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失恋33天》到《肿瘤君》浅谈国产商业片的剧作缺失

影视台词 > 影评 > :《失恋33天》到《肿瘤君》浅谈国产商业片的剧作缺失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失恋33天》到《肿瘤君》浅谈国产商业片的剧作缺失的正文:


   白百合是我非常喜欢的女演员,《失恋33天》和《滚蛋吧,肿瘤君》也是国产轻喜剧里的佳作,娱乐性十足,满满都是正能量。
  
   把这两部电影放在一起作比较,是因为都是白百合演的,并且虽然是由不同的团队制作的,但是却面临着几乎一样的剧作问题。细心些的观众肯定发现了,这两部作品,都是有个绝佳的主题,有个吸引人眼球的开端,影片前半段也娱乐趣味性十足。但是,随着剧情逐渐发展,后半段却似乎变得节奏拖沓,情节薄弱起来,给人一种仿佛剧情上“撑不住”的感觉。
  
   你别骗我,我敢肯定,你看完这两部电影多年以后,能记住的肯定的前半段笑料百出的内容,至于后半段的情感主线,你肯定忘掉了。
  
   这种虎头蛇尾的剧情,似乎在国产商业片里十分常见。其实,很多国产电影在戏剧性结构上,都多多少少有些缺失。这里,不得不谈谈好莱坞商业片的制胜法宝——三幕剧结构。
  
  三幕剧结构
  
   说到三幕剧,似乎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古典戏剧时代。然而,三幕剧结构几乎已经成为了好莱坞的标准结构,有如完形填空一般,无论喜剧悲剧恐怖片,都可以往上套,反而是欧洲的一些偏艺术的电影,在结构上不遵循这个规律,玩得更飘一些。
  
   由于刚刚看完《肿瘤君》,所以这篇文章主要也是想谈谈《肿瘤君》。
  
   《肿瘤君》是真人真事改编,又是该用什么态度面对死亡这样的主题,再加上主角熊顿乐观积极充满正能量的心态,这似乎已经是一个绝佳的剧本创意了。
  
   影片果然不负众望,有一个相当出彩的开端,熊顿遭受男友劈腿,那种千里冰封的感觉从视觉上来说,也十分的棒,一下子吸引住了观众的眼球。影片的第一个关键转折点也来得戏剧性十足并且情理之中:在生日派对上,熊顿忽然间晕倒了——是啊,这本来不就是讲抗击癌症的故事么?
  
   熊顿从病床上苏醒,影片第二幕正式开始。
  
   第二幕一般称作电影的发展段落。在《肿瘤君》里,发展段落的前半部分,主要还是围绕着熊顿如何勾引帅气的梁医生为主,其中妙趣横生,脑洞大开,《行尸走肉》和《来自星星的你》的梗,以及致敬《海扁王》的动作桥段,都让人忍不住拍手叫好。影片的次要情节也处理的相当不错,无论是白血病小孩毛豆的设置,还是高冷的夏梦的人物刻画,还是恶整劈腿前男友的段落,都让观众笑声不断。
  
   然而,当影片到了后半段,开始要认真处理主线剧情的时候,剧情的强度似乎一下子就薄弱起来,影片开始变成:“熊顿很乐观坚强——身边的人很难过——熊顿继续乐观坚强——身边的人又感动又难过”这样的一个怪圈子无限循环,以至于当我看到影片后半段时,不断的出戏。而到了影片后面的快速剪辑段落,和各种哭戏段落,影片前半段积累的戏剧张力,似乎也一下子泻掉了。原因很简单,《肿瘤君》并不是一部结构完整的三幕剧。
  
   其实,三幕剧结构的秘诀,就来自于两个关键的戏剧性转折点:第一个转折点出现在第一幕和第二幕之间;而第二个关键转择点,则出现在第二幕和第三幕之间。每一个关键的转折点,都会为主角带来新的境遇,并且完成新的戏剧使命。这样的三幕剧结构,就仿佛电影的骨架一般,可以让影片整体趋向稳定不凌乱,同时句式完整。而这其中,第二个关键转折点尤为重要,几乎可以算是全片的最高潮。
  
   我们随便列举一些好莱坞电影,都可以发现三幕剧结构的痕迹相当明显:
  
   比如爆米花电影《美队2:冬兵》,第一幕至第二幕的转折点,是佛瑞局长被刺杀,神盾局暴露了。而第二个关键转折点,是美队发现原来自己一直对抗的对手,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巴奇,从而进入第三幕的大决斗。
  
