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小时代2:青木时代》商业化对电影水准影响的悖论

影视台词 > 影评 > :《小时代2:青木时代》商业化对电影水准影响的悖论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小时代2:青木时代》商业化对电影水准影响的悖论的正文:

    在我的成长印象当中的真正意义上的“严肃”电影——当时是这么认为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样的感觉,他们的电影是我们一开始认为的严肃——是从第五代导演的片子开始的,北电曾经的黄金一代的作品和话题笼罩了我最初接触电影的时候的研究热情。而然,印象中的烂片是从《英雄》开始的,然后到《十面埋伏》时得以确认。之后《无极》《夜宴》……层出不穷。大导演纷纷“落水”之后,一些小成本、新锐演员和导演刚有萌芽之时,香港电影人群体北上之后,更多的“哑炮”——我喜欢这么叫,有人的叫法叫爆米花,说是外表盛大,内实空虚;哑炮的意思是看起来坚不可摧的架势,结果一炮打出就就只有屁大点声音——向观众扑面而来。 很有意思的是,这些哑炮在赚钱,仿佛片子好不好看已经没有关系,宣传包装够就足以。既然赚钱,那就来吧。 我对于烂片在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没有论证的时间与精力,只是在这炎热的七月,正在或已经在院线上映的一些片子使我的内心特别的拧巴。这就是为什么我此刻特别想喊两嗓子。
    电影是需要赚钱的!好像很多电影评论者首先忘记了这个电影的大前提,然后居高临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般对某某电影大放厥词。因为它是昂贵的艺术,它的发展必须有不断的金主进行大量的资金注入。好莱坞将近百年的历史,其实是一部烂片堆砌史。20世纪初的《党同伐异》在电影诞生之初的商业上的失败,使当时可能是全世界最成功的导演格里菲斯负债累累,同时这也是给电影的发展敲响了一个警钟:与其高贵的死,不如苟延地活着以图翻身之日。试问,如果自己是一个电影人,在手边尚未出现足够艺术价值的创意的时候,是否应该先赚点钱延续一下自己的“艺术生命”——起码不脱离大众视线的艺术生命?相信大部分人会“延续”一下。好了,接下来,思路就清晰了很多。我们可以认为,电影史中类似于像“法国新浪潮”这种纯艺术思辨的流派被观众接受的时期其实也不纯粹是电影艺术本身的胜利,它带有与当时电影市场某种相当高程度的契合。我想起了一个非常喜欢的地下电影《草莓百分百真人版》(这个片子好边缘啊,哈哈)中的主角的台词,大意是:“为什么我一定要获得别人的认同,因为没有别人的认同我就没有下一次了。”只也许是电影本身属性的悖论。现在我们再看看在电影中什么叫所谓“别人的认同”。是观众吗?搞定观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况且传媒学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任何一部电影也不可能搞定所有的观众。况且,叫好不叫座的电影也不是不胜枚举吗?更何况还有一部分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电影呢,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就是一部我很喜欢但是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电影。在电影中想获得曲高和众,雅俗共赏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在我们不能两头兼顾的时候,我们先顾及俗的成分。
   电影中的票房就是电影中俗的成分。所以电影制作人先考虑要搞定的并不是观众,而是投资方。投资方又在乎什么?这个就容易猜想了。就是赚钱呗。我非常敬重的一位国内电影专家刘云舟就没有向纯粹的商业化低头,所以近些年没有作品的问世。先让自己的艺术生命活下来,活的好不好是另外一个层面的话题了。即便实在当下,主流的西方电影界也是烂片不断——这个大家只要没事看看《看电影》杂志就知道了,这里不再列举。所以,有时候我们对于烂片的出现没有必要摆出一副零容忍的架势。因为,本质上,我们也只是旁观者。
   搞定投资方,最好的说辞就是你的上一部片子足够赚钱。所以即便类似郭敬明的《小时代》被骂的体无完肤,只要在院线飘红,我们依旧清楚骄傲的郭敬明有精力也有实力做下一部或者下下一部电影来证明自己。而这一个层面,与艺术无关。
   我们很清楚,当电影票已经是人人消费得起的大众娱乐的时候。中国电影市场的释放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会持续,但我们要扪心自问,艺术家的创作量是否能跟得上观众的需求量呢?显然不是的。电影本身就是外来文化,本身单从制作水准和理论水平我们依旧不能和西方电影望其项背,那么面对这么硕大的一块蛋糕,资金流入已成既有格局。我们又能拿什么样的催化剂来短时间快速的给自己的电影“壮阳”呢?
