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飞向太空》观后感:关于「人」的探索旅程

影视台词 > 影评 > :《飞向太空》观后感:关于「人」的探索旅程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飞向太空》观后感:关于「人」的探索旅程的正文:

  「人类无止境地追求取之不尽的知识,促成了巨大向前推动力的产生,也带来了持续的焦虑、困难、忧伤和失望,因为最终的真实永远不得而知,人类天赋的良心使自己在行为与道德规范相抵触时饱尝煎熬,令到『良心』本身就包含了悲剧的成分。《星球索拉罗斯》的人物都被失望缠绕不已,而科学提供给他们的出路却相当虚幻,这一出路存在於梦中,存在於他们认清自己的根的机会里——他们的根联结了人类和孕育人类的大地,不过,就算是那样的联结,对他们而言也已经变得不真实了。」[1]
  
  塔可夫斯基的《星球索拉罗斯》,从一开始即比史坦尼斯劳莱姆的原着,增加了对此孕育人类的地方进行描画之篇幅(「根」的主题一直在塔可夫斯基的所有影片里极为重要),那清澈的湖水、颤摆的水草、乡村的风光、掠过的骏马,都表现了大自然的美,有着异於一般科幻电影的诗意在。当中,天空忽然降下的骤雨,按塔可夫斯基的解释只是当地常见的天气现象,并无太多含义,但结合往後出现的火烧场面,再看着男主角克里斯像被突如其来的雨水净化了一样,我们可以理解这些大自然的基本元素(水与火),确实意指着人应该回归到一个起始点的内涵。导演在克里斯的家,跟太空站中放置的相同摆设,与电影停留於地球上的冗长铺垫,不仅是要对此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进行强烈的对比和联系,更重要是诱导大家产生「因思乡而痛苦的负疚感」;然观众希望早点能看到星球索拉罗斯,塔可夫斯基却偏偏放慢了上太空的脚步,令到观众更加地心急;他以此的特意安排,再次印证了本片提出的一个很重要观点,那就是俱有无穷慾望的人类,在还未解决好自身问题的时候(譬如用男主角跟他父亲背对背交谈的镜头来说明二人关系出现了问题),便急进地想到外面探索。
  
  饱受当时苏联政府审查困扰的塔可夫斯基,虽如其他东欧科幻小说家般尽量避免於其作品内明确指出故事发生的年份、地区等敏感的背景资料,但他依然收到当局要求的「疯狂修改清单」。好比那个跟原着小说第一次扯上关系的科学研讨会,因其场景跟法庭审判过於类似,以及被「审判」的飞行员亨利.伯顿逐渐表现的不安情绪,从而引起了电影审查人员的不满。塔可夫斯基将此发生在二十多年前的研讨会,拉长拍得远超过剧情发展需要的时间,目的是将科学家们对亨利.伯顿的报告争论,转化成对苏联社会矛盾的一种表现。他让其中的一位听取报告後说道「人类进步应该是在冒险中产生」的科学家,比作为拥有自由思想的代表人物;然其他宣布探索行动应马上终止的保守派科学家,则代表了官僚主义作风盛行的政府。这段针对年轻伯顿的科学研讨会,不断於影像上被打断,并插入其年老时看着克里斯和安娜的画面,令到亨利.伯顿从某方面来讲在片中获得了永生(他的青春的一面一直被保留着),这种永生感随後於索拉罗斯星上还会碰到,包括已逝的心理学家吉巴里安生前的录影,以及男主角克里斯的两段分别是他儿时和青年时期的留影。塔可夫斯基用此留在过的永生感,不但与能不断复活的「来访者」建立了联系,也跟电影的「怀乡」主题找到对应的关系——当人类消耗太多精力,欲想不断往前地探索宇宙之後,我们的终极目的地,仍然是自己的故土、自己的家园。
  
