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恶之教典》为了杀而杀

影视台词 > 影评 > :《恶之教典》为了杀而杀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恶之教典》为了杀而杀的正文:

   当《恶之教典》刚在香港上映不久时,三池祟史带着他的新作《稻草之盾》准备走进康城影展,熟悉日本漫画与小说的影迷,不会不认识他。原因是他大多数的影视作品都是改编至漫画与小说,《恶之教典》也不例外。任何改编、取材至小说的电影都总会逃不了被书迷责骂的道路,小说与电影自然会被比下。书与电影是两个不同的媒介,电影是局限在有限的时间内要讲一个故事,而小说是可以凭着每个读者的喜好而有所想像,影人的想像绝对不会与读者的想像一模一样,人总是自私地在自己的角度出发,然後骂别人不做什麽什麽。於是,关於这部电影的评论与观感就变得不够中肯与开阔,是没有意义的。
  
   在《恶之教典》上映前,香港的发行商骄阳电影公司曾被问及会否因最近香港所发生的几宗弑杀双亲的事件而推迟上映日期,深怕触及观众不安的情绪。而事实上片商没有因此而放弃,反而在闹市中举行送飞活动,吸引了年轻人的注视。大部份观看《恶之教典》的都是年轻的一群,针对片商的发行策略而言,这部电影是相当有卖点的,首先是香港的年轻人受到日本文化的影响,不少人是祟日的,其二是电影是取材於小说,小说加上电影都有不错的口碑,而小说在书店上更登上排行榜的第一位。第三是有知名的日本演员参与演出,增添了号召力,即使是平日的戏院场次也来了个全院满座。
  
   要论《恶之教典》前必须要搞清几点,首先不能够把深作欣二的《大逃杀》与中岛哲也的《告白》合在一起比对,《恶之教典》无论是在暴力美学上的建构还是对道德上的批判都远远不及两者,对於戏里的性骚扰、同性恋、到建构反社会人格方面着墨点不清晰,甚至是无声无息的。而在暴力方面,除了可看看伊藤英明的英姿之外,其他就是学生们的叫嚣与杀人者的小幽默。没想到《恶之教典》竟然是一部喜剧多於是惊栗电影,或者可以把它视为是B类电影来看,更见适用。
  
   电影最主要是采取一个叙事性的手法,从一开始观众就知道他是受到「刀子麦克」的影响而杀掉双亲,开宗明义就讲到他是一个杀人狂魔。或者可以把电影当成两部主要的部份来看,第一部份是校园内发生的事情,比如说男教师对女学生的性骚扰、学生集体作弊、同志间的师生恋与校园欺凌事件。每一个枝节都是片面的,蜻蜓点水了一下,对杀人魔的链成没有刻意的勾划,缺乏了脉络,有感是炒埋一碟。第二部份是整部电影最精彩的部份,就是杀人的段落,从他如何构思整个事件到杀掉大部份同学,都是有在编剧上面的错误与不合理的,但看着学生们的惊慌的行为,血肉横飞的画面,心底里有一点儿的过瘾。始终那才是电影的主菜。
  
   作为一部暴力电影,《恶之教典》在故事上未必是成功的,始终暴力的部份描写不够极致,也没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与装置,都是平白的。全片难免会给人一种「为杀而杀」的感觉。但这部电影却令人想到杀人魔的成长,特别是过他有甚麽的背景,有甚麽驱使他做出这样的事。香港在早几年曾经发生过一件事件,就是儿子杀了母亲与亲妹,原因是他认为世界上有太多人,要令一些人消失,後来这个十来岁的男生被判了入精神病院。好人与坏人其实从肉眼上分辨不出来,被传媒标签为「逆子」的杀人犯,在他年轻的时候被父母强迫导致他憎恨他们,并要杀他们灭口。一重一重的压抑,使人发疯,使人因爱成恨,戏里的莲实又何尝不是如此。家长的责骂、学生的不负责任、人所种下的祸根,都使他产生替天行道的想法。
  
   如无意外,导演《恶之教典》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有续集,而且是会经过了铺垫的。而电视剧也拍了莲实的前传,看来这种「恶」势力依然会接二连三的到来,实会带动起全城的效应与讨论。只是希望看到有更多讨论与具批判性、刻划更多人性部份的续集,继续来一点黑色幽默,让故事要不多一点的说服力,要不就来一点恶搞,这样才可以让故事完整一点,不像得现代的版本有所疏离了「恶」的根源。
  
  文/Dorothy

《恶之教典》为了杀而杀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恶之教典》为了杀而杀来自微语录网,更多《恶,而杀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