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倾城之恋》许鞍华何时英眉再扬

影视台词 > 影评 > :《倾城之恋》许鞍华何时英眉再扬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倾城之恋》许鞍华何时英眉再扬的正文:

   《倾城之恋》首映后的第二天晚上,某酒会。才刚走进这个酒会,许鞍华竟迎面而来。我有些不好意思,正要躲开,不料就被她叫住。心想:大件事!因为全港第一篇写她这部改编自张爱玲原着电影的影评并将其说得几近体无完肤的正是在下。怎料会在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场合和这样的碰巧下被她撞到!
  
    那时,1984年。许鞍华如日中天,比今日的王家卫更红。
  
    《倾城之恋》是许鞍华继处女作《疯劫》(1979)和《撞到正》(1980)、《胡越的故事》(1981)、《投奔怒海》(1984)后的第五部作品。许鞍华这前四部作品部部均大获好评,她不但是“新浪潮”惟一女将,且让香港电影上升至国际视野格局,好不得了。这些作品题材各异、绝不重复,拍来全不落俗套,特别是跳出了香港电影向有的小器和短视模式所宥;作为新进导演,她是显得如此才思敏捷、胆大心细、创意独特、不同凡响。
  
    但在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的面前,她却倒了下———即使她原本就是香港大学英国比较文学硕士。《倾城之恋》是部失败之作。也不知为何,从此以后,许鞍华的创作就踏入一个长时期水准不稳定状态,时好时坏。换言之,许鞍华的巅峰期就只在整个香港电影新浪潮“潮起”阶段。
  
    那个时候的许氏作品,几乎是无可匹敌。要好评,有毫不吝啬的褒义;要票房,就算是重映,也会比不少有号召力导演的同期上映新作还要好。这在时至今日的香港电影中也属罕见。因此,她明显是在那个时候新浪潮中的宠儿———不客气地说,不少的新浪潮导演及其作品在那时是不具票房号召的,哪怕是“魔猴”徐克。事实上,以商业主流来看,所谓“新浪潮”不入主流,是属于“另类”。但是,许鞍华却是既另类又主流。这是许鞍华比起同期“战友们”拥有的优势之处。
  
    后来也曾有人批评新浪潮们对现实采取了妥协,进入主流,于是新浪潮精神不复存在。其实,这些人未曾看到许鞍华原本就如上述:才华横溢的她,不需理会别人如何看,要另类她就可以另类,但是,她也有票房。原来,她从来就不存在妥协与否问题。其中可能是因为她原本就认识到,电影本体归根结底最后也要回到电影院中接受检验,而不是只在电影本体中打转转然后连自己也转迷糊了。
  
    所以,新浪潮时期的许鞍华才思飞扬、创意无限也是因为她仍“新”。从有限的、短短16厘米胶片锻炼(也是一种束缚)出来后便百无禁忌地从市场中找到与创意的平衡。然而幸运不会永远相随,一旦到了需要持久、更大的市场需求时,功力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练就出来的。
  
    说回开头的“大件事”———她走过来,向我拱手抱拳,我连忙抱拳回拱(真是莫名奇妙的江湖反应)。她笑了,说:好多谢你给我当头一棒!我连说:多多包涵多多包涵!然后她英眉一扬,又爽声大笑起来。
  
    阿Ann,你何时英眉再扬? □列孚(香港资深影评人)

《倾城之恋》许鞍华何时英眉再扬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倾城之恋》许鞍华何时英眉再扬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倾,再扬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