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文化唯物主义完全是胡说

影视台词 > 影评 >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文化唯物主义完全是胡说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文化唯物主义完全是胡说的正文:

  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中有一段有趣的对话:文革刚结束时,中国音乐家对美国来访的小提琴家说,莫扎特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阶段的文化产物。美国小提琴家听了后愣了下,说 “我不确定莫扎特的天才是否真是时代变迁造就的”,众人笑。
  
  这段话用某些经常出入一些叫尤里乌希缇的神秘地方的、说着奇怪黑话奇怪的人的话来说有一个响亮的主题,叫Cultural Materialism,文化唯物主义。即认为存在着某些叫作 “文化” 的东西,它们是由另一些 “唯物” 的政治经济条件所决定的。“艺术” 及其 “审美” 作为文化作品的典型当然更是如此。这一主张首先已经暗含了一个条件:认为 “文化” 和 “唯物” 是两个原则上相互独立的、可以被区分的范畴,且是以 “是否物质” 为鉴别界限的。
  
  
  一、“唯物”
  
  
  唯物主义一个重要特征其实是对观念论(唯心主义)的批判。没有德国唯心主义(German Idealism),这一切都只是德意志意识形态(German ideology),应当被扫进垃圾堆。
  
  他们认为这是在毁灭 “精神”。唯物主义者将艺术和美解释为物质欲望,甚至连物质欲望都不如,只是物质欲望的虚伪表达。
  从这种理解中又产生了两种人:其一是认为,我们既然要彻底地反封建,那就必须反对封建社会留下的一切 “文化”,我们就是要冷酷。另一种人也这么觉得,只是倾向不同:要保护那些文化,不沦为冷酷无情的唯物主义者,就必须保护前现代遗留下来的政治意识形态。
  
  以上这些想法都是最常见的,然而它们之所以存在,其实是因为 “materialism” 这个词的缘故。在休谟抽象地谈论的 “欲望” 和唯物主义的 “物质欲望” 之间有非常大的差别:后者试图区分出哪些欲望是 “物质的”,哪些不是。然而我将说明这种区分是失败的。
  
  1.最唯物的是肉体疼痛。医生用针挑一下你的神经,你觉得 “痛苦”,这是最唯物的。但哪怕在这一层面上,我们仍然要知道:你说 “痛” 时说明你已经用语言做了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不是对神经细胞内物质运动的描述。死尸的神经也会颤动,但你不会说死人痛了。你刺激一个单细胞生物它也会逃跑,但你不会说草履虫“痛”了。神经细胞只有在被视作某个 “生命” 的一部分时,它的颤动才有所谓痛苦和快乐。只有当物理语言中添加了某些如 “生命”、“功能”、“组织” 这样的词汇,令其变成生活世界中的日常语言时它才可能表达痛苦和幸福。
  
  2.并非一切关于“身体欲望”都能被化简到神经冲动中。比如性快感:如果说性快感完全是肉体的,那么就意味着你的性交对象和一具尸体、一只手没有区别。然而世界上没有任何人会认为性交和手淫是一回事。因为只要性交对象是一个 “人”、一个 “整体”,你的欲望对象就必然是针对这个整体的。我不是在说有爱情基础的性和无爱情的性的区别,哪怕强奸犯、一夜情的欲望对象也必然针对对方这个 “人” 的存在整体。哪怕恋尸癖的变态欲望也必完全是建立在这个 “尸” 这个词的语义上的:“尸”意味着它曾是一个人(由于这里是过式,所以这种欲望是扭曲的)。
  
  3. 音乐。没有歌词的音乐几乎以一种生理学的方式作用着。音乐的亢奋,难道真的无关血液的舒畅、胸膛的起伏、体液的分泌吗?时间中的音符在意识中滞留,它被意识连成串并获得了情绪,这种对时间的意识机制,及其产生的情绪是确定的。例如我们说莫扎特安魂曲中那首Lacrimosa是 “深沉” 的,却很难把它说成是 “调皮” 的。说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第三乐章很 “自信”,很难说它是 “虚弱” 的。当我们说某首交响曲关乎 “勇敢” 这种品质,难道你认为 “勇敢” 是某种殊别的文化词汇,而不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吗?有的人会说: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勇敢,有人勇敢地维护美国,有人勇敢地维护纳粹,因此不存在抽象的勇敢。这不仅不说明 “勇敢” 这个词是寄生于文化的,恰恰相反:这本身就说明了这个词的用法是可以剥离于它所 “勇敢地” 为之斗争的对象的。
  
  以上三个例子说明,在严格的检查下,我们会发现我们生活中一些“物质欲望”其实不那么 “物质”;而另一些被认为是 “文化” 的东西其实同样直接被人的固有属性,例如 “人是有时间的动物” 或身体本能以某种近乎决定论的方式支配。而另一些被唯物主义者视作 “不物质” 的、意识形态的德性,比如 “勇敢”、“真诚” 这种不指涉外在的政治经济结构的内在心理词汇,恰恰非常真实,一点都不虚假。因此唯物主义 “materialism” 这个概念被揭露为一种不恰当的修辞,它是对 “material” 这个词的日常用法的极大扭曲。它面临一种窘境,这个概念企图指出某些人性中坚固的快乐和痛苦、坚固的欲望,使其区分为另一些虚假的意识形态的欲望及其炮制出来的快乐、痛苦。然而如果我们发现审美判断丝毫不比物质欲望更虚假,它甚至可能更基础、坚固、不可摧毁,那么“唯物”这个词所能框定的界限就会模糊。
  
