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撒娇女人最好命》观念不正,遑论其他

影视台词 > 影评 > :《撒娇女人最好命》观念不正,遑论其他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撒娇女人最好命》观念不正,遑论其他的正文:


  看的时候,我一直很怨念王姑娘,你你你为什么要拉我来看这个啊!还有,周迅为什么都开始接拍这种电影了,谁出来回答我一下!<
  
  结尾的时候出现字幕,说电影改编自罗曼夫的工具书《会撒娇的女人最好命》。我很好奇,第一稿编剧柏邦妮是怎么根据一本工具书编出一个故事的。
  
  回来之后翻了翻这本书,顿时明白为什么电影会传递出一种那样扭曲的价值观了,也顿时明白为什么会说电影改编自这本书了。啧啧,这本书根本就是一个无聊男人的意淫之作,全须全尾都在用男权压迫性的视角打造所谓男性心中的“完美女人”,看得我几次想掀桌。这都什么观念啊!我也不是那种身披钢铁铠甲的女权战士,我反而相当承认女人是弱者,是应该受保护受尊重的对象,但是女性获得尊重获得爱的唯一途径就是靠撒娇?这不明摆着还是把女人的尊严踩在脚下了吗?跺几脚,碾巴碾巴,尊严全都碎成渣了啊。居然还有人依据这种观念,取其糟粕,其精华,耗费时间,为谋钱财(这才是主要目的),拍出了一个电影?!果然导演要是非男性,就做不出这么流氓的事情。
  
  1. 物化女性
  
  细腰长腿、丰乳肥臀、双眸带电、长发红唇......这些特点差不多是男人对女性的通识。在影像语言中,以上符号经常出现,成为女性的标志。没有女人不爱美,女人当然也爱自己美丽的身体,无时无刻不想要艳光四射。但是,女权主义者所痛恨的,却是男性囿于自己狭隘的认知,自以为是地把女性物化成一些简单符号的做法。此等忽视女性情感与心灵,将女人完全沦为“色情奇观”的行为,在影视作品中也饱受诟病。近年来,不乏有以女性为主角,彰显大女人主义,凸显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作品出现。此类作品让人很欣喜地看到,女人在荧屏之上终于站起来成为了“人”,而非“女人”。但是这一部《撒娇的女人最好命》,真是让女权运动的成就刹时退步了五十年。
  
  《撒》里面的主要人物除了一个男性,就是一堆女性。
  
  这一堆女性,分为两个阵营:隋棠饰演的现女友蓓蓓与周迅饰演的好朋友张慧,双方从头到尾的目的就是争夺该男性——黄晓明饰演的小恭(瞧这名字起的!)。
  
  这一堆女性,又分为两种类别,用现在流行的语言来说,就是“绿茶婊”VS“女汉子”。蓓蓓是绿茶婊,张慧是女汉子,张慧的锥子脸闺蜜团们则是一群绿茶婊。
  
  可以说,整部电影里,几乎看不见一个正常一点的女人,而唯一一个稍微正常点的男人,最后也被这群女人逼疯了,小恭沦为了小受,彻底臣服在女汉子的淫威之下。
  
  该电影用简单粗暴的脸谱化、标签化的做法使女性形象集体失声失色。在主创人员的世界里,女人不外乎两种:为了男人娇滴滴扮萌扮可爱撒娇耍赖实则心狠手辣的绿茶婊、毫无女性魅力大大咧咧与男人称兄道弟实则暗恋得有苦难言的女汉子。无论哪一种形象,都是无知的物化女性的结果,偏偏电影还把这两种类型对立了起来,告诉观众,绿茶婊的对面是女汉子,女汉子是没有春天的,只有爱撒娇的女人才最好命。
  
  在有些男人心中,女人居然是这样的形象,这是女性的悲剧,还是男性的悲剧呢?撒娇成为了女性在男性战争中的利器:蓓蓓和姐妹团靠着撒娇所向披靡无往不胜;而张慧的最终胜利也只是因为小恭突然发现自己是“Gay”,他真正爱的其实是女汉子这一款。好家伙,爱女汉子的男人就是Gay,不配做男人——这种男权思维该是有多根深蒂固?为千千万万的女汉子们鸣不平。
  
  如果说是小恭糊涂油脂蒙了心,被别的女人吸引,最后兜兜转转发现自己爱的其实一直都是身边的“好哥们儿”,只是出于自卑或是倔强不敢说破,这种故事,我信,并且还有可能为之感动为之流泪(如《我可能不会爱你》)。但是,这部电影的逻辑真的太奇怪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绿茶婊对决女汉子的战争,女汉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也颇具喜剧与讽刺效果,但最后鸣金收兵的原因却是唯一的男主角气喘吁吁地跑来说,自己其实是“Gay”。哪怕作为无脑喜剧,这种台词这种观念也太不正了——张慧的内在气质难道不足以吸引一个男人,非得小恭做了“阉割手术”,才能够屈就接受她的爱?若说讽刺,我觉得这才是对女性最大的无意识讽刺,依旧折射出男权思维不可撼动的悲哀。
  
  2.“小三”的概念
  
  这部电影观念不正,还体现在主创对女主角形象、处事方式的刻画上。
  
  一般来说,没人会选一个穷凶极恶的人做女主角。所有人都希望能塑造出一个可爱的女性作为主角,来演绎自己的故事。但是这次我要摸着良心说,周迅演的张慧一点也不可爱,编剧为了让观众喜欢上女主角,不惜一切代价丑化抹黑女二号的做法也很不可爱。
  
  张慧暗恋小恭多年,百般暗示仍旧无果,两人只好称兄道弟做了多年哥们儿。突然有一天小恭有了女朋友,要是你是张慧,此时应该怎么做?
  
