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看见台湾》美丽与哀愁

影视台词 > 影评 > :《看见台湾》美丽与哀愁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看见台湾》美丽与哀愁的正文:

  其实这部片子的叙事思路很清晰,从看得见的景点切入,到"看不见"的破坏,再到看得见的改变。只是剪辑上偶现遗憾之处,比如前后风格的割裂,从风光艺术片跳接到带有批判的记录,转场生硬,相信令很多观众稍有不适。
  
  前半段从地球上的台湾引入,带领观众从高空俯瞰了十七个景点。从平日里很难看到的角度"围观"那些壮丽山川,从中央山脉到大霸尖山,从水漾森林到清水断崖,从垦丁南湾到三仙台的灯塔,从山到海,台湾的美一览无余。
  
  印象最深的是水漾森林与垦丁南湾。这样的水中森林我曾在丽江的拉市海看到过,盛夏时乘船穿过那一片从水底窜起的绿意,让人打心眼里都感到平和而富足的。从空中看到的台湾水漾森林更加震撼,水里的密林笔直地冲着天,风来的时候,水波摇,树枝晃,格外动人。至于垦丁南湾,三色海水与自然冲击下形成的礁石海滩,令人看一眼就再也忘不掉了。
  
  接着进入渔猎农耕的叙述。连成片的渔场与稻浪翻滚的农田,养殖与生产,播种与收获,人们开始介入自然,汲取自然。一轮弯月转场,从光明进入黑暗,开始反思与批判。
  
  当我们随着直升机站得足够高,平日里看不到的台湾毫无保留地呈现在眼前,大地的伤势,大海的病痛,水库的龟裂,河流的死亡,原住民之殇。。。跟着导演的镜头和旁白的叙述,我们看到台湾之痛是如何形成,我们看到台湾此时此刻的痛,我们看到工业社会和人类文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对抗。尽管导演试图从公允中立的角度来看待这些"看不见",认为不应当二元对立地遑论对错,然而从旁白与镜头里不难读出,是人类过度的欲求加速了环境的恶化,贪婪作为首当其冲的原罪,被钉在问责的十字架上。
  
  "我们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其中有一句旁白如是说。一语道破。
  
  这部片子并不是关于台湾美丽的风光纪录片,英文名已经如此明显地说明了片子的主旨:Beyond Beauty。只是因为视角是From Above,因此在一些人口中传成了从空中航拍的台湾的美丽,而这些人看到片子还有那么不美丽的部分时,便产生了被骗的感觉。不过呢,片子里呈现出的台湾的美丽与哀愁,放之四海皆准,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地球早已不堪重负。七大洲五大洋,从空中看,同样能体会到地球的美丽与哀愁。只是凝聚在这个小岛上,显得格外触目惊心。
  
  人类在这地球上只是短暂停留,只是过客。要留给下一代的,除了丰厚优渥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家园。在片子靠近结尾的地方,以洪箱和赖青松为例,探寻发展与环保并存之路,是片子留下的药引,只是这张治愈家园的良方,或许还需要几代人持之以恒的探寻方能书写完毕。
  
  电影的配乐是超越画面的亮点。配合画面内容的节奏与乐器,谱出的是能把人带入其中的乐曲。最后原住民孩子们登上台湾最高峰玉山唱的那首《拍手歌》(Kipahapah ima),让世界听到了玉山的歌声。
  
  "欢喜快乐仰望祖灵,没有忧愁,没有烦恼,祖灵日日与我同在。"
  
  看见美丽,看见"装作看不见"的不美丽,看见治愈的可能,这就是《看见台湾》。

《看见台湾》美丽与哀愁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看见台湾》美丽与哀愁来自微语录网,更多《看,哀愁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