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黑镜》说说第三集

影视台词 > 影评 > :《黑镜》说说第三集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黑镜》说说第三集的正文:

   《黑镜》总是会让我想起品特的“威胁戏剧”。荒诞的背景设计和真实的剧情发展,最后带来的是脊背发凉的观影体验和深沉凝重的人性思考。个人以为,《沃多时刻》是把荒诞性与真实感融合得最天衣无缝的一个故事,也是我在《黑镜》系列中最受触动的一集。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配音演员詹米,他创造的卡通人物沃多,因在节目中嘲弄了保守党候选人门罗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制作人的推动下,沃多参与地方竞选,并很快走红网络,赢得了群众的喜爱和大力支持。经过与女候选人格温多林的情感纠葛,深怀负罪感的詹米试图停止沃多的这场政治游戏,但却遭到团队的遗弃。最终,在美国中情局的操控下,沃多成了全球的名义领袖,而詹米则沦落在地铁里被警察毒打的流浪汉,只因为他把酒瓶扔向地铁里的沃多广告屏。
   一只虚拟的卡通熊,居然通过选举成为全人类的领袖,成为希望、改变、未来和信仰的代名词,这个故事乍听起来简直不可思议。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沃多地位的每一次变化都显得那么地合情合理,以至于会让人觉得这种事当下就可能发生。尽管一开始,这只熊的一言一行都是背后的操纵者詹米赋予的,它那粗俗的谩骂和犀利的嘲讽都不过是詹米满身怨气的发泄,但它很快就化身为一个坚强有力的社会形象——一个敢于揭露虚伪的民主斗士,反倒是操控它的人被剥离了存在感,成了可有可无的角色,直到最后被彻底抛弃。沃多时刻的到来,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寓意和批判内涵。它的胜利,是现代技术、社会心理、民主体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沃多是现代科技,尤其是数码虚拟技术发展的直接产品。借助这项技术,人们创造出了代自己发声的虚拟形象。从沃多的形象特点来看,它满嘴污言秽语,用玩世不恭的姿态肆无忌惮地对他人进行攻击。一旦对手以礼貌、尊重等字眼试图将谈话拉入正常秩序和严肃氛围,只会换来沃多更大声的嘲笑甚至是黄色段子的侮辱。正像门罗所说,“这样一个傀儡出现在辩论中,贬低了这场辩论,扼杀了一切有意义的讨论”。但这个低俗的角色,偏偏又顶着卡通形象的外衣,以类似泰迪熊的外表先天地获得儿童的喜爱和成人的亲近感。和这么一只卡通小熊较真,倒会被嘲弄为开不起玩笑。而更重要的是,尽管沃多用的是污言秽语,但它却标榜诚实,大胆揭露名人政客的虚伪。当门罗指责它给不了意义,说不出什么有意义的话时,反而为他自己落下了口实——作为一个满嘴谎言的政客,“你有什么意义?”正因为沃多没有立场和意义,才显得它的发言不带目的和计划,才显得它真实而不做作。就是靠着这些特点,沃多赢得了人们的肯定和信任。
   但让沃多的形象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它本身的虚拟性。政客们也曾试图将沃多的操纵者从幕后揪到台前。沃多毕竟不是一个实体的存在,它发出的仍是某人的声音。只要是人,就有弱点,他的身份、性格、经历中总会有可指摘的地方,只不过是被卡通形象的外壳给遮盖起来了。让操纵者的身份在公众面前曝光,以此来剥夺沃多的外壳给这个声音附上的保护罩,这是门罗最初的目的。他在观众面前流利地历数了詹米的从业经历,用轻蔑的口气评价着这个“不肯好好说话,害怕正面对话,躲在卡通人物后面的人”。詹米被刺痛了,沃多在他激动的操作下发出了怒火。他控诉政客们的自大、自私和虚伪:“你就是个笑柄……不过是个新瓶装旧酒的老顽固。看我懒得鸟你,你就自以为高贵啦?……没人相信你们,因为大家知道,你对自身以外的事都毫不在意……你们都是一丘之貉,狡诈而做作……”结果是,沃多获得了更热烈的追捧。显然连詹米自己也没有料到会有这样的效果。事实上,正是从这番话开始,沃多变成了群众共同心声的代表。至于詹米这个“背后的人”到底是谁,对群众来说已经没有关系了,詹米的个人存在也是从这个时候起被沃多彻底剥夺。
   虚拟形象取代人的真实存在,这是现代科技发展下不再新鲜的一种社会现象。如今人们广为依赖的网络生活,恰恰得益于科技所提供的以虚拟取代现实的功能。不可否认,现代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种种便利。手机、电视、电脑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活动,它们所创造的虚拟世界能够满足许多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欲求。但这种便利如同鸦片,人们日渐沉溺于其中,反而忘却了现实世界的正常沟通与交流。而《沃多时刻》让我们看到了比这更可怕的后果——虚拟取代现实的另一面:当虚拟对真实的替代不再出于人类的自主意愿,我们将身处何处,将向哪里寻求自己的真实性?这种来自于虚拟自身的威胁,更让人心惊胆战。
   编剧布鲁克曾直言创作《黑镜》的意图:“黑镜指的是我们身边无所不在、大大小小的屏幕,电视、电脑、手机……它们在待机状态下呈现出一种冷冰冰、黑森森的样子,就像一块块黑色的镜子,让人有一种隐隐的担心;不知道他们会照射出什么样的信息,是福还是祸!”“如果科技就像一种毒品(它的确感受上像一种毒品),那么,究竟它的副作用是什么,这个在愉悦和不适之间的鸿沟,就是我的新剧集《黑镜》故事的发生地。”《沃多时刻》这一集对这个主题的探讨是非常成功的。这种成功在于,它循序渐进地向我们展现了虚拟人物如何取代了一个人,这个过程是如此地合情合理,因而显得异常真实。沃多的取代过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人的悲剧性。技术带来的虚拟形象可以成为我们隐藏现实面貌的盾牌,同样也会成为遮蔽自我存在的高墙,当我们想要走出来证明自己的时候,我们的真实性已无法得到证实。
  
