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剧场》角色故事分析

影视台词 > 影评 > :《剧场》角色故事分析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剧场》角色故事分析的正文:

  很少看剧,尤其是国产剧,更不用说追剧了。看剧与追剧大不同。所谓“看剧”,无所谓何时看,不慌不忙地等几十集剧全部播完了,在某一个无聊的周末或是闲暇的节假日,想起来了,一口气看上几集,看不完也无所谓,等下个周末或者下个假日,如果到时候还有兴趣,就继续看下,知道剧终结果也好,不知道也罢,纯属消遣,不必挂怀。追剧就大不同了,其状态是:整天就心心念念地这部剧;耳机里听的是这部剧的主题配乐;眼前浮现的是剧中的场景、画面和人物;网上搜索的是关于这个剧的百度贴吧和演员贴吧;从不用微博的开始注册微博了,因为要关注自己喜爱的演员;原来 “僵尸”账号的微博居然开始发表评论了,甚至发微博了;到处搜全集,恨不得一下子几十集剧一口气看完,暴风影音、腾讯视频、搜狐视频……一个个地搜,结果不得不等着一天看两集时,即便是晚上12点才更新,那也是翘首以盼,天天熬夜,看完后昏然倒下,依然满脑子剧情,久久无法入睡。这才叫追剧!
  
  国产剧中最早追的是《士兵突击》,其后是《潜伏》和《悬崖》。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直到上周。无意中瞥到电视里的一个画面,极其唯美,一张清纯阳光的笑脸,眉眼间像极了温兆伦,只看了三五分钟便进卧室开始搜剧。自此,开始追我的第四部剧:《剧场》 !
  
  缘起那张阳光清纯的笑脸,便从这张面容说起。
  
  因为几乎很少看剧,对这张年轻面容的印象便非常的模糊,隐隐约约地觉得似乎在某个瞄过几眼的港台剧中看到过他,原以为是个港台演员呢。小伙子眉目之间像极了温兆伦,但仔细看看,脸型不太像,个头比温兆伦高多了,而且年轻阳光,普通话也非常好,便肯定他不是港台艺人。于是,在搜剧的同时,开始关注起这个演员,哦,这个扮演王帆扬的小伙子原来叫翟天临,青岛人。原来在《心术》中和张嘉译搭过戏,看到过,但印象不深。
  
  如同关注《士兵突击》里的史今、袁郎,关注角色的同时,目光不由地会从戏中的角色转移到戏外的演员。如果说《剧场》这部戏里陈数是当仁不让的女一号,那么男一号、男二号之间的戏份还真难分伯仲,对于年轻的翟天临而言,扛严歌苓这样一部文艺大戏中的这样一根大梁,是导演的慧眼。
  
  那就从帆扬和天临写起。
  
  1. 关于帆扬与天临
  
  翟天临最大的成功是与剧中角色气质上的贴合。这种贴合不仅仅是表演上的形似,更重要的是他由内而外地流露出的气质恰恰是王帆扬这个角色所需要的:略带初出茅庐的青涩,怀揣理想的执着和单纯,充满书卷气息的文艺特质,善良、宽容、温和的性格……自然,还有他俊朗清秀的外形、挺拔的身材、柔情的目光……在这种天人合一的贴合之下,加上天临可圈可点的表演,帆扬这个角色立刻在剧中立体起来,他的痴爱、他的激情、他的痛苦、他的纠结、他的犹豫等等,等等,都在属于帆扬,但也属于天临的目光中、言语中自然而言地流淌出来。剧中有很多很文艺的对白,多从帆扬的口中说出来。为什么?因为从他口中表达出来,和人物的气质是贴合的,让观众不觉得突兀和怪异。
  
  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帆扬与郁珠、帆扬与杜晓红以及帆扬与李立勋之间对手戏的桥段。他在与三个不同角色的对手戏中所流露出的气质,所表现出的人物特征,是完全不同的。与郁珠在一起时,他完全是投入初恋的情侣,如痴如醉而又患得患失,爱之深责之切的那种痛楚明明白白地写在他的眉宇间、目光里。这里,他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大男孩,为情所困,为爱所伤;而与杜晓红在一起时,他是一个被追求的爱情目标,他的感动和犹豫、宽容和为难、理解和豁达,也都被天临诠释得淋漓尽致:他更愿意做一个理解她、接受她并且帮助她的好朋友;对杜晓红的认识“心地善良,有理想有追求”更接近他的本质,唯有良善之心才能看他人多为善良之人;而与李立勋一起的几场戏,则是男人与男人之间的碰撞。对于他们共同所爱的女人,帆扬表现出了对李立勋的嫉妒和不平,但恰恰也是因为他们共同所爱的女人,帆扬对李立勋又表现惺惺相惜般的理解和敬重。天临在这个剧中的表演,无论是形体、情绪还是目光、台词,都有一种浑然天成的自然,这就是他自身与角色气质的贴合,在这个剧中对天临而言,是他的优势,也是这个剧中帆扬如此出彩感人的关键之一。
  
