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龙凤配》鲍嘉的唾沫星子与玫瑰人生

影视台词 > 影评 > :《龙凤配》鲍嘉的唾沫星子与玫瑰人生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龙凤配》鲍嘉的唾沫星子与玫瑰人生的正文:

  据说亨弗莱鲍嘉说起话来铿锵有力、中气十足。这样说话当然没什么不好,不过要冒很大的风险。因为,唾沫星子可能会很不小心地喷出来,尤其是当你面对着一个美女的时候。照顾到观众的感受,比利.怀尔德的摄影师建议导演要尽量少给鲍嘉打背光。怀尔德于是悄悄命人给奥黛丽.赫本准备一条毛巾,好擦鲍嘉喷在她脸上的唾沫星子。
  
  根据我少有的几次和美女面对面交谈的经验,亨弗莱.鲍嘉无论如何不应该让自己的唾沫星子飞溅出来。这跟人的说话方式没有多大关系,很多男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亨弗莱.鲍嘉那时候还是华纳的人,供职于派拉蒙的怀尔德想找一个看上不怎么会谈恋爱的人,就把鲍嘉借用了过来。这本身是一件好事,许多好莱坞的一线男明星都排着队要跟怀尔德合作呢。但是,当鲍嘉听说怀尔德本来是想用加里.格兰特,他心里就老大不乐意了。怀尔德每次都想用加里.格兰特,但格兰特每次都从他手里溜走了。怀尔德理解为鲍嘉妒忌格兰特的英俊潇洒,鲍嘉于是就跟他杠上了,在片场跟怀尔德闹出不少龌蹉。最终的结果是怀尔德上了鲍嘉的“黑名单”,而鲍嘉在片场却要常常低头认错,为自己的坏脾气买单。情况就是这样。你看看,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他们的尊严都很容易被人冒犯。
  
  鲍嘉的硬汉脾气一上来,就管不了这么多了。他跟威廉.霍尔登就不对付,尤其是霍尔登与赫本还发展了一段连怀尔德本人都没有察觉到的恋情。他看奥黛丽.赫本也不太顺眼,甚至炮轰她压根儿就不会演戏,并且还提议让自己的老婆来演赫本的角色。霍尔登和怀尔德两人可是铁哥们,还未在好莱坞站稳脚跟的赫本当然也和导演保持着默契。这样一来,鲍嘉在片场的处境就不怎么好受了。如此看来,鲍嘉说话的时候,偶尔喷出几片唾沫星子也是情有可原了。
  
  有一次,怀尔德把专为鲍嘉修改后的剧本拿给他看。鲍嘉问怀尔德:“你女儿多大了?”怀尔德回答说差不多7岁了,鲍嘉于是用一种足以使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听到的声音说道:“写这个的人是她吗?”鲍嘉这样说当然是想让怀尔德当众出丑,不过这话多少也该是他真实的想法。一向习惯于在银幕上挥洒英雄豪情的鲍嘉,对《龙凤配》这种儿女情长的爱情喜剧自然不甚感冒。为此,怀尔德还专门为他量身订做了一句台词——“我有一桌子的工作要做。有个硫磺生意等着我,还要开始经营波多黎各那边的生意了,而我却在这里跟一个22岁的女孩玩在一起!”
  
  说实话,这种卿卿我我、你侬我侬的电影也不是我的菜。不过,如果你实在不知道该看些什么,那么选择一部怀尔德的电影总是不会错的。这里有那个年代写的最好的台词,还有许多我们熟悉的、难以忘怀的面孔。比如玛丽莲.梦露,比如玛琳.黛德丽,又比如这部电影里面的奥黛丽.赫本。
  
  奥黛丽.赫本在《龙凤配》里面的出场算不上惊艳,甚至还会让人讨厌。因为她很傻很天真地爱上了风流成性的大卫——威廉.霍尔登扮演的赖瑞毕家族的二世子。亨弗莱.鲍嘉扮演了赖瑞毕家族的长子莱纳斯。莱纳斯毕业于耶鲁大学,被同学推选为最有希望捐五千万给母校的人。他像《非洲女王号》里面的那个船长一样,为庞大的家业掌舵护航;也像《中国合伙人》里面的成东青那样,把做生意当成了性生活。相比之下,他的弟弟大卫就不那么振奋人心了。他像所有不争气的二世子那样,不务正业、吊儿郎当,喜欢窜上跳下、沉迷酒色,还把结婚当成了性生活。在一次家族的舞会上,大卫又勾搭上了一个女子。而在院中和父亲一起洗车的赫本早就按捺不住要偷看她的心上人了。
  
