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黄克功案》肉欲祭坛上的赤色游魂

影视台词 > 影评 > :《黄克功案》肉欲祭坛上的赤色游魂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黄克功案》肉欲祭坛上的赤色游魂的正文:

   1-芦苇荡里艳尸
   弹壳,女尸,芦苇荡里的一滩碧血。
   揭开了延安历史上最为香艳的一幕革命史——“黄克功案”,作为大龄炮民的黄克功经不住肉欲的涎馋,掏出了人民赋予他的手枪(权力),连射两发,将正在恋爱中的女学生刘茜毙于枪下,无耻情杀引发了陕西革命老区轩然大波,所有DANG的高层领导目光全部聚焦,一场革命暴力伦理和革命乌托邦的激变叙事逐渐拉开帷幕。
   世人将毛泽东枪毙黄克功当做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但不同的是,马谡失街亭,造成了“联吴伐魏”战略失败,诸葛亮是定斩不饶,绝不姑息;而黄克功不过是枪杀了一名悬岩勒马的资产阶级小姐,犯得着枪毙黄克功吗?站在大历史角度,连年兵祸,饿殍遍地,那个武将手中不带血腥?黄克功作为老区里真正的悍将,16岁闹革命,10年工龄,不仅跟毛主席出生入死,还惨经了南昌起义、百色起义、广州起义,上过井冈山,爬过荒草地,战功赫赫。站在社会影响层面来讲,先不说张灵甫杀妻案,是全国共知的事实,张灵甫不但掌控着国民党虎贲师团,还是蒋委员长“五虎爱将”之一。放在DANG的一面,延安根据地上,毛主席还没有领袖群英之时,方志敏同志便处决美国传教士师达能夫妇,连襁褓里三个月大的婴儿也不知所踪。“黄克功案”在延安革命老区又有什么影响?
   2-兜售三个商品
   革命乱世,并非不可杀人,而是要看杀了谁?要知道当时的社会背景,与今时不同,延安曾经是那个年代小青年的理想国。成千上万的文艺青年挥泪别父母,裹携包袱,奔赴延安,堪称革命菁英的天堂、思想交汇地。而延安特有的三种商品,更是令人拍案叫绝。第一是激情四射的革命理想,第二是血色浪漫革命婚姻,第三是新生之国革命硕果。
   他们放着被日军蹂躏的北平、上海、沈阳、旅顺不投奔,“消费”的便是这个赤色的理想,尤其是这些爱国青年们,扭起秧歌,敲起腰鼓,可谓朝气蓬勃。刘守华《70年前爱国青年的延安之旅》一文中,记载1938年到1939年之间,仅一年之间边有6万学者、艺术家、文艺青年从国统区投奔而来,前仆后继而来的革命男女,如过江之鲫。可是再多资源,也架不住英雄好汉的扒窗摸灰,精力所需,于是便上演了南方佳人钟路惨遭华侨同胞和广东男士的“围住堵截”,窑洞里、门缝上、衣兜里、柴火上都被塞满了求爱信,人称“被围困的女八路”。而文艺的女将,反叛的志士,丁玲女士就批判这种丑恶现象,她在《“三八节”有感》一文中,公开宣判了这种恬不知耻的行径,并为了挽救知识分子的颜面,厉声教育涉世未深的小姑娘们,“一个科长也值得嫁吗?” 而黄克功的职位什么?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第六队队长,也就相当于旅长,在当时的“革命之都”延安,勋职未必起眼,很明显如果黄克功想要抱得美人归,那他必须要有点手腕,不然如何都拼得过革命老前辈。
   这群革命家都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英雄豪杰,从五湖四海齐聚于此,为的便是造白匪的反,革封建的命。但革命家毕竟是凡胎肉身,心底里多少有些欲望,总不像施耐庵一句“最爱刺枪使棒,练得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只是打熬筋骨”,这是在丑化水泊梁山的英雄好汉,咒骂英雄们性无能。所以“革命与性”是分不开的,那性欲灌脑,愈演愈烈怎么办?