  有点道德观念的正常人都知道爱情有个先来后到的规则,再好的异性朋友,当对方有了伴侣的时候,就最好不要越界打扰。要是两人都是单身,怎么暧昧怎么来,别人才懒得管呢,但是一方有了男(女)朋友了,就得保持距离。不然成了什么?不就成了小三上位了吗?
  
  观众那么痛恨的小三,披上了女主角的外衣,难道就不是小三了?观众那么痛恨的小三,有了一个爱撒娇腹黑又作死惹人厌的现女友作为对手,难道就不是小三了?
  
  说白了,张慧在电影里的所作所为(安排两人出差、发亲密微博、半夜敲房门......),就是第三者的典型行径。电影在默许了“小三上位”的同时(谢依霖饰演的角色也有相同的行为,而且更直接),为了观众能够给予张慧最深切的同情,于是把蓓蓓刻画成一个虚伪可怖的女人,这种粉饰,其实也挺可怕的。试想一下,要是蓓蓓不那么zuo,那么极品,而是一个正常的温柔如水的真心爱小恭的女人(这种类型的女人也不在少数吧),张慧还能有机会吗?她和小恭,与程又青和李大仁之间又不一样:Maggie非常爱大仁哥,却输给了爱(当然和Maggie的自身性格也有关,但李大仁心有所属还是主要原因);小恭这么多年都没有承认自己爱过张慧,一见蓓蓓就被吸引了,最后还是在蓓蓓被放大了的缺陷的反衬下,才发现自己爱的是女汉子张慧。扯呢!可怜的蓓蓓为两人的爱情做了如此卖力的铺路人,有没有劳务费拿啊。
  
  其实是很好的两性话题,关于女人的技能、男人的傻气、真爱的追寻......但却拍得如此观念不正,浅薄无比。反例可参照《我可能不会爱你》,里面Maggie一段经典的台词,那么不偏不倚地对男女之间的友谊进行了精辟的剖析:
  
  “我最讨厌你们这种人了,明明心里有鬼,却用「好朋友」这个头衔就以为可以无限上纲,让我们做你们的「垫背」证明你们彼此有多适合,多有默契,多特别!然后呢,如果我们吃醋,我们嫉妒,那就是我们不够包容,我们小心眼,我们肤浅,不懂得尊重你们「崇高的友谊」。根本都是放屁!”
  
  Maggie多可爱,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我们也可以看到,《我可能不会爱你》的创作人员并没有被自己的贬褒喜恶迷了眼,为了宣扬男女主角是完美无缺的人,从而无下限地贬低男女主角的情敌们。相反,他们深刻地思考了这个问题,塑造出了Maggie这样的角色。在程又青和李大仁的“虐恋”过程中,他们并非没有伤害到别人,Maggie就是其中一个。同理,蓓蓓也应该是受到伤害的那一方,可我却丝毫看不到主角的忏悔与反思。
  
  3.总结
  
  几年前,当“绿茶婊”这个名字横空出世的时候,有人站出来激烈地反对过,说这是女性对自己的不尊重。几千年了,女人都是被压迫的弱势对象,女人要从男人那里拿回来的东西太多,人格上的尊重乃其中最首要的,如果在现代社会,女人还在乐此不疲地叫着自己的同类“XX婊”,那么让女性如何希冀让男性看得起?
  
  这个问题确实存在,因为据我观察,喜爱用这类词的大部分是女生,反倒是男生不大青睐这类词的发明。当然,我也不清楚男生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是反感?还是像《撒》里面的小恭一样,有种“坐山观虎斗”的快感——本来嘛,女人为男人斗得越凶,男人越洋洋得意,不信看美剧里,girl's fight一出现,男生都兴奋成什么样儿了。
  
  我也承认,世界上有坏女人,就跟世界上有坏男人一样,但我更希望从“人”的角度看她,而不是用带女字旁的字眼形容、物化、定义。影视作品虽不是严肃的文学,但至少应该坚守基本的原则。思想性坍塌了,别的再怎么看都像个笑话。
  
  不过也许观众要的就是这个,影片结束时,听见后排观众说:“真的太搞笑了!”尽管习大大下令要挖文艺界的“烂苹果”,电视、电影首当其冲,但这种无脑的喜剧永远都会有市场。只不过,无脑归无脑,观念不正实在比无脑可怕多了。

《撒娇女人最好命》观念不正,遑论其他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撒娇女人最好命》观念不正,遑论其他来自微语录网,更多《撒,其他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