   再比如奥斯卡影片《百万宝贝》,第一幕至第二幕的转折点,深夜里教练被坚持练拳的希拉里的一番话打动,决定要开始训练她。第二幕至第三幕的关键转折点,希拉里摔断了脖子,全身瘫痪,从而进入全片最意味深长的第三幕。
  
   动画片《超能陆战队》:第一个转折点,小宏的哥哥被炸死了;第二个转折点,发现面具神秘人原来是卡拉汉教授。
  
   爱情片《当哈利遇上莎莉》:第一个转折点,哈利与莎莉十年后再遇见,哈利与妻子离婚了,莎莉与男友分手了;第二个转折点,哈利与莎莉上床了。
  
   这两个戏剧性转折点,对电影结构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常来说,第一个转折点应该把主角带入戏剧核心冲突的新的形势,产生新的戏剧发展和张力。而第二个转折点,则是全片最重要的转折,要么产生峰回路转的效果,要么就让主角处于最脆弱的时候,却不得不因为外在或内在的因素,来面对第三幕最大的挑战,解决最终问题。
  
   肿瘤君》后半段的剧情薄弱无力,来自于没有很明确的第二幕和第三幕间的转折点。这本应该是全片最重要的转折点,但是影片似乎就在一片煽情的哭戏中渐渐结束了。
  
   影片中熊顿差点死亡,被梁医生电击心脏救回一命,本来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戏剧转折点。然而,这个转折点并没有完成——熊顿并没有被带入一个新的境遇,也没有面临影片最大的戏剧冲突,解决核心问题。
  
   这里,不得不衍生出一个新的话题:电影的内核——人物的内在驱动力。
  
  灵魂将安放在何处
  
   编剧温迪?汉森说过:“我们人生面临的所有困难和选择,都将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和坚强。这些阻碍,是我们人类灵魂的自然进化。”我们笔下的人物,也应该如此。
  
   《肿瘤君》里的熊顿,从影片前半段的形象鲜明,到后半段的形象薄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物内在驱动力没有变化——或者说,内在驱动力不明显。
  
   在剧作创作上,有一条很通俗的法则:当你想要创造一个具备某项特质的人物,那么他在影片开端时,必定不完全具备这项特质。
  
   不信你可以看看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辛德勒在影片末尾是大圣人,拯救了很多犹太人,然而他在影片开端时,却是个想着压榨犹太人发战争财的自私混蛋。影片通过一层层的铺垫,才完成辛德勒到拯救者的转变。
  
   你再看看《霸王别姬》,雌雄不分深爱着师哥的程蝶衣,在影片开端时,可是很坚定的认为自己“我本是男儿郎 又不是女娇娥”。
  
   动画片《驯龙记》里,能和龙族友好相处的男主角希卡普,在影片开端时,一心只想着成为屠龙高手。
  
   一个成功的角色,必定是因为他在戏剧冲突和转折中,不断前行,最终到达了一个新的境界,灵魂有了新的成长。这种成长和转变,必定是影片开端时的他,所不具备的。
  
   彭浩翔导演曾经在演讲里提到过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个警察,可能以前侦破过1000个案子,之后也侦破了1000个案子,为什么不拍之前或者之后的那些案子中的一个,而非要拍摄影片现在正在讲述的这个故事呢?一定是因为这个故事使这个警察在他的生命中,产生了重要的变化。
  
   我们的角色,就如同拥有真实的人生一样,故事所讲述的那些经历,都应将他的灵魂,带到更高的地方。这样,观众才能跟随着主角的脚步,一起体验他的人生。
  
   这种变化的过程,就是影片的核心主题;而这种在困境和障碍里,不得不前进的欲望,就是人物的内在驱动力。
  
   《肿瘤君》在剧情的后半段,开始散漫无法紧凑起来,没办法很好的区分第二个转折点的原因,就是人物的内在动力,从来没有发生过变化,熊顿似乎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乐观心态抗击癌症的女孩。
  
   《肿瘤君》是真人真事改编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故事的结局,熊顿是一定会死的。那么,在这种结局固定的故事里,是不是就没办法做人物的内在动力上的层次了呢?
  
   其实仔细想来,无论一个角色怎么乐观,再怎么正能量,当她面对死亡的时候,总会有那么一个时间点,总会有那么一个瞬间,能让她清晰的感知到,死亡就在她身边,她终将会和这个熟悉的世界,作永远的告别。当她深刻的意识到这一点时,她一定是处于全片最脆弱的时刻。
  
   这个时刻,是最好的成为转折点的时刻,这也是我上文提到,为什么熊顿差点死亡,被梁医生救回时,最适合作为第二个转折点。
  在这个转折点过后,全片应进入第三幕,这一幕里,应该解决影片的最终问题,也是影片的主题——我们在面对死亡时,应该如何与这个世界作最后的告别?
  