于是便诞生了 “血色浪漫”,大量高级将领在延安领取结婚证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这种浪漫也是极其有限的,级别不够,免谈。为此,伟大领袖、革命导师毛主席特别做出了批示,《革命与恋爱问题》一文规定有三项铁律——“革命的原则、不妨碍工作学习的原则、自愿的原则”。允许恋爱,但要“一切听党指挥”。《亮剑》中女主人公小田来到战地医院当护士,猛将李云龙的罗曼蒂克便爆发的,跳着歪歪扭扭的忠字舞,踩着女孩的脚丫子,终究以师团长官之威严,便抱得美人归。李云龙算是文雅的,还有更直接的,比如《莫文骅回忆录》所载,抗大校长林元帅(彪哥),突然向女学生求婚,结果吓跑了女学员。《高岗传》所载,领袖都无法挽救的高级首长(岗哥),不仅犯了奸污妇女的罪行,还多次出轨,腐化堕落,妻子泪眼潸然向周领导大倒苦水。裴毅然《延安情恋》一文所述,美籍医生马海德向韩素音揶揄:“(少奇哥)曾四次离婚,五次再婚,但是每次都是完全合法。”可见战地黄花的丰腴芬芳是致命的,只要雄性柯尔蒙还充足,自然想到的是在壮烈之前要挥洒一番。文艺女青年们也是好样的,为了领导能够安心革命,不息玉体横陈,自破金身。但还是那句话,这一切并非任何级别都可以享受到的。在高层情欲放纵、底层努力缩阴的二元制恋爱潜规则之下,“黄克功案”不过是给延安浪漫史上泼了一盆狗屎。
   谈到最后一点,新生之国,那边更是如梦似幻,美如天国。不过却不在影评范围之内,有预知详情者,可参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此等创作主题之下,我DANG所有对外宣传之物,春情四溢。例如《少年先锋》变成了“闺中丽影”,《中国工人》变成“南极仙翁”,《布尔什维克》变成了“少女怀春”,《红旗》变成了“红妮姑娘艳史”,《列宁青年》伪装为“美满姻缘”。如此书籍,读罢酣畅淋漓,恍然如贾宝玉畅游太虚幻境,令国统区白匪爱不释手,春情弥漫,甚是可爱。
   3-黄克功之死
   毛主席的重要批示之一,便有“不以结婚为目的恋爱就是耍流氓”。很显然黄克功不是流氓,他甚至于急不可耐的想迎娶刘茜。三番五次刺探刘茜的恋爱观,革命观,甚至于还趁着月色姣好芦苇荡隐蔽,将梦寐以求的恋人刘女士邀请了出来。如此花前月下,本应好事成双,但是作为初哥黄克功显然没有御女之能,堪当炮哥的年纪仍然不解风情,以为刘茜泪洒河畔、大哭冤屈,便是永生拒绝了自己的爱恋与求亲,慌乱之下,便拔出了人民赋予他的手枪(权力),连发两弹,将自己的怜爱之人毙于枪下。
   毫无疑问,这是一幕情杀案,但是在黄克功(革命军官)和刘茜(觉醒的青年学生)两人的身份下却被搅拌成了一则政治命题。如何解决这道命题,成为“黄克功案”最惊心动魄的地方。黄克功案如何处理引起了三方关注。第一个,便是随领袖武力革命的老将们,如果组织一纸文书,要黄克功自毙,那必然是引发革命老将们的集体愤慨,革命未成,先斩大将,可能会耗尽革命者的心劲。第二个,便是全国云集而来的知识分子,笔墨貂毫猛如刀,如果轻描淡写,麸皮潦草处理,又会激怒知识分子,延安的知识分子可都是圈子里的“战斗机”,处理不当便是取死之道,想要他们心服口服,必须撕裂传统思维的闭锁,要有牺牲,要有批判。第三个,便是国统区的复眼,凡是国统区盛赞的,便是苏区反抗揭露的,如果黄克功无罪开释,那黄克功便是白匪炸开布尔什维克思想的舆论炸弹。于是,“黄克功之死”变成了整部影片的一个线索,揭开了整个延安革命情欲史的伤疤。