   沃多的逆袭从它自身而言是虚拟走向真实的过程,现代科技赋予了这种转变脱技术上的可能性。而群众对它的接受和追捧则反映出社会心理方面的成因,其中至少有两大因素在起作用。
   这个故事从一开始就告诉我们,政治和虚伪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故事开场,格温多林参加党派的候选人面试,直截了当地承认自己只是把这次选举当做垫脚石,“当然,出了这道门我是不会这么说的,但你们想要我坦诚以对,那就没必要装相了。”随后又坦然地告诉面试官,自己只是在1999到2003年间杀了几个人,除此之外没什么对自己不利的事。简单的一场对话,将政客习以为常的狡诈和做作披露得淋漓尽致。难怪“局里”来的人会直截了当地说:“人们看到一个政治人物,你不知道为什么就心生反感。”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人们见惯了政客们一本正经的虚伪,对他们又能有多少信任和同情呢?所以,当一个敢于向这些伪君子开火的角色出现,哪怕用的是不人道的语言武器,人们也乐于为它发出欢呼。至少它是真性情,能够毫不做作地将低俗进行到底,代替大家把平时难以宣之于口的话发泄出来,而且口才还那么地好,骂得是如此过瘾!过多作秀的政治游戏耗尽了民众对政治的信任,也激化了对职业政客的厌恶,因此人们才会放任乃至追捧沃多对政客们毫不留情的嘲弄和侮辱。“大家都对现状不满,沃多发出了呐喊。”
   然而,比起宣泄不满情绪,群体社会心理的另一面却显得可怕。在人们对沃多的追捧热潮中,始终有一种不可忽视的娱乐心态在作祟。沃多加入选举,原本只是为了博关注,“可以凑热闹,参与计票”。不管是沃多策划团队,还是其他参加选举的候选对手,都不认为它会赢。它是“大家的开心果”,没人期待它正经地回答问题,人们更乐于见它发挥调侃、娱乐的专长。到此为止,人们或许只是抱着猎奇的心理,宽容地看着一只卡通熊孩子式的胡作非为。但到沃多发出那次愤怒的控诉,这种猎奇就升级成了恶劣的看戏心理。“民主斗士”的光环让沃多的“胡闹”看上多了一点严肃性,于是它的娱乐价值就显得更具有刺激性了,甚至直接激发起群众对这场娱乐的亲身参与。当詹米从货车里跳出来劝阻人们不要为沃多投票,并用铁架砸向货车屏幕时,制作人操纵下的沃多轻易就煽动起了围观者对詹米的攻击。到选举结果揭露时,沃多又一次成功地让观众对着候选人扔出鞋子。这是个娱乐至死的时代,詹米对这一点早有领悟:“YouTube上最受欢迎的视频,是一条狗用屁声模仿《快乐时光》主题曲。”整个世界都感到厌烦,而沃多制造了娱乐,人们喜欢看沃多给他们带来的热闹。同时,沃多致力于娱乐的调侃方式又进一步鼓励大家不要在意,更加造成一种恶劣的循环。
   群体娱乐心理的背后,反映的是整个时代信仰的失落。海德格尔在《诗人何为》中将我们的时代称为“一贫乏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上帝隐退,神迹难觅,世界陷入黑暗的深渊。缺乏信仰的现代人,在工作中找不到意义,在生活中寻不到价值。在这部剧中随处可见人们对意义的困惑:詹米不知道自己操纵沃多制造这些闹剧是要干什么;门罗追问沃多的意义何在,却对他的反问哑口无言;格温多林费尽心思参加选举,而实际上她自己也不知道想代表什么。没有信仰意味着严肃性失了自己的支点,整个社会放任自己将生活变成娱乐场——反正也没什么意义,何必较真?于是,政治也可以变成娱乐的对象,甚至成为娱乐产业的一部分,而蓝熊沃多就是其中的一项“全球性的政治娱乐产品”。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预言了整个世界的娱乐化,《沃多时刻》俨然就是这个预言的一次预演。
  