  影片中,赫本的父亲是赖瑞毕家族的司机,他给自己的女儿取了个名字叫萨布里娜。在老赖瑞毕看来,一个司机实在不应该给自己的女儿起这么好听的名字。萨布里娜光着脚丫子,爬到一颗树上偷看心上人大卫和别的女子调情。大卫每一个轻佻的举动都看得她心里面小鹿乱撞,忽然又不禁觉得忧伤。大卫经过的时候,她鼓起勇气跳下树来,想证明自己的存在。不过,除了把大卫吓了一跳之外,她没有收获更多的注意。
  
  尽管在影片开头的这个场景中,赫本还没有穿上纪梵希的衣服,但也不得不说她的表演具有一种魔力。没有哪个女演员能够像她那样把一个怀春少女的情怀表现的如此让人心醉,那是只有在童话世界里才有的东西。好莱坞总是喜欢称赞他们年轻的女演员为“下一个”奥黛丽.赫本,但她们从来都不是。西德尼.波拉克在1995年又重拍了《龙凤配》,里面的萨布里娜再也无法诠释这种情愫。我们如今已经不得不惊叹比利.怀尔德睿智的眼光,无论是玛丽莲.梦露,还是奥黛丽.赫本,她们都在怀尔德的电影中展现了那个年代里最迷人的时刻。
  
  在同赫本的两次合作中,怀尔德似乎特别喜欢展示她的“私人时间”。悲伤的萨布里娜跑回到住处。父亲已经决定把她送到巴黎学习厨艺,并告诉她要准备好第二天启程的行李。萨布里娜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关掉了房间里面的灯。这里有一个bug,通常情况下,我们大晚上回到家里,第一个动作应该是开灯。萨布里娜打开房门的时候,灯却是亮着的。不过,谁会在意它呢,这是一个绝望的姑娘啊,她爱上了一个不愿意正眼看自己的人,关上灯或许会让她好受一些。就像《双重赔偿》里面的那扇门一样,它一反常规地开向外面(门一般都是向里开),好让那个偷情的女人可以躲在门的后面。这些bug都创造出了符合人物心境的情境,自然也就不会让人觉得违和。房间里暗了下来,舞会上舒缓的音乐也透过夜空传了过来。萨布里娜踱到床边,已无力再整理床上杂乱的衣物。她转过身趟在一张摇摆椅上。这种摇摆椅出现在一个少女的闺房里,着实有些形迹可疑。印象中,只有老头老太太才喜欢躺在里面逍遥自在。不过,它轻轻摇摆的节奏刚好对上夜空里传来的音乐节拍,更为重要的是,它能把萨布里娜和观众代入到一种思索的氛围之中——大卫和那个女人亲热的画面很快就在萨布里娜的脑海里浮现。她眼睛中忽然流露出绝望的神情,随即变得坚定。于是,她来到书桌前写下了自己的遗书,结尾还不忘加上一句——“别让大卫参加葬礼,他甚至不会为了我而哭泣。”她出门前还没有忘记喂食浴缸里面的金鱼。萨比里娜自杀的方式高明而又奇特。她把自己关在车库里,发动了8辆豪华轿车的引擎,幸好被前来取车的莱纳斯救下。
  