   杀死恋人的黄克功后悔了,甚至后悔的发疯,还力求速死,想在战场上沐浴枪林弹雨,在尖叫的飞弹中畅快死。他没有纵向国统区,没有向蒋委员长的雄兵砺马摇尾乞怜,也没有归隐山林,遁迹于世,反而奔向了血肉横飞的前线。于是他在被士兵们阻拦,硬拉回延安的过程中,始终是桀骜不驯的,这是他作为军人刚毅的一面,也是他极端保持自己爱情自尊所呈现的脆弱一面。当贺子珍大姐询问他时,他沉默了,面对一位饱受爱情摧残的大姐,他实在不吐露不快,可他选择了沉默,紧闭双眼。而当老战友雷经天激动地询问自己的时候,他只是解释说,枪走火了。作为一个行凶者还能说什么?说自己激情杀人,并且是无心之过,这显然是借口,是资产阶级愚弄劳苦大众的可耻理由。有人怀疑道,黄克功是否居功自傲,以为杀了人没事?甚至于神情桀骜,不服管教,还有抗辩。他写信给领袖,向组织乞怜,黄克功自知活下来的几率太小,否则他为什么要逃走?于是,他用“她破坏婚约是污辱革命军人”来申诉,同时也作为了自己的墓志铭,作为了案件的判语。可那一夜,芦苇荡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谁又知道,毕竟死掉的是女学生刘茜。这让笔者想起了一个诗人,顾城,旅居新西兰激流岛,却斧劈了妻子英儿,结果妻子在利刃之下捡回一条性命,顾城却死于自己疯狂自戕的诗歌里。这到底是诗人错了,还是另有他因,一切都归于缄默的历史。同样黄克功案,也归于历史,由着历史如青春烂漫的小姑娘任人打扮。
   4-主子赐死
   “黄克功案”东窗事发后,组织再次发扬了绝不姑息养奸的革命传统,由领袖御批,赐死。并以批示张思德同志的严肃口吻,再次批示了“黄克功案”,与之笔调不同的是,领袖褒赞了张思德同志“为人民服务”死得其所,而批示黄克功同志“失掉了党的立场”,辜负人民的期望,“如赦免他,便无以教育党”,于是为了教育DANG,黄克功同志死不足惜,予以枪毙。
   但这封信究竟教育了DANG什么呢?这个唯心可论,不便言说,在“黄克功案”多年之后,终于公职人员集体爆发了性道德滑坡,当然笔者毫不怀疑他们对DANG的事业的忠诚,但性道德滑坡的危机却暴露出了DANG对于公职人员性教育的缺憾,于是玩弄女下属、换妻风潮、侵害稚童、鸡奸、亲属连带欺压女性,便成为了电影《黄克功案》影片叙事之后最为难解的社会症候。但黄克功所遭遇的性苦闷,却是当代社会所不常见,尤其是有大量如当代女权战士——叶海燕女士及其姐妹,不惜以身饲魔,也要娱乐大众,实在是“金沙滩上女菩萨”一枚,肉欲济世。
   骚男李敖《性学研究》所载 “国民党和私窑子” 一文:“国民党搞‘军中乐园’,自我宣传‘德政’之一在防止性病,军中乐园有所谓‘保健室’、‘消毒室’、‘检诊室’之设,有病包看、无病发证云云,但在事实上,多是官样文章,没人理它。于是,在‘军中乐园’以外,附近照样有‘私窑子’出现。国民党民主统一妓女的美梦,自此被打破。”可见性荒闷者台胞亦有,但不同的是白匪更无耻,竟然以“军中乐园”为名目消遣,亵渎了军人的尊严,而延安却是以“缩阴大法”的口诀勒令军人自我慰藉。
   “黄克功”这个角色,也变成革命的道路里,肉欲的祭坛上,一个可怜的赤色游魂。
   5—“忏悔录”的救赎
   但从《黄克功案》这部电影来谈,从创作意图上,毫无疑问是成功的,尤其是它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将一段革命艳情史恢复成为当代世界的主流逻辑。敢于将这样一段广为人知的案件,不加过多修饰的呈现出来,本身便是一次文化批判和政治忏悔,一件意识形态层面的历史自我清算。
   并且作为一个文化政治信号,竟在人民大会堂这样一个政治权威高台上首映,反批判了目前电影圈和社会的困境:政治的连续性与经济体制的断裂。前者要求电影的叙事的合法性,而后者要求在合法性的意图之上,必须颠覆昔日的意识形态锢锁。所以,从《黄克功案》影片中所流露出的历史重构和叙事政治主体的消失,是冯小刚电影《集结号》之后的再次迈进。
   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愿“黄克功案”不再重演,历史的祭坛上不再有孑然一身的赤色游魂。
作者徐三刀

《黄克功案》肉欲祭坛上的赤色游魂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黄克功案》肉欲祭坛上的赤色游魂来自微语录网,更多《黄,游魂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