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亲爱的》的几个点分析

影视台词 > 影评 > :《亲爱的》的几个点分析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亲爱的》的几个点分析的正文:

  0、《亲爱的》的定位应该和韩国的《熔炉》类似,属于安全表达社会议题的那一类电影,而且较之更安全。
  
  1、之前对赵薇演技的褒奖之词于我造成了反作用,说实话我没有觉得她有特别大的提升,但方言台词确实使她的表演自然了不少(也只是解除过幼稚或端着演戏而带来的极度笨拙)。当然,她很努力。
  
  2、李红琴的开放式结局来的有点突然,但是回味很足,在她身上的两个枷锁都因为一个新生命的到来而有了松动的声音。她不再是丈夫口中不能生育的女人,并且新怀的孩子让她具备了脱离目前死局的条件,当然这个意外的孩子也会带来成堆的问题。这种可能性是我喜欢这个结局的原因。
  
  3、李红琴的原型人物,比她岁数大得多、也不好看、也没有导演所赐的可能性,我看到最后那段纪录片里她表示孤独、不想回到曾和孩子们生活的屋子的段落有点不知所措。现实从不是平衡手,导演才是。
  
  4、子女被拐的家庭组成的“兄弟姐妹团”是本片意料之外的元素,个人比较喜欢田文军带着卢晓娟第一次参加兄弟姐妹团活动的那一场戏。那个因为怀了新生命而感到背叛女儿的母亲、以及那个必须不断给自己打鸡血才能继续坚持的说东北味儿普通话的母亲,不知道他们是否是特别请来的真实人物,但即使不是他们的表演让大部分主演都显得失色。
  
  5、之所以称那个联盟是“兄弟姐妹团”,是因为我参加过地方家庭教会组织的类似的活动,能够以旁观者的视角理解他们稍显怪异和极端的活动背后的价值。面对无常的生活,这种相似境遇者的激励和温暖,足以填满政府、社会组织与个人之间无处不在的空隙。
  
  5.5、所有演员中,张雨绮的角色拥有最低的存在感。其实这个角色作为团长妻子以及教徒气质最浓厚的团员,应该更有作为的。
  
  6、那一次包装成旅游的寻亲活动,是全片港片味道最浓的一段。在不断的毫无生气的尝试和失败、团聚与分离中,它成为了让普通观众得以休息和确认间离的“娱乐时刻”。此处的确有笑声。
  
  7、代表观众、至少令我有短暂代入感的是高律师(佟大为)。陈可辛对这个角色的定位应该有两重:后半段电影的次要推进因素、代表观众试图理解李红琴的视角。
  
  8、电影中,高律师的母亲应该是作为李红琴的同构体存在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母亲精神病发作掀桌的那一场戏后高律师决定帮助李红琴(注:应该改成真正理解李红琴并无偿帮助她)。高律师的母亲因为女儿犯罪入狱而怨恨生活乃至自己(“我作为一个这么多年的人民教师,为什么会培养出一个罪犯的女儿”,不能确定外界的风言风语是如何的),而李红琴因为丈夫拐卖田鹏的行为而遭人指责、背上极其矛盾的心理包袱。从结构上,我原因相信是母亲的发作让高律师体会到了李红琴的处境和她身上的枷锁,否则母亲这个角色的出现有一些多余。
  
  9、但是无论如何,陈可辛在高律师转变动机的交代上有些失败。在现实生活中,一瞬间的转变可以存在,但在叙事的影像语言中应该被合理地解释/暗示。
  
  10、最后的纪录片我认为是大杀器。生活较之电影有太多的自然而然和无奈,田文军原型探望李红琴原型的镜头,说了太多太多。但我不喜欢最后原型和演员见面的间离效果,太电视剧了。

《亲爱的》的几个点分析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亲爱的》的几个点分析来自微语录网,更多《亲,分析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