  影片中,这种“私人时间”的出现,总是会或多或少延缓剧情发展的节奏。不过在《龙凤配》中,它为我们生动地诠释了怀春少女的那些傻傻的念头。或许,每一个天真的少女都会偷偷地“爱”上那么一两个帅小伙,她们又或许也都曾拥有过为“爱”而死的美丽心灵。现代电影常常都在避免这种“私人时间”,因为演员们似乎已经忘记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到底该做些什么。即便他们为情势所迫,不得不陷入独处的窘境,也会有先进的计算机美女来和他们调情。然而,这种“私人时间”的出现,恰恰也是那些如今被引为经典的老电影的魅力所在。就算是那部曾在世界多国遭到禁映,因为昆汀的致敬而再次为人们所熟知的通心粉西部片——《姜戈》,也同样少不了片刻的柔情。在这部影片的开头,姜戈救下了衣不蔽体的妓女玛利亚,并在一个小酒馆里找了个房间让她避寒。玛利亚来到温暖的房间里,走到了桌前,她看了一眼桌前镜中自己的身体,轻轻抚摸着自己受伤的手臂。她没有对镜子眷恋太久,转过身走向柔软的床边,但没有立刻躺在床上。她环顾了一下房间,突然走向窗边,拉开窗帘,凝视着外面充满泥泞的灰蒙蒙的世界,眼神里洋溢的则是坚定的神情。虽然只有短短一分钟的时间,但导演已经成功告诉我们,这不是一个美丽的妓女,而是一个渴望逃离悲惨的命运、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女神。也正因为如此,她才能在影片的结尾成功识破姜戈的诡计,还顺便拯救了他的灵魂。
  
  并没有什么严格的规定说导演一定要展示这种“私人时间”,也不是说非得要加上那么几段“私人时间”,影片才会更加好看。它完全取决于导演个人的喜好。只有当一个导演真正爱上自己的电影、真正爱上自己的角色,他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一分钟、两分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人物如果不无所事事,他们就可以展示更多的运动,那样反倒会振奋人心。但在《龙凤配》和《姜戈》这个两个例子中,我们分明看到了只在童话中存在的那种纯情少女和一个折翼凡间的女神。
  
  由于《罗马假日》的成功,赫本可以有很大的自由来选择自己的戏服。故事里,萨布里娜在巴黎学习烹饪时,遇见一个神秘的老头。他带着萨布里娜出入各种上流场所,教会她如何成为一个优雅的女人。现实中,赫本在巴黎邂逅了纪梵希。两个人的第一次见面,并不像他们后来的合作那样默契。纪梵希觉得赫本太瘦了,除了一双精灵的大眼睛,仿佛一捏就会碎。出于礼貌,他掩饰住自己的失望,告诉赫本由于自己正忙于秋冬时装展,恐怕没有时间来为她设计服装。赫本于是提出从他上一季的设计中挑选,纪梵希不置可否。赫本试穿了一套灰色羊毛尼套装,这件为别人设计的衣服穿在她的身上,仿佛立刻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纪梵希震惊了,赫本和他的设计是融为一体的。
  
  我记得明代诗人李贽曾在《云中僧舍芍药》一诗里这样写道:
  
    芍药庭开两朵,经僧阁里评论。木鱼暂且停手,风送花香有情。
  
    笑时倾城倾国,愁时倚树凭阑。尔但一开两朵,我来万水千山。
  
  如同赫本穿上羊毛尼套装的那一时刻,这种于万水千山之中的偶遇,再次告诉我们,生活中的美往往就是这样的一种巧合。
  
  可想而知的是,穿上了纪梵希的衣服,没有哪个男人不会对这样的赫本一见倾心,大卫也不例外。就像影片中的萨布里娜说的:“这次是月亮想接近我。”她完全没有必要像现代女性那样,捋起袖子、甩开膀子展开一场撕逼大战。影片中也完全没有出现任何她与情敌正面交锋的场面。她只需要站在那里,大卫就会为之着迷。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龙凤配》这部影片无疑值得所有年轻的女性反复观摩学习。
  
  鲍嘉扮演的莱纳斯研制出一种奇特的橡胶制品,可以抵挡子弹甚至大炮的冲击,更神奇的是这种橡胶完全用甘蔗制成,甚至可以直接食用。莱纳斯计划和泰森家族联姻,因为他们在波多黎各拥有最大的甘蔗园股份。而大卫刚好和泰森家族的伊莉萨白有过一段绯闻。两大家族一拍即合,但萨比里娜的再次出现显然破坏了他们的好事。莱纳斯于是谋划着让萨比里娜爱上其他的男人,并把她送回巴黎。
  
