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宾虚》中的彩色画面的运用

影视台词 > 影评 > :《宾虚》中的彩色画面的运用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宾虚》中的彩色画面的运用的正文:

  昨天看了三部默片:保罗莱尼的《笑面人》(1928)、西席.地密尔的《万王之王》(加长版)(1927)、弗雷德.尼勃罗的《宾虚》(1925)。这三部电影都是文学名着改编,其中《万王之王》和《宾虚》两部电影的内容都是关于耶稣。
  两部电影中都出现了彩色画面。《千王之王》中有两段,妓女玛丽出场、耶稣复活。《宾虚》中出现了七次:耶稣诞生、宾虚在罗马、耶稣传道、耶稣赦免妓女玛丽、耶稣进耶路撒冷、最后的晚餐、耶稣被捕、耶稣被钉十字架、耶稣之死(耶稣给宾虚水喝、十字架之路两段未用彩色)。除了宾虚在罗马,其他彩色片段都是在讲耶稣的故事。本片有明暗两线,配合黑白、彩色的交叉运用,其手法比《记忆碎片》早了75年。本片主线是犹太贵族之子宾虚在罗马人占领耶路撒冷后的一连串跌宕起伏的遭遇,暗线则是耶稣的救世,本片原名即《Ben-Hur: A Tale of the Christ》。本片中耶稣的正面脸部形象并未出现,而只有背影、侧影、手部特写和远景。他与宾虚的两次相遇,分别给了其生的勇气和生的希望,把宾虚从身体崩溃的边缘和心理崩溃的边缘两度拉了回来。
  本片是第一部改编于《宾虚》的电影长片,不少镜头具有首创性,1959威廉惠勒翻拍的镜头创意大多源于本片。59版《宾虚》在50-60年代好莱坞史诗巨片浪潮中诞生,比本片多了一个小时,更多地渲染海战、赛马、十字架之路等精彩片段,而少了对耶稣的描写。在十字架之路中,加了宾虚给耶稣水喝一个镜头,与之前的情节相呼应。25版的《宾虚》是一部伟大的史诗巨片,对其后的《万王之王》、《宾虚》59版、《耶稣受难记》(2004)等片影响很大,是个人心中最佳的基督电影。
  顺便提一下本片中的彩色片段,是运用染印法的特艺彩色(Technicolor)。早期彩色电影——乔治梅里埃时期——大多是手工着色,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彩色电影。1920左右发明了染印法,由于技术所限,只能纪录红绿两色,1932年研制出三色染印法。
  染印法技术主要利用彩色滤镜、局部镜子、三棱镜,以及三卷黑白菲林(three-strip),同时纪录三原色光,菲林再进行冲印及染色过程后,就可以利用普通放映机播放彩色电影。具体做法是将坚膜度较弱的明胶乳剂涂布在透明片基上,从片基面进行曝光,经坚膜显影处理将影像的深浅变成明胶膜的厚薄,即成为浮雕影像。用红、绿、蓝滤色镜分别制得三个浮雕片,分别染成青、品红、黄色,再分别与空白胶片贴合转印,叠印后即获得彩色影像。
  顺便说下三原色。色光三原色RGB:红(Red)、绿(Green)、蓝(Blue),又称加色法三原色,三原色混合为白色;颜料三原色CMY:青(Cyan)、品红(Magenta)、黄(Yellow),又称减色法三原色,减少了为视觉系统识别颜色所需要的反射光,两色混合后,光度低于两色各自原来的光度,合色愈多,被吸收的光线愈多,就愈近于黑。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此片使用的彩色技术应该是双色染印法。因为染印所用的染料和绘画颜料中的相同,所以画面看起来像油画一样鲜艳美丽。

《宾虚》中的彩色画面的运用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宾虚》中的彩色画面的运用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宾,运用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