   沃多的成功,是在这场民主的选举活动中开始的。对民主话题的涉及,在此剧中表现得同样低调而深刻。沃多代表了一种“民主已死”的虚无主义论调,正是因为这种论调才让它得到了人们的响应。如果说一开始沃多是真实的,那么从它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并以此为噱头招徕选票之时,沃多就已经变为它所嘲弄的那类角色了,只不过换了个花样。而从群众的角度来看,正是民主的方式帮助沃多赢得了胜利。人们对沃多的支持,靠民主的选举得以实现。如此,代表“民主已死”论调的沃多,反倒成了民主优越性的证明,是群众支持下的一场民主的“胜利”,这俨然成了一个可笑的悖论。所以门罗说,“如果那东西成了主要对手,真是给整个系统丢脸。极有可能就是这样。但系统还是建了这些路。”不管是哪一种看法,《沃多时刻》无疑都向我们揭露了现有的民主制度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
   如果说沃多以候选人身份在斯坦顿福德选区大出风头时,还可以算作是群众的集体无意识借助民主这个系统发挥了作用,那么到美国中情局出场时,群众的“胜利”也变得名不副实了。英国人似乎很热衷于在影视剧中黑美国一把,不是视其为全民仇视的不厚道盟友,就是把他塑造成国际阴谋家,各种黑幕的幕后推手。在《沃多时刻》中,美国就扮演了后者。由于“局里”的介入和指导,让沃多这个一开始拒绝政治、只为娱乐服务的符号形象,走上了内在政治化的道路,成为传达美国政治理念的工具。中情局代表与詹米等人的那番对话,充分展现了国家政治的阴谋属性和强大控制力。正是在美国的推动下,沃多走出了英国,成了全世界的“希望”、“改变”、“未来”和“信仰”。沃多的胜利,看似挫败了虚伪的政客,是群众的一次胜利,其实真正的胜者只是政治游戏中的阴谋家而已。美国的出场,为我们彻底撕下了民主政治的虚伪面具——所谓的民主,原来也不过是一种政治手腕。普通民众欣然自喜的民主自由,恰恰为政治掌权者的牟利提供了合理合法的途径。一旦他们捕捉到了群体心理的特性和公共情绪的触发点,就可以轻松地将多数人的权利变为自己的权力。
   《黑镜》系列喜欢在名字上作文章,这一集也不例外。沃多的英文名Waldo对应历史上的Waldo教派。这个教派有两个观点——教会也是会犯错误的,普通信徒也有资格讲道。由于它所宣扬的理念及迅猛的发展态势,沃多教派被定义为宗教异端,最终受到审判和镇压。从这一历史典故来看,《沃多时刻》也可以视为是对平民政治的思考。沃多作为虚拟人物赢得选举胜利的荒诞故事,让人想起苏格拉底之死。古希腊时代的雅典城邦一直被视为西方民主的源头,它所建立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允许公民参与共同事务的决策,苏格拉底就是被公民投票处死的。这出民主的悲剧常被用来反思平民政治之弊端,民主借助“少数服从多数”这看似合理的原则,掩盖了群众决策盲目性的一面。柏拉图提倡精英政治,正是因为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在沃多事件中,民众情绪化、发泄性的一面汇集成了支持卡通人物当选的民意。这种民意缺乏对政治的谨慎思考,实际上是把社会和国家的运作置于流沙之上,随时会有崩塌和倾覆的危险。
  
   不过,正像“黑镜”这个名字所说的,这些故事都不过只是提供一面镜子,以夸张的方式为我们映照出生活中不常被注意到的阴暗角落,警示着我们其中潜在的危险。技术也好,制度也好,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它们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与人对它的运用紧密相关。正因为如此,对事物以及人自身的全面认识和慎重思考才显得尤为重要。《黑镜》的揭示和提问,正是它的价值所在。
   尽管是一面放大镜,《黑镜》的故事却都植根于现实生活,《沃多时刻》的情节更是直接建立在现有可能之上,它甚至不像其他剧集还需要设定前提(《天佑吾主》设定了一个神秘的幕后指使者,《一千五百万的价值》假定了一个未来世界,《你的全部历史》中的记忆芯片和《马上回来》中的复制人都是目前还未实现的技术,《白熊》则更像一出抽离了正常情感的寓言)。卡通虚拟人物的使用在现实生活中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以虚拟身份参加公众活动也非没有先例,而剧中每一处情节的转折以及对公众心理变化的表现都显得合情合理,即使是剧中各角色也都带有自己的个性。它的背景和逻辑架构没有任何超出常规的地方。换言之,《沃多时刻》里的世界就是我们现实所处的世界,这才是真正让人胆战心惊的地方。当我们在沃多的故事里看到了事件发展的合理性时,有什么理由怀疑同样的故事也会在现实中重现呢?

《黑镜》说说第三集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黑镜》说说第三集来自微语录网,更多《黑,三集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