  不管怎么样,鲍嘉在这部影片中始终扮演着不甚光彩的角色,因为他身体力行地破坏了弟弟大卫的爱情。比利.怀尔德甚至偷偷地用两个镜头把莱纳斯的形象丑化:衣橱边立起的三面镜子让莱纳斯显得特别滑稽,一个透过橡胶膜的特写镜头也让他的面部有些畸形。考虑到怀尔德与鲍嘉的关系,很难说他不是故意为之。不过,怀尔德很好地控制了这种恶作剧的念头,他让萨布里娜爱上了莱纳斯。如何让一个优雅的美少女爱上自己,这大概是许多男人都会关心的问题。对于莱纳斯这种老男人来说,不需要太多的言语,他只需放出一个诱饵,并且意味深长地叹上一口气,便会让对方明白自己有一段伤心的往事。而那埋藏在萨布里娜心中古老的母性和好奇心也会随之喷涌而出,一个深情的回眸就足以告诉观众——她爱上他了。
  
  和《日落大道》一样,《龙凤配》也是一部边写边拍的电影。我一直很好奇,在这种情况下,比利.怀尔德是如何保证影片质量的。仅仅用了三场戏,他便让萨布里娜在莱纳斯面前彻底地缴械投降,而且绝不让人感到牵强。这比任何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些言情剧都要来的简洁高效。第一场戏中,莱纳斯吻了萨布里娜,第二场戏中他暗示自己有过几段痛心的往事,第三场戏中,莱纳斯借着向萨布里娜学习法语的机会问她“我真羡慕我的弟弟”该如何说。如果仔细研究这三场戏的内在逻辑和节奏,相信每个男人都能从中受益匪浅。个中玄机,这里就不细说了,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找来揣摩、揣摩。这同样是一部适合所有男人观看的电影。
  
  当年的美国评论界一致认为鲍嘉不适合莱纳斯这个角色,因为他太老了。他们认为应该让威廉.霍尔登来扮演莱纳斯,然后找一个更年轻的人来扮演大卫。那样的话其实也没什么不好,不过让威廉.霍尔登扮演一个冷酷、呆板的商人,想想都有些滑稽。但是鲍嘉就不同了,如果把他的风衣领子放下来、帽沿子再抬高一点的话,把他扔在人群里你会马上认不出他。鲍嘉对自己良好的硬汉形象似乎还有留念,不过他很好地压制住了自己的表演欲望。虽然他偶尔会像《马耳他之鹰》里的那个侦探那样,从抽屉里拿出一把手枪,但也仅仅是为了测试橡胶产品的硬度;虽然在一场戏中,萨布里娜一边哼唱着艾迪特.皮雅芙的那首《玫瑰人生》,一边告诉莱纳斯把帽沿子折下来会好看一些。
  
  事实上,鲍嘉对自己深入人心的硬汉形象的压制反而让整部影片受益颇多。鲍嘉和莱纳斯就像冰山的两面,莱纳斯仅仅只是浮出水面的一角,埋藏水面之下的是一座火山。所以他需要宣泄,观众也希望看到他宣泄。比利.怀尔德当然也看出了这一点。
  
  比利.怀尔德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威廉.霍尔登扮演的大卫。影片所有的叙事、所有的铺垫都是为了最后大卫的那句台词——“你爱上她了”。是的,“你爱上她了”,这是那个年代最振奋人心的台词之一。莱纳斯想出了一个金蝉脱壳的计策,他买了两张巴黎的船票,佯装着会和萨布里娜一起上船。但他最终告诉了萨布里娜自己的实际想法。他还把自己的船票改签为弟弟大卫的名下,然后还给大卫留下一笔钱,让他和萨布里娜在巴黎逍遥自在。他甚至召集了两大家族的股东,打算在轮船起航的那一刻结束彼此之间的商业合作。不需要什么言语,我们也不需要听到他的内心独白,鬼都明白,他爱上萨布里娜了。人有时候会爱上被自己伤害的人,因为只有当你伤害了一个人的时候,你才会明白自己有多么爱她。大卫当然明白这一点。就在莱纳斯宣布合作取消的那一刻,大卫神奇般地出现了。他已经把莱纳斯和萨布里娜乘船巴黎的消息登上了报纸的头条,还当着众人的面告诉莱纳斯:“你爱上她了!”大卫还安排好了护送的警卫和追赶萨布里娜的拖船。看着身材短小的鲍嘉小跑着穿过长长的走廊,突然发现这个男人着实有一点点可爱。这个被人称为商界奇才的老男人,在爱情面前居然也如此懦弱和自卑,非要别人以这样的方式才能逼他就范。
  
