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十二公民》中国距离真正的法治有多远?

影视台词 > 影评 > :《十二公民》中国距离真正的法治有多远?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十二公民》中国距离真正的法治有多远?的正文:


  徐昂导演的《十二公民》改编自1957年的《十二怒汉》,影片以案例讨论为主线,主人公通过变换视角和思维方式,最终决断结论也在发生变化。本剧植入了很多当代中国本土化元素,富二代、仇富、地域歧视、媒体误导、文革遭遇、冤假错案、傍大款、小人物的市侩......正因为信息量太大,前期演员用力过猛,导致最终不易收尾,且有狗尾续貂之嫌,但这并不影响《十二公民》的存在价值。
     首先不得不赞下《十二公民》中,卖命飚戏的12位话剧演员。在观影之前,很难想象12个人在一间密闭的仓库怎么表演这106分钟桌前讨论,更牛X的是,全剧一直在断断续续分析案情,全凭演员口述,除了借鉴火车鸣笛、跑步声外,并无场景再现,但却能将案件讲的明白透彻,丝丝入扣,以致全场没有一个观众中途离开,尽管只有8名观众。演员的每一个表情和动作都十分的生活化,三教九流,代表了中国不同阶层各色人等。
     回归说到法治,首先说题目,引用“公民”二字非常值得玩味。百度百科解释“公民” 指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但看这一定义还不好理解,但看到公民意识便容易理解的多,公民意识指一个国家的民众对社会和国家治理的参与意识。也就是说,公民一词,“公”在前,“民”在后,民众参与社会或国家的治理是其责任和使命。而在中国,恐怕用“公民”一词,绝大部分人都会不习惯,换句话说显得很生分。我想用“百姓”一词更为亲切,也更加贴切。“百姓”这个词很好理解,简单地说就是有姓氏之人。我们每个人都有名姓,名姓对于我们社会个人而言,是为了区分。我姓杨,你姓李,他姓赵。而“姓”之前的“百”是多的意思,可延伸为平凡和普通。但从“百姓”一词,不难发现中国民众的特点,首先社会责任意识并不强,中国文化是以“家文化”为主线,社会参与度并不强。其次,与“公”字对应,“百姓”更强调“私”的一面,“各人自扫门前雪 ,莫管他人瓦上霜”,把自家日子过好,安居乐业已是万幸,哪有时间管他人鸟事。所以,在影片开头,12位“陪审员”参与度并不高,大部分都觉得讨论是浪费时间,都想急着要走忙各自的事儿,认为该案与自己毫无关联,以致举手投票并不假以思考。甚至对何冰拖延讨论颇有微词,用东北话“急赤白脸”来形容,或许更贴切。
     再说陪审团制度,这是英美法系或者说是海洋法系的产物,中国所沿袭的是罗马法系或者说是大陆法系的德国余脉。虽说时至现代,两种法系间取长补短,互有借鉴,但不论是在法制观念,还是在司法程序上都还存在较大差异。本片中呈现的是英美法系中,公众监督和参与的一面。12位不同职业、年龄的社会成员,对本案做出评价,必须12:0全票通过才能决定判决,只有1个人不同意或提出疑点,法官便不能轻率的判决嫌疑人是否有罪。不可草率的评价英美法系或罗马法系孰优孰劣,陪审团制度也是一样,关键需要有正确的法治观念引导和严格的司法程序规制。本片中,如果不是何冰的坚持,嫌疑人刚开始第一轮投票就已被推向死亡的深渊。同样在西方推行陪审团制度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如果看过加缪的《局外人》,或许感触会更深,主人公在法庭上讨论自己“生命权”问题时,自己反成了局外人,命运完全掌控在其他人手中,这些人也包括陪审团成员,最终主人公被错判致死。