  但就一个演员的发展,与角色气质的贴合或许有时也会是个障碍。如何诠释《白鹿原》中白孝义这个角色,对于翟天临而言,或许其难度远大于王帆扬。当然,对于已经读到电影学院博士生的天临,有理由相信你能沉下心来琢磨角色,用更出色的演技来征服观众,对此,我们将拭目以待。
  
  2. 关于角色定位
  
  《剧场》之所以如此吸引人,关键在于角色定位。故事情节并不是太过复杂,但由于对各个角色的精准定位,众位演员把一个并不十分复杂的故事演绎得千转百回、跌宕起伏而又扣人心弦,这不能不说是导演和演员们共同的功力。可以说,剧中的郁珠、帆扬、李立勋、方敏、罗思佐……每一个角色的定位都特别符合所设定的环境、背景及人物气质,都可圈可点。对于女主角郁珠,看到网评说陈数在这个剧中的表演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可否认陈数的演技和气场,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郁珠这个角色也是陈数诸多角色中与其气质最为相近的一个。剧中郁珠话剧演员的身份,在陈数来演,绝对得心应手。有着舞台表演经验的陈数在剧中的话剧舞台上光彩照人,感人至深。又像是方书记,既要管理剧团,做好人事工作,还要督促业务工作;同时方又是郁珠多年深交的好友。如何在书记和好朋友的双重身份中把握好一个度,剧中的很多桥段都细致精确地表现了出来,在此,不得不对师春玲的演技赞一记。不过,就杜晓红的角色定位,感觉与其他角色相较,略显单薄。从本剧整个情节的设置来看,如果没有杜晓红这个角色,那么就没有《剧场》。但杜晓红的定位,立意似乎有些偏低了一些:一个一心想通过成名成角儿寻找爱情的女孩子,为达目的,谎言连篇;为争角色,不择手段,能够手眼通天,搅和得好好的一个剧团乌烟瘴气。或许,现实生活中的确可能会有这样的女孩,但结合整个剧的时代大背景,无法想象这样一个女孩会出现在那个年代,如果说出现我们现在这个大社会背景下可信度可能会更高一些。这只是自己观剧的一点感觉,有可能有失偏颇,见笑了。
  
  3. 关于爱情
  
  相信爱情,与年龄无关!
  
  “你记住,我爱了你很多年,今后还会爱你很多年。就算你离开这个世界了,我还在,我还会接着爱你的。此生追不上,我追你到下个世界!”十分喜欢帆扬与郁珠之间的爱情。这种刻骨铭心的爱更接近爱情本质:相爱之初的强烈思念、彼此拥有;误解之时的相互伤害;分手之后的相互珍惜和祝福。但是,帆扬究竟爱的是谁?舞台上的郁珠还是生活中的郁珠?毫无疑问,帆扬爱的是自己少年时期的梦中女神,或者说是戴着舞台光环的郁珠。所以,当他满怀着积淀了十几年的爱恋走近生活中的郁珠的时候,郁珠的单纯、善良、坦诚、耿直让他喜欢,但他也发现了郁珠不是明星而是平凡人的一面,发现了脱女神光环而作为小女人的一面。这些发现让他无法接受,纠结、怀疑、痛苦、矛盾……所以,帆扬和郁珠之间的分手是必然的,但,分手却并不能停止帆扬对郁珠的爱,这已经是融入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了。所以,帆扬和郁珠的爱让我们感动,他们的分手让我们唏嘘,我们特别一厢情愿地希望他们能够携手相依,白头终老。但有什么样的爱情能够让即便分手的双方还愿意继续心灵相依更让人珍惜的呢?这样的爱情,可望而不可求。
  