  《龙凤配》算不上一部杰作,但这并不影响它成为值得人们反复回味的经典。作为一部爱情喜剧片,虽然影片开头有几段笑料显得有些刻意,但其他的笑料则很有趣。尤其是两兄弟的父亲老赖瑞毕,这个爱抽烟、爱喝酒,还怕老婆的小老头,即使不说话也能逗得你莞尔一笑。但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影片对于人物内心的描写和刻画。这么说似乎不太准确,影片看上并没有着重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也没有多少直抒胸臆的对白。比如一直深爱着大卫的萨布里娜,发现自己却在几天之内就爱上了莱纳斯。她抱着大卫,让他吻了自己,接着又让他吻了一下……在这里,我们根本不需要听到任何关于她的内心独白,稍微有点智商的人都会明白,这个女人正在经受着内心的挣扎,她想确定自己是否依然爱着大卫。又比如结尾中大卫神奇般的举动,影片没有告诉我们有关于他的任何心理活动,但我们都明白,他舍弃了自己的爱人,用这种不可抗拒的方式成全了自己的兄弟莱纳斯。影片中,两兄弟还各自揍了对方一拳。相信在现实中,他们各自都想狠狠地揍对方一拳,但在影片中,挨揍的双方都很高兴。我们也不需要听他们解释自己为什么高兴,莱纳斯显然是觉得自己亏欠了大卫,而大卫则是在帮莱纳斯下定决心。如果再细细地品味,你还会发现,维系在他们之间的还有那一丝温暖的亲情。
  
  科学的目的是让人们明白真理,但艺术却要常常掩饰真理。所以,只需要告诉人物做什么,让他们把观众看得到的或者不是十分容易看得到的东西说出来,剩下的——比如人物的内心活动——就等着观众自己揭示好了。当你的观众在心里默默念叨着——“哦,她爱上他了!”,那么你的电影也就离成功不远了!
  
  《龙凤配》是比利`怀尔德在派拉蒙公司拍的最后一部电影,这一年怀尔德和派拉蒙公司的劳动合同终于到期了。其实在拍完《战地军魂》之后,怀尔德就想拍屁股走人了。因为派拉蒙公司用《战地军魂》的大部分收益来弥补《倒扣的王牌》所带来的损失,这让比利.怀尔德大为恼火。《龙凤配》的拍摄似乎没有给怀尔德留下多少美好的回忆。由于这是一部边写边拍的电影,怀尔德常常为了赶剧本而忙的焦头烂额,还得要时刻应付片场里的火药桶——鲍嘉。有一次,怀尔德实在写不出什么东西了,不得不向赫本求助,赫本于是就“装疯卖傻”,让他熬过了那一天的拍摄。还有一次因为剧本没有及时写好,惹恼了鲍嘉,他彻底爆发了,并狠狠地羞辱了比利.怀尔德的编剧搭档。怀尔德于是率领全剧组的人集体罢工,逼鲍嘉道歉。最后,鲍嘉不得不把怀尔德的搭档单独叫进自己的化妆间,算是稍稍挽回了些颜面。拍摄完《龙凤配》之后不久,鲍嘉就得了癌症,很快就世了。世之前,鲍嘉把怀尔德叫到自己的家里,请求他的原谅。后来怀尔德对别人说:“他总是扮演英雄,但他从来都不是……直到他死的那一刻才成了英雄。”虽然怀尔德一直否认,但威廉?霍尔登和赫本当时确实是在谈恋爱。后来,赫本因为霍尔登没有生育能力而离开了他。威廉?霍尔登之后在《日落黄沙》中扮演了一个具有自毁倾向的西部没落牛仔,让人唏嘘不已。而现实中,他因为独自一人醉酒摔倒在家中,撞破了头部,流血过多而死,则更加让人唏嘘不已。
  
  本文系@ 侠客光影 网友原创投递,转载请注明作者,商用需经作者同意。

《龙凤配》鲍嘉的唾沫星子与玫瑰人生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龙凤配》鲍嘉的唾沫星子与玫瑰人生来自微语录网,更多《龙,人生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