   那就是无休止的增加电影本身的话题性。这是一个再明白不过的真相,可惜很多人不愿意把他视为客观存在。电影的话题性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电影内容的话题性,二是电影制作过程中的话题性。广大电影推手、包装师们深谙此道,当然驾轻就熟。为什么后者的模式这么快的被推广,因为他是商业问题。我们搞电影没有老外专业,我们的商业活动的头脑可是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中遗传过来的,谁人不服? 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大部分电影一定是走以下道路:用一个准一流的制作团队缩减成本制作,一流的演员当噱头,一流的包装团队执行影片的宣传工作。《战国》是为最典型。这种电影的伪大片的姿态已经在观众心目中昭然若揭,可是,社会意识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在观众还吃这一套的时候,这种制作模式一定不会在影评人的痛骂中一夜消失。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几年电影演员的片酬一涨再涨,而电影艺术本身却前进乏力的原因。
   电影本身除了是艺术意外,还是赚钱工具。也许大家想到此处便安然了许多了。越来越精明的观众已经慢慢发现识别伪大片的手段了,只要在上映前期,不断的自我话题炒作,各大论坛水军充斥其中,票房首日全线告捷但后继乏力的电影,很大限度上可是就是“哑炮”。在这里,我们没有必要背负过多的使命感,平心而论,我们最多也只是为它贡献了几十块钱。如果这几十块钱也真心觉得亏的话,那么要么你是一个真正热爱电影的人,要么整个中国电影市场的苏醒完全没有到来。
   中国的电影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令人乍舌的票房成绩?好像年是一个质的飞跃,《画皮2》《泰囧》《西游降魔篇》一部比一部惊艳的票房给了中国电影市场吃了三颗大力丸。真的是电影水准一下子提高了?我看未必。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的几点:1、香港电影制作人集体北上,他们当中有当年被盗版搞死的,有被市场饱和搞死的,有太牛被挖走的,有在回归之后水土不服的,有依然具有电影号召力的。不管怎么样,香港电影曾经的辉煌无论是商业上的还是艺术上都能极大的启发大陆电影的心智。这群电影人的抱大腿也好,第二春也罢,对大陆电影绝对是好事。文化本来就是争论、融合、发展、再争论的过程。即便是高深莫测如王家卫不也要来融合学习一下么,即便是冯小刚的《非诚勿扰》制作的时候不也要赞叹一下“舒淇的腿真直”么?他们的一些对电影的既有的理念和地位给了相当一批打算摸着石头过河的大陆电影人以希望曙光。大家面前放着蛋糕,手段和胆子就比原来更大了一些。同时,必然发生的事就是台湾制作人大量的也涌向大陆市场。2、明星效应,话题效应的绝对化使用。绝对使用是必然使用的极端。其实这显然又是受好莱坞明星制度的启发,虽然我们现在的明星制度还不完善。但是这个路子是绝对是要走的。我们来看看明星在中国的现状觉得他们是挺幸福的,因为片酬不断在上涨,出镜率不断提高。但是相较之下也有失败的个例,周杰伦在《黄金甲》《不能说的秘密》《刺陵》(尤其是《刺陵》真叫一个不给力)等片子后终于在电影中加入了歌舞片的元素,发挥自身特长拍出了《天台》。这就说明即便是某位明星,市场对他们也是有自动淘洗的,不会照单全收。但以上三部片子,在明星效用的助力下,显然更上一层了。《画皮2》中的赵薇演技的极简主义的大气;《泰》中有那三个票房杀伤力极强的男人,顺便说一句,黄渤在我眼里是中国男演员中投资回报率的下一个葛优;《西》就不言自明了,周星驰这个喜剧教主依旧霸气不减,加上不错的口碑,后续的票房也没有大幅跳水。3、影片概念上的低姿态。中国人可能太习惯,忧国忧民忧天下了,一帮行业的专业人士仿佛更是把“启迪民智”当做人生价值一般。年诸如《杀生》《王的盛宴》《一九四二》等等无论成败给观众的感觉总是压抑的。犹如郭德纲评价相声现状时说的:“相声凭什么要教育人,放过相声吧。”在这里,观众用荷包给了自己的立场:电影为什么要教育人,我们只是想消遣,放过电影吧。这道并不是说电影中掺杂高概念就如何的不对,而是就目前中国已有的电影制作水准还不足以托起五千年文化中的博大精深的高概念。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高出不胜寒,不如接地气做话题。小成本的电影不得不如此为之,越来越多的大成本可能也会慢慢意识到这一点。