     刚刚提到了正确的法治观念引导和严格的司法程序规制,这一点对推进中国法治进程非常重要,就本片而言,11位审判员最初受到“伦理道德”、“地域歧视”、“媒体宣传”等种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束缚,对犯罪嫌疑人做的是有罪推定,这代表中国绝大部分人,甚至是司法层面上的大部分公检法官员。有罪推定将使嫌疑人处于非常不利地位,尤其是刑事案件,审判者将使各种不利证据均符会在嫌疑人身上,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而何冰所坚持的无罪推定,则假定嫌疑人为无罪,再通过证据证实嫌疑人是否存在犯罪事实。在严格司法程序下,必须有确凿的证据指向嫌疑人,证实其有罪,如果存有疑点,则应坚持“疑罪从无”原则。事实上,很多案件和本片一样,一经推敲则疑点甚多,而实际审判中,很多司法官员往往忽视程序和证据重要性,草率断案,导致冤假错案的发生,无异于草菅人命。“呼格吉勒图”案便是最好的证据,当呼格吉勒图迈进公安局大门报案时,便已注定他的悲剧,因为公安机关见到他便已做了意淫的有罪推定,早已在心里将他五花大绑压解上审判台,再多的证据和供述只是不利证据。同样是该案,在疑点百出的情况下,公检法三家却忽视证据和程序,无一深究,导致青春年纪,命赴黄泉,令人扼腕叹息。华东政法大学刘宪权教授评价中国法治观念和美国法治观念十分精辟,美国法律是“绝不冤枉一个好人”,而中国法律是“绝不放过一个坏人”,个中分寸值得玩味。
     在中国道德与法治绝对是一对孪生兄弟,人们习惯于以道德标杆来衡量法律审判标准,以致道德与法治互相交叉,难分你我。本片中,韩童生坚持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道德体系,致使其形成凡“忤逆不孝”者均该杀。张永强张口闭口的“河南二道贩子”,审判前已充满地域攻击,情绪影响致使审判决断存在极大偏颇。人们似乎已习惯采用道德评价和审视一切,包括法律。这一点在中国尤为明显,尽管时至近代,传统文化已莫落凋零,但伦理纲常体系还有余根未除。保留传统不是坏事,但是如果将道德标准加诸于法律则是张冠李戴。一个人道德方面存在非议,并不代表他一定能犯罪,这是两个维度。同样,阶层不同、价值观念不同,也并不意味犯罪或是有错。在影片开头,那位与大学生谈恋爱的资本家大叔,便发泄出了这一情绪,说其他人是出于阶层嫉妒,或许还真有点道理。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只要他没干扰到你的生活、没有违法乱纪,似乎并不值得非议,那仅是他人的个人选择。在今天的网络技术发达的中国社会,阶层利益冲突明显,富人与穷人打架,在穷人们眼里是富人为富不仁,在富人们眼里则是穷人劣根性重,阶层不同所得出的结论则有较大出入。
     法律审判程序要求本应是极尽理性,但这一行为必须由人来完成,因此必定会注入“感性”的元素,这是法律天然的和必然的瑕疵所在。因此,从事或参与司法工作的官员肩负着重要责任和神圣使命,他们的每一个想法或举动,都可能影响人的生存权,而这种权利一旦剥夺则绝无再次赋予的机会。影片中,曾经被冤枉的社会青年和经历过批斗的耄耋老人,都在强调错误审判对于个体而言所带来的沉重灾难。
     为烘托气氛,在影片开始选择炎热背景,是为烘托当今国人的浮躁,中间阴雨雷鸣用意在突出不同阶层和观念间的激烈冲突,最后雨过天晴,沉闷的仓库内透进一米阳光,应该理解为中国未来法治进程充满希望。遭到吐槽最多的是,引导大家还原真相,回归真理的何冰,真正身份却是检察官,有阿谀谄媚之嫌。但深入反思,中国距离真正的法治到底有多远?我并没有确切的答案。在法律受媒体误导、观念落后、阶级冲突、道德歧视的今天,法制化进程确实是弥天大雾,望不见尽头。但转换观念,似乎也并不遥远,所欠缺的就是责任!
     为了忘却的纪念
作者曾经的小杨

《十二公民》中国距离真正的法治有多远?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十二公民》中国距离真正的法治有多远?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十,远?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