  常听到有人提出剪接在电影选择、整理、调整局部和片段上的重要性,但塔可夫斯基更强调时间的自然推移、节奏的决定要素。於《雕刻时光》一书中,他便写到:「与其说节奏是由剪接所决定,倒不如说它是由穿流过影片的时间所形成的压力来定调……一部真正的电影,应忠实地在软片上记录超越画面界线的时间,致使它宛若生命的持续递移、变换,让它一旦和观众接触之时,便与作者分离,开始独立自主地存活……我反对蒙太奇原理,这是由於它不容许电影在银幕的范围之外继续生存,不容得观众将个人经验加诸於眼前的影像,蒙太奇电影向观众呈现拼图和谜语,让他们解读符号,并以讽喻为乐,一再地以其知识经验为诉求」。因此,塔可夫斯基的作品,很多时都会运用长镜头来创造一种特定的节奏,像《星球索拉罗斯》内的太空站环形走廊场景,通过跟时间同步的长镜头,令我们能身临其境,感受如同男主角克里斯所体验到的紧张或恐惧,并允许每一个人以自己的方式想象这些神秘与未知,一起地经历着这些影像之形式和意义的变迁。
  
  塔可夫斯基的所有电影,都需要我们结合人物所身处的周围环境,理解其深入内涵,这是因为塔氏会亲自参与设计的场景,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他对摄入镜头的每一件事物也可能与角色有着密切的隐喻关系,好比斯罗特的混乱房间布置,即表示了其已快到达崩溃的边缘,而男主角克里斯刚进入太空站时相对整洁的卧室,又反映出他的理性与情感之缺失。《星球索拉罗斯》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克里斯的「来访者」,在她出现之前,电影有意用黑白的摄影来塑造一种冰冷真实感,可当「来访者」如梦幻般地到来,画面又转成了暖和并带点神秘的黄色调,暗示着男主角的情感复苏。很多科幻的作品都会涉及到人与非人的辩证,就像《2001太空漫游》中的超智能电脑HAL 9000,却比太空船上丧失了生命热情之火的科学家更俱「人」的特性;同样,《星球索拉罗斯》内的生物学家萨特瑞斯,仿似就只为研究工作而存活(通过其实验室场景亦能透露出来),他最後的人情味,在对克里斯的「来访者」表达公开敌意之时(不握手),也一并地消失了;相反,克里斯的「来访者」——其死的妻子哈莉,却愈来愈呈现出真实的「人」味,当二「人」共同於镜子前看着镜内自己的虚像时候,仿佛也在心里面疑问「我究竟是谁」,和「谁更像一个真正的人」?
  
  重生的哈莉让男主角放下了科学家的理性,逐渐变得感性,而克里斯有意识地埋葬的不愉快记忆,又被再度发掘出来,此一不同於史坦尼斯劳莱姆的原着,将克里斯的妻子之死放在後面交代的安排,就像先提出问题,再给出答案(而且是模糊的答案),达至了令观众/主角慢慢拼出真相的效果,也使到人能反思与进入内心的过程出现。塔可夫斯基的《星球索拉罗斯》,更重要是在探索自己,却非探索太空,所以,这电影避开了原着雄伟的结构、超现实的索拉力学(也是由於要节约拍摄成本),从而把目光集中在「人」的问题上。在有着地球仪(代表着家)的小型图书馆内(整个太空站只有这地方带上温暖的棕黄色调),克里斯与哈莉的「人性」,更是被凸显了出来,他们看着Bruegel.Pieter的画作《冬猎》,联想到克里斯童年时於雪地的影像,与随後象徵二人达至性愉悦高潮的着名「失重30秒」镜头,都表达了一种情感热度的升温,以及「爱」能冲破万难的力量。
  
  人类的生存目的,或者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可以爱,影片《星球索拉罗斯》愈到後愈离开理性、自然的呈现方式,或原着的主题,进入了抽象、形而上的领域(因为对「爱」难以解释)。克里斯行走在太空站环形通道内,被引入亮光中的一幕,就明显俱有神圣的宗教色彩,尽管塔可夫斯基碍於审查的原因不能公开讨论其宗教观点,但他一直是名有神论者,倾向带着广义的信仰,相信「爱」是人类唯一的救赎(而不是科学)。至於多个哈莉与主角母亲同时出现的场景,则表现了克里斯精神上的错乱与痛苦,也在跟着的黑白梦中,让我们了解到他一开始就缺乏情感的缘由;克里斯与其母亲的关系,可以说是仿似亲近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她为克里斯清洗伤口的动作,和对他的溺爱,都使到主角内心产生了内疚感;这内疚,我们同样可以从塔可夫斯基的日志内发现得到,塔氏通过这令观众难懂的一段,反映出自己和母亲的相处并不融洽,他因此产生的茫然,也被继续带到了其下一部,亦是最俱自传色彩的《镜子》之中。
  
