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鸟人》电影的几点理解

影视台词 > 影评 > :《鸟人》电影的几点理解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鸟人》电影的几点理解的正文:

  《鸟人》犹如一位不打眼的女孩,但越看越觉得很耐看的一部神作。
  
  首先,这并不是一部描写里根这个中年人想在百老汇通过演话剧来咸鱼翻身的作品,因而也不是出演里根这个角色的演员基顿的本色出演,犹如基顿自己所否认的,他与里根确有本质的不同。因为话剧在通常人眼里比电影更“艺术”,里根当年拒演《飞鸟侠3》就是因为他不觉得出演靠改编动漫的英雄有什么艺术前程,说白了,他自己并不怎么瞧得起自己曾演过的艺术形象,因而,他退出转而搞舞台剧,他只不过想做些更有意义的事,而且为此他坚持了20多年。所以,与其说里根想通过他倾心打造的话剧来“咸鱼翻身”,毋宁说,他想成就一个更高的自己。由于基顿的确拒演了《Batman3》,从此在好莱坞寂寂无名20年,这才让人联想到他在本片中出演的里根是他的本色出演,虽然,演员与角色的命运有些貌似,但本质差异还是明显的;即便如此,“咸鱼翻身”说安在演员基顿本人身上倒是说得过的。
  
  其次,里根倾心全力打造他的话剧并不是(或不仅仅是)像他女儿说的——为了刷一种“存在感”。追求成功、一举成名固然是人性的一种更高追求,而且,他跟他前妻也提及到他想获得成功,否则自己就成了别人的陪衬:同样飞机失事,报纸头条是某个名人而不是他。这种欲望是人之常情,但它容易给人造成错觉:里根就是个非常渴望成功的小瘪三。其实,里根曾经辉煌过,他的《飞鸟侠1、2》早负盛名,即使现在的话剧仍然要以他以前的名头来作宣传,而且那个女剧评家也承认他是个名人,如此,说他为了某种存在感而倾家荡产地搞话剧是说不通的。他女儿说他为了“刷存在感”时,他沉默了,他知道女儿误解他很深,这种误解也是他自己造成的,他从来就没有跟女儿好好地交流过。再说,如果他真的是为了某种“名”和“利”,为了所谓的“存在感”,他就不可能拒演动漫改编的英雄,因为谁都知道,这会名利双收的;如果非要坚持说他女儿的认识是对的,那么,在影片结尾,他的话剧成功地征服观众,名利双收又近在眼前时,他转身跳下楼或者说再次玩消失,这又如何解释呢?显然,里根并不是为了某种存在感,而是他内心的一份坚守:为了舞台艺术。
  
  第三,《鸟人》有没有无情地讽刺好莱坞的实用主义?值得商榷。如果认为舞台艺术高于电影艺术,那么,舞台艺术无论多么难搞,它跟电影艺术并无可比性呀。一般来说,电影就应当走大众化的路线呀,如果里根继续在好莱坞混,为了电影艺术而倍受煎熬,说它讽刺了好莱坞倒说得过。影片当中的确提到里根无法找到合适的好演员,有点名气的都被电影抢了,这只能说明那些演员的世俗,与好莱坞的实用主义有何关系。别忘了,里根找不到合适演员的困境最终还是由一位混好莱坞的名星珊农解决了。而且,正如影片中引述的那位法国哲学家巴特所说的,现在的文化传播,动漫英雄的电影(好莱坞很多大片是由动漫改编的)功不可没,也就是说,同样是“传播文化”,只不过现在方式不同了而已。如果非要说影片讽刺了什么,我倒觉得,它主要讽刺了百老汇的“纽约规则”,讽刺了所谓的舞台艺术。“舞台”难道非要留给那些受过专业训练科班出身的人;舞台艺术仅能提供给那些“一千个担心看完没处吃点心喝咖啡的有钱白人看”的;一台好的舞台剧只靠一个剧评家就能毁掉,只因剧评家能够影响那些少数看剧人?当然,影片更多的是在讽刺观众,正因为观众的庸俗,舞台剧才举步维艰,正因为他们的偏好:他们喜欢“动作”,不喜欢“絮絮叨叨的哲学垃圾”,才有了好莱坞电影的发展。
  