  再来说说杜晓红对王帆扬的爱。托起整部剧的其中一条重要主线就是杜晓红对帆扬的爱情追击。杜晓红的爱情逻辑是:帆扬爱郁珠,因为郁珠是明星,所以帆扬爱明星;如果我能成为明星,则帆扬爱我。她对爱情的理解,只能说,因为年轻,所以狭隘。为此,为做主角为成明星而不择手段。暂且不提这样的动机是否能够托得起整部剧的立意,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杜晓红是真爱王帆扬的,至少在她自己认为,帆扬就是她“看了一眼就是一生”的命中白马王子。杜晓红在王帆扬面前是真实的,因为她真心真意地爱他,为什么爱他已经不重要了,如同帆扬爱着郁珠一样,都是他们少年时期一个美好而没有实现的梦;当然,杜晓红在帆扬面前也是虚假的,为了维系帆扬对她的好感,她必须隐瞒她真实的另一面。帆扬对待杜晓红的态度是有变化的,这种变化其实是被他与郁珠的感情关系所左右的,但关键一点在于他对杜晓红的认识:在他眼里,杜晓红是一个心地单纯、有理想有追求的女孩子。基于此,对于杜晓红积极主动地发出的爱情攻击,他被动地回避着,感动着,但偶尔地被击中一下、二下,被这样热烈、年轻的爱所击中,犹豫一下、颤栗一下,更加真实!
  
  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爱情,就是李立勋对郁珠的爱:无条件的、不计回报的爱!郁珠是年老也好,年轻也好,是主角也好、不是主角也好,在他眼里,她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最可爱的女人!对于这样的爱,就连他的竞争对手帆扬也不得不点头称许。在帆扬的内心,他是否会想到:我能不能这样爱郁珠?显然,他不能,他不能容忍郁珠走下舞台做他最平凡的小女人,因为帆扬爱着自己少年梦中的郁珠,那是带着舞台光环的郁珠;而李立勋爱的则是真实的郁珠,生活中那个真实的爱发脾气耍性子、但单纯善良、敏感需要他宠着的小女人。这样的爱,虽然缺少帆扬那种年轻的激情和活力,但宽容大度,令人动容!
  
  4. 关于人性
  
  从来都相信人性是本善的!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人性的恶也许会在某种欲念的驱使下释放出来。但,归根结底,向善是人性的本能!如同李立勋说了几遍的一句话“我相信人都是有恻隐之心的”,何谓“恻隐”,就是同情,就是基于善良的内心所表达的善意。所以,不管我们看杜晓红在前三十集中如何缺德使坏让人恨得牙根儿痒痒,最终当她走回内心良善所指引的道路时,禁不住为她泪流满面;不管小陈多么恶俗地攻击郁珠,但当她终于真诚地向郁珠说声“对不起!”的时候,还是禁不住为这样道歉心怀宽慰;不管那些舞台上的群众演员如何地见风使舵、落井下石,但当他们面对郁珠坦诚自己最痛的隐私于大庭广众之下时,他们的目光是同情的,他们的表情是尴尬的。因为最软的心底里,他们知道,这样的女人不容易,这样的女人是值得同情和尊重的!这就是人性!
  
  5. 关于剧情张力和表演张力
  
  能够让人追一个剧的动力必须在于剧本身:首先,故事情节必须要有足够的张力,让观众在剧情中难以自拔,愿意一集接一集地在顺着编剧所设定情节追踪到底。其次,让人能够追剧,还需要演员必须有足够的表演张力。对于这两点,应该说,本剧都做到了。追剧者的真实心情是:特别想知道下一集会怎样,所以恨不得一天看完几十集,但又唯恐早早追完剧了,明晚该干什么。如同拿到一本好书,一种既想赶紧读完但眼见剩下的书一页页地少了又有些舍不得。一个好的故事(编剧)、一个好的导演、几个好的演员,一部好剧的架子就这么搭起来了。但不得不说一句:如同郁珠所说,对手的高度决定了你的高度!一部剧中对手戏演员之间水平相当至关重要,出彩之处在于角色的碰撞之间。天临与陈数、天临与孙淳、陈数与孙淳、师春玲与大家.......这些桥段真是精彩!
  
  6. 关于话剧
  
  应该说,话剧是自己生活中完全不存在的一种表演舞台。但是,看了剧中几场话剧舞台表演,真心地被感动得泪流满面,或许因为舞台表演上的角色是剧中的人物,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但不管怎么说,这几段话剧片段带给我的冲击就是想好好地看几部话剧!这是《剧场》带给我的意外收获,不得不提一句。
  
  
  
  如剧中帆扬所说,当他每次看了戏(话剧)之后,心情都很激动,睡不着觉,觉得有什么憋在心里很难受,总想写点什么。于是,他开始写话剧剧本。感同身受,每天看完《剧场》后,我的心情也很激动,心里憋得也想写些什么。自然,没有能写电视剧剧本的功力,便只能随便涂鸦,留此博以作纪念,为帆扬,为天临,为爱情,为《剧场》,为追剧的这份心情!
  
作者anewcomingday

《剧场》角色故事分析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剧场》角色故事分析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剧,分析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