  电影《星球索拉罗斯》的结尾,克里斯好像回到了地球、回到了家园,可当我们看到他出发上太空前已点起的篝火仍未熄灭,看到本片开头的黄色气球仍未飘走,就不禁疑惑这究竟是现实还是梦。有一派观点,认为克里斯根本没有上过太空,但更合理的解释是,克里斯眼前的一切,都是由索拉罗斯星的海洋或岛屿,根据主角的记忆所创造出来。不过,这「创造」偶尔也会发生偏差或缺陷(像斯罗特的「来访者」),所以影片开头那场突如其来的雨,被错误地复制在了屋内。当然克里斯现在看到的父亲,亦是他的新「来访者」,这「来访者」犹如主角的分身,也如主角在镜子中看到的另一个自己,他呼应了斯罗特所说的「人需要的是人」之深意,更提供了我们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
  
  没有太多炫目特效的《星球索拉罗斯》,一方面是由於预算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塔可夫斯基对於片中未来场景和纯科技角度的描述缺乏兴趣。此外,男主角克里斯被派遣至太空站的主情节,跟前面科学家们在听取亨利.伯顿的报告後,决定终止探索活动的结论相违背,而电影跟小说相比,在介绍幻想或者後来说的「来访者」时的科学逻辑也含糊不清。塔氏对叙事严谨性的轻视,反映了他志不在制作一部如对科学知识要求很严格的「硬科幻」类型电影,从某程度上,他甚至颇为抵触快速发展的科技,和人类无度的开发,这跟他身处的国家有关,当时的苏联为了要和美国竞争,造成巨大国力资源的浪费,更令生态环境被严重地破坏。塔可夫斯基的《潜行者》,即对於这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而在《星球索拉罗斯》中,也有牵涉到此话题,那表现冷漠的生物学家萨特瑞斯,代表了共产主义的唯物世界观,他认为人类目标应该是研究自然、增长知识,而不能受情感的制约,但我们连自己这个世界还理不清,又如何可以对待其它世界,应付与我们不同的外星智慧体呢?
  
  随着史诗般的《2001太空漫游》,创新性地将科幻题材与古典音乐结合,《星球索拉罗斯》也引用到巴赫的序曲来为电影点燃了一把火;这音乐,相较於太空站内阴气沉沉的隆隆声或管风琴声而言,是如此地暖意浓浓,它烘托出人的回忆,亦加深了人的情感,令克里斯在太空站内看到自己的家庭录影片段,以及克里斯跟哈莉的「失重30秒」镜头,都显得特别地深刻。於我看来,Bruegel.Pieter的《冬猎》和巴赫的序曲,一样也在唤起人对过的留恋、对家乡的思念,它们如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寓意着生命的本质,与无情的、冷酷的人类科技,或是阿提米耶夫带着未来感的电子乐,明显地对立起来。
  
  饰演哈莉的Natalya Bondarchuk,那时候虽只有21岁之龄,却成熟地演绎出整部电影中最富有情感的一个角色。此角色像一道桥梁,让观众更真切地体会到本片要我们看清自己、接受自己的核心内容;用科幻做外衣的《星球索拉罗斯》,实质是人类对自身本质的疑问与觉醒,它从压抑的冷战时代中伸出头来(这「压抑」可以在密闭的太空站内、甚至是日本高速路上的漫长一段中体现得到),希望激发到人性能回归。浩瀚无边的宇宙,令我们更觉自己的渺小和脆弱,但这跟命运操纵下,爱与死亡的不确定一样,它们不仅共同赋予了人类的真实性,也共同构筑起,我们之所以能成为「人」的完整性。

《飞向太空》观后感:关于「人」的探索旅程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飞向太空》观后感:关于「人」的探索旅程来自微语录网,更多《飞,旅程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