的唐僧,在最后,爱人段姑娘被悟空一掌打成粉末后,突然顿悟,领悟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真谛,发掘了自性本身的佛性,成了佛,用几个不可思议的神通,讲唯我独尊的猴子压在了掌下。但是在猴子被压后,进入的另一个清净刹土中,唐僧也就是佛,讲代表善良和爱的戒指,变成了紧箍咒套在悟空头上,制服了他,其实也象征着人制服了心内根深蒂固的我执。但是这个场景,也有些受好莱坞大片中,上帝或者耶稣角色的影响,尤其是白衣、草地、鲜花、蓝天的景象。也许大道相通,基督的爱和佛的慈悲本就是一个东西。
   本文的过度诠释就此打住,谈的都是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希望真正看懂片子的人指点赐教批评。总之这是一部好片。一个事物,在不同众生眼中,从来都不一样。

《西游降魔记》最接近西游记本意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西游降魔记》最接近西游记本意来自微语录网,更多《西,本意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