   《肿瘤君》因为缺失了第三幕,所以整体来看,影片的主题也不甚清晰,在影片的后半段,几乎成了熊顿一个人积极乐观,发光发热,然后影响周围的人这么一种设定。在影片的末段,熊顿通过讲述以前养的小狗的例子,来说服梁医生要开始新的恋情的段落,是我看得最出戏的地方。
  
   如果观众无法跟随主角的心灵,经历新的旅程,而是看主角如何一直影响他人,对他人说教,这得多么无聊啊?
  
  把眼泪留给观众
  
   年在电影院看完《亲爱的》,走出影院的时候,我曾发出深深的感慨:“表达悲伤的方法有很多,让演员对着镜头使劲哭,是其中最笨的一种!”
  
   不知道为什么,国产电影表现悲伤,一定得通过演员的大哭来实现,《1942》如此,《亲爱的》如此,《肿瘤君》也逃不出这个手段。每次看到演员在银幕大哭,我都感觉我前面积累的情绪,在这里一下子松懈掉了。
  
   嗯,我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肿瘤君》所有的煽情桥段,室友们知道熊顿得癌症了,回到家后大哭;父母知道熊顿得癌症了,父亲在超市大哭;熊顿即将逝,梁医生在办公室大哭;熊顿即将逝,熊顿和妈妈在床上大哭;熊顿逝了,熊顿在葬礼的VCR上大哭……每段哭戏均有煽情BGM。
  
   我一个泪点相当低的人,我连看《八月迷情》这样的电影,和中国好声音第一季,我都能热泪盈眶,但是偏偏看到这种大哭的电影桥段的时候,我反而感动不出来了。
  
   其实哭戏这玩意儿,和床戏挺像的。真正高级的床戏,演员裸露得不多,但是给予观众十足的诱惑。李安在这方面是高手,章子怡在《卧虎藏龙》里并没有怎么裸露,但是床戏却性感十足;《色戒》里汤唯是正儿八经全裸了,但是《色戒》却看不出太多的色情,反而让人觉得这是顶级的床戏。而低俗的床戏,则像香港三级片一样,通过直接的裸露,在生理上刺激观众。
  
   悲伤也是这么一回事儿,我们人类天生就有同情的基因。哪怕是一个陌生人,我完全不知道她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当她在我前面撕心裂肺地大哭的时候,我也会觉得同情与悲伤。让演员在银幕上大哭,就意味着影片不是通过故事情节打动观众,而是企图通过生理上的刺激,来引发观众的哭泣。
  
   有人会说,这是情节上的需要呀,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难道不哭吗?是的,逻辑上好像是这么回事,但是电影实际上不一定要这么拍。
  
   在悲伤的情节到来时,剧中人物哭得越少,留给观众哭泣的余地就越大;假若剧中人物哭得梨花带雨,那么观众心中这股悲恸的情绪,反而因为剧中人的哭泣,而松懈掉了。
  
  影片《百万宝贝》里的生离死别,就表现得相当高级。伊斯特伍德扮演的拳击教练,在影片里几乎没有掉过眼泪,然而最后的生离死别情节,却直击观众的心灵。
  
   同样是轻喜剧的《时空恋旅人》,里面父子在面对生离死别时的态度,让无数观众泪崩。戏中人几乎是带着微笑完成的最后告别,而观众却在演员的微笑中哭得稀里哗啦,这是多么高明的一种表达手法呀!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肿瘤君》的结局。说实话,《肿瘤君》结局上,熊顿为自己的葬礼作主持人这个创意实在太酷了。很可惜,这个点子没有酷到底,因为熊顿在VCR上说到一半,自己大哭了起来。
  
   如果这个桥段可以做的更极致一些就更好了。试想一下,就在所有观众都以为最后的葬礼必定是悲伤的气氛时,熊顿却在VCR上说了些什么很欢乐的话,让葬礼现场笑起来了,观众也跟着笑了起来,然后在笑声中哭出来,这该是多么棒的一件事情!
  
   以上只是一些对《肿瘤君》很粗浅的看法。《滚蛋吧,肿瘤君》是一部很好的国产佳作,我非常喜欢,只是觉得它可以做得更极致更好一些。
  
   哦,对了,影片最打动我的地方,是IPAD里被人揍得鼻青脸肿的老郑,赢得比赛胜利后的呐喊。是啊,人活着一定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作者Pumpkin

《失恋33天》到《肿瘤君》浅谈国产商业片的剧作缺失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失恋33天》到《肿瘤君》浅谈国产商业片的剧作缺失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失,缺失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