  
  二、“文化”
  
  
  当我们首先理解了 “唯物” 这个词所面临的窘境之后,我们也就理解 “文化唯物主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诞生了:因为当人们开始意识到 “物质快感”、“物质欲望” 其实并不能清晰地被区别于艺术的、审美的 “快乐” 和 “欲望” 时,唯物主义者被逼到了一个绝境:他们不得不承认审美尺度的独立性,承认审美不是对其时代的物质基础的回应,审美享受是和“物质的”享受同样真实而坚固的。一旦他们承认了这一点,那么唯物主义的立场就会消失。
  
  于是唯物主义者想出了什么办法呢?他们仍然不谈审美,他们只谈 “文化”。这是因为 “文化” 这个词有巨大的概括性,范围可大可小。这样他们就能闭口不谈艺术的审美力量,而只将其概括为 “社会” 是被 “文化地塑造成”的这种废话。这是由于 “文化” 这个概念本身太不确定:布克哈特在谈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 “文化” 时,他用的是这个词的最广义,一切人创造的“历史的”东西都是文化。实际上这种规定是站不住脚的,并不是每一种历史中诞生的东西,都会在历史中消亡。因为有的东西是直接针对人的最坚固的、无法根除的本性设计的,例如法律就是针对人的趋利避害之心设计的。这使得政治学、法学能够独立于历史学和 “文化” 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在《世界历史沉思录》中,布克哈特又用的是这个词的最狭义:不寻求强制力的心灵的发展(区别于政治和宗教)。这几乎与康德意义上的 “审美” 同义:不直接关系到(政治)利害的行为才是审美行为。
  
  在这样的歧义下,“文化” 这个最模糊的词汇也就成了拯救很多意识形态的面子的法宝。例如上文提到的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你只要把它大而化之说成是 “文化的”,并且拒绝谈论审美这个词而只谈论文化的生产机制,你就能通过避开语言来避开别人对你的批判。你可以通过混淆最广义的文化(整个艺术生产机制)和最狭义的文化(一个乐章的美学价值)来做到这一点。例如莫扎特会就可以被解释为从旧制度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的意识形态产物。文化唯物主义者会理直气壮:“那怎么解释历史上只有十八世纪后半叶产生了莫扎特呢?”
  
  对此的回答很多:
  
  1.由于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同样的叶子,人不可能两次踏过同一条河流,每个时代的艺术当然是不同的。“历史上只有A时代产生了X艺术家”,这只不过是在说每个时代都有它独一无二的艺术家而已。这根本不需要解释。
  
  2. 十八世纪后半叶产生了莫扎特,这并不说明莫扎特的美只能被当时的人欣赏。一个对十八世纪文化一无所知的孩童也同样可以欣赏莫扎特,这已经说明了审美的普遍性。至于为什么那个时代产生了莫扎特,只能说是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结构,发掘出了这种 “天才”,但天才本身和时代是没有关系的,同样的天才在中世纪也许只会被记载为疯子。我们今天二十一世纪的政治经济结构,是难以发掘莫扎特这样的天才的,但这不代表这种天才不存在。
  
  3. 我可以反问文化唯物主义者:究竟是什么令你只关心为何十八世纪产生了莫扎特,却不关心为何十八世纪产生了萨列里呢?难道不是因为莫扎特比萨列里更富有美学价值吗?萨列里在那个年代也是响当当的人物!更妙的是,他在死后不久就被遗忘了!他难道不比莫扎特更能代表那个时代吗?这说明:即便文化唯物主义者对莫扎特的执着,同样也是对更超越的、非历史的美的执着,而不是对某个狭隘的文化史语境下的美的执着。然而,文化唯物主义恰恰只适合用来分析萨列里这种被历史抛弃的艺术家——作为那个历史时代的特殊文化现象。
  
  
  结论:
  
  
  “文化唯物主义” 是对经典的唯物主义的修正。然而这种修正本身是畸形的:它试图保留唯物主义这个概念,为了让马克思不退回到启蒙哲学家所谈论的抽象的 “自然” 的 “欲望” 和 “幸福” 中,它试图设定只有 “物质的” 才是非意识形态的。然而这是一种错误的修辞,是对这个词的日常用法的极大扭曲,构成了极大的歧义并形成了意识形态幻觉。当意识到这个修辞的错误后,很多人却不甘心消除这个大词,仿佛因此他们的 “师承”、“门派”、“立场” 就无以为继了一样,于是就用另一个更大的大词即 “文化” 来遮盖它的错误。
  
  这样的坏处就是它产生了一群奇怪的人:当你们听任何一首莫扎特的曲子时,都没有任何问题。当你们开始用这种奇怪的理论 “思考莫扎特” 时,就迷惑从生了;以发明莫须有的问题为深刻,却不知莫扎特早已在天堂嘲笑你们,就像嘲笑那些沦为某个时代意识形态象征,并随着时代的消逝而被遗忘的萨列里那样的庸人一样。你们是庸人的牧者,是庸人的主保圣人。你们繁殖庸人,并通过原谅他们得到了自我原谅。
作者我讲旧常识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文化唯物主义完全是胡说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文化唯物主义完全是胡说来自微语录网,更多《从,胡说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