  第四,里根的确坚守他心中的艺术,但他为什么以跳楼来定格他的一生?恐怕只能以四个字来解释:以死明志。里根在读高中时演的话剧曾得到剧作家雷蒙德?卡佛的鼓励,从此他走上演员之路,也正是这个鼓励,他才拒演飞鸟侠3、4,才有了内心的艺术坚守。他努力自编、自导并自演了卡佛剧作,大有拼尽全力酬知己的意味,当他将卡佛剧作演得很成功后,很当然的,我们认为,他从此东山再起,事实上,在亲人的期待下、在朋友的暗示下、在他内心“飞鸟幽灵”的不断聒噪下,他心中的艺术是否还能坚守,他心里很清楚。那他如何表明他的志业呢,只能以死明志:他使卡佛的剧作成为绝响,因为谁也不会象他那样血洒剧院来保持演出的逼真;而且,他的死也能让他女儿明白他的坚守和努力并非为了“刷存在感”;让他的前妻知道他并非在任何方面都是一个把“崇拜和爱相混淆”的人,因为任何人只会在那些视同自己生命的东西上,才会以扔菜刀那么激烈的方式来回应自己最亲近人的不欣赏——里根将妻子的崇拜当作爱是可以理解的;他也使他的朋友、他的搭档相信他是真正在搞艺术,因为一死就表现出了他“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气概。
  
  当然,非常重要的一点还有,在“纽约规则”下,他并非真心地感到他“不适合搞戏剧”,而是再也没力气与各种规则对抗,为艺术而委曲求全顺应规则,对里根来说便是一种耻辱,因此,他的死也是对纽约规则的反抗。
  
  另外,里根在舞台艺术上是一个极度求真的人,作为一个导演,他可以不惜制造意外来赶走他认为不适合的演员,他也可以倾家荡产只为一个他认为值得的演员;作为一名戏剧演员,他有极强的临场应变的能力,他也只为搭档的一句话,便拿出真枪血洒舞台,这样一个极度求真的人,他早已将自己等同于剧中的角色,所以,当他意识到,他的角色同他本人好似“如影随形”时,便预示了他的最后一跃。
  
  或许有人会质疑,为什么里根不死在舞台上,而非要死在后来的病房呢?死在当场岂不更能明志?其实这可有以下几点解释:
  (1)里根是个非常求真的人,他出演的角色便是一个极不中用、开枪都开不好的人,他对着自己脑袋开枪却打中自己的鼻子,正好是剧情需要;
  (2)与片头所引述的雷蒙德?卡佛的《迟来的碎片》的话相呼应:
  “——找到此生想要的了吗?
  ——找到了。
  ——你想要什么?
  ——成为被爱的人,在地球上感受被爱。”
  在里根剧演取得巨大成功之后,里根想验证自己还能否成为那个“被爱”和“感受爱”的人,结果他成功地找回他女儿对他的爱,他前妻对他的崇拜(爱);
  (3)他想知道以血的代价的坚守能否改变剧评家的成见,他也想知道,真正付出努力的戏剧能吸引多少观众,他是试验人性的良知,以此验证舞台剧是否还有希望;
  
  当然,如果将里根的死与他的精神状况联系起来,倒可以从精神分析、心理学、社会学甚至病理学角度来思考,比如说,他得了抑郁症、精神分裂、中年危机、焦虑水平过高等原因,但这无疑会降低影片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by:heshenggen/2015-01-23)

《鸟人》电影的几点理解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鸟人》电影的几点理解来自微语录网,更多《鸟,理解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