   反观最近的被骂惨了的《小时代》以上三点每一点都有不同程度的契合。他真真正正做到了以制作上借鉴(台湾地区的制作人员很多,看字幕就知道),演员上俊美,概念上姿态低——虽然郭敬明本身在影片上映后做出了试图拔高电影感念的言论,但毕竟没有所谓的忧国忧民的家国天下般一口吃个大胖子。这些,都是除了影片制作中的话题性外足以支撑上线头几天票房的保障,之后的票房是否跳水,如果要像年的《画》《泰》《西》或今年的诸如《中国合伙人》《北京遇上西雅图》那就靠口碑了。
   另外,可能另外一个疑问是:还有什么原因使我们大陆消费者一下子炸开了胃口。我认为,除了有电影技术的革新——数字电影的普及、3D技术的普及,院线服务质量的提升,市场的自然开放之外,还有一个“巧合”。那就是在年这个中国电影脱胎之年,也是习主席访美时增加引进美国好莱坞电影数量政策实施的第一年。二者的关系,我想经常看电影的人会心中有数。“先富带后富,同奔富裕路。”可能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层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在世界电影的格局中已经雏形渐有。这就是当我知道有学者提出要在中国设立所谓“文艺片院线”的时候我的反应是:随着市场的变化与社会意识的渐变,这个产物早晚会有,出现的时间不对的话对于电影行业就是饮鸩止渴,出现的时间对的话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这个时间究竟是什么时候我不知道,但绝对不是现在。因为,现在中国电影市场离期待中进一步释放还有距离。
   我要感谢最近院线中一波接一波的烂片。不管你们本身是被怎么评价,每一个文本对于个人的意义的本身也是很个人的。是你们让我重新思考以下几个问题:电影是什么?什么电影才是好电影?电影是否一定要叙事?如果郭敬明是故意把《小时代》拍成这样,我从无比佩服他,因为这可能就是一个非常个人的文艺范儿实验。但从之后对他的采访知晓他是功力不够无心为之的时候我又黯然神伤。不管怎样,还是那句话:郭敬明的坚持与骄傲,是当年80后写手的坚持与骄傲,韩寒或许已经走下神坛,那就让我们无论结果给郭敬明的坚持鼓一次掌吧。因为,我们因为身边的一些事,已经妥协了太多。抛开《小时代》的内容不谈,他也只是电影中的一个现象电影而已。但这种勇敢的态度,不是我们每一个在如今的电影商业化大潮中有能力,有精力做到的事情。也许,这就是为什么郭敬明在很多人眼里是神的原因。脑残粉是不是真的脑残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他们敢于想敢于说。中国艺术中从不缺乏林黛玉,艺术家也或多或少有潜意识中的自卑,那么就让这些敢想敢做的人大声骂我们是“混蛋!”吧。我倒觉得,这也是一种希望。
    
    按:撰写本文时,发现其中言语多有欠妥。如今过月余《小时代2》的再临,整个暑期档被小时代给轰炸了一番。我并非一味说电影的市场如何如何,只是在这里我想说电影对于社会也是一种符号,就好像道具对于电影一样。讨论电影的外延也有很多:立意啊,手法啊,市场啊,精神分析啊,现实性啊,符号性啊……等等等等。电影对于我们是什么?电影对于社会生活又是什么?我想,大家只有拓展电影评价的语境的内涵与外延,才能越来越接近真谛。与诸君共勉。

《小时代2:青木时代》商业化对电影水准影响的悖论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小时代2:青木时代》商业化对电影水准影响的悖论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小,悖论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