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寻找凉山彝族营造传统》值得看的纪录片

影视台词 > 影评 > :《寻找凉山彝族营造传统》值得看的纪录片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寻找凉山彝族营造传统》值得看的纪录片的正文:

  用纪录片的形式,效果远超一篇自说自话的文章。原始信息量大,可讨论的问题就多。
  
  凉山内部差异性也蛮大的,这部片子还原了美姑县近六十年的彝族营造传统,主要是木构架的制作施工。凉山多地震,房屋遗存极少。懂木工技艺的多为世代传承的白彝,往上追可能就是被掳的汉族奴隶,被彝化了。极具标识性的装饰性拱架是近些年才得到土豪青睐,也就十几年时间,风靡全县。年轻人帮匠人回答,说都是他自己设计的,基本不可能,无中生有的设计在匠人中间极少,必有因可循。后面看到最老的那栋五十年代建筑,也有这样的装饰。可能垂柱样式本来就多,匠人把这个毛笔头样式发扬光大了。说明一个地方都是这种样式,也不一定是民族特色,匠人之间的师承关系也很重要。
  
  如何处理匠人语言其实是乡野调查的核心。气象站土豪说话引得大家大笑,其实他才是实在人,“以前没人这么做,我有钱,我让匠人这么做,以前没有做这么多层的,我有钱,我让匠人这么做。改得更密集,好看。” 结合后建的几家,一起读就是,富家装饰性大大增强,贫者及中产跟风。
  
  时代变化对建筑影响非常大,山里的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他们其实什么都懂,采访的时候他们是一个个“个人”,而不是同质化的“民族”。民族建筑并不是固化的,也一直随时代改变。学科的介入,研究出几种范式,反而堕如死坑,再无活力。历史是流动的,我们只能尽力描述某个时刻。
  
  彝族同胞,我只接触过两次,12年夏在新疆的塔县,13年冬重庆到贵阳的火车上,他们的纹身好帅啊!
  
  马长寿《凉山罗彝考察报告》,是马先生1937年和1939年两次考察凉山彝族的成果,1940年底基本写成,“原稿中有照片和图片一百余张,今除必要的以外,尽行抽出,以待今后整理马先生关于凉山摄影时一并处理”。主持整理马先生遗稿的李绍明先生已于2009年世!周伟洲先生现在陕西师范大学任教。
  
  (摘抄一部分……略有添改……)
  
  四川凉山的彝族,是从云南迁徙而来。所以该地内袭邛都文化之遗风,外受南诏、藏族文化之影响(南诏大衙门“重屋制如蛛网,架空无柱。”)。彝族生息其中,人种虽为齐一,然其文物制度,则因地理、历史与文化条件不同,而有地区差异。凉山内部有平原、林谷与丘陵(低地有白杨树、青木树,高地有杉树),以居住为例:东部山高土瘠,五谷既少,又乏牛羊,故部落散处,不能集中。西部美姑、昭觉、三湾诸河流域,土肥美,民殷富,其村落遂大于西部数倍。民殷富,故能团居;集团居,故共谋守望相助,而廓大之围垣以生。
  
  建屋技术系和平式学习和战争式掳掠。凉山彝汉参半,皆自他地迁徙而至,两族有冲突,仍少不了融合。木匠为建筑工程中主要艺人,可分为两种:一种为自由的汉民,或为罗彝聘入,雇金与时期,预约定之,或由罗彝介绍入山,居于人烟稠密之村落,附村罗彝皆可约之工作,付以银两,或馈粮食,其生命财产由介绍者负责保护,此种木匠为数较少,唯彝汉感情融洽之区,互相信赖,始能行之。另一种较多,为被掳之汉族木匠,不幸被掳劫入内,买主为之配妻生子,父子相承,永远为罗彝造屋之奴隶,相习日久,或成为白彝,彝衣彝食,不知其祖先为汉人矣。此种白彝,不事耕种,每年衣食赖村内有雇佣关系者赡养之,各家于秋收之后,馈送粮食于匠家,匠家生活恃以裕如。
  
  建屋之初,避险奠基埋材。富家之屋有石基,石匠为之,一如汉式。贫者及中产之家无石基,二人捧木桩向下捣之,土质由松至坚,屋则筑其上。木匠伐木于山,刨剥其皮,齐之为柱,划之成板。然后运归家,其工具仍不外斧、锯、刨、錾,形式与用法皆如汉族。
  
  构屋初在架梁。普通中产之家建屋,列柱十六根于四方,每方四柱,是为壁柱。屋檐前平列四柱为楹柱。内室门前及隔壁间列内柱,其数四六株不等。屋脊之上承大梁一株,前后稍降二尺许又置小梁二株,梁之下各有柱承之。衔接之法:柱头断一横槽,中空;梁头断二纵槽,中实。实者衔于空者,梁以柱支而不坠。至于贫者之屋,梁柱相接结紧以绳,但不甚牢,故需一年一易。
  
  架梁之后则为立壁。(版筑……略……)
  
  屋壁既立,则谋盖顶。屋梁横列之上,覆以纵椽,椽为扁长等形,与中原之圆椽异。椽上覆以茅,茅上再覆木板。贫家之屋则径于梁上覆木板,木板彝语曰“匹”,长约三尺,宽五寸。各板横列成排,后者掩前者;上下共三列,上者掩下者。若遇雪雨,则融流而下,不漏屋内。屋顶板列上下及相衔处多敷竹篾,蔑上有石块,为数甚伙。故凡至边区,见屋顶上石块棋布星罗者,大率为罗彝住宅也。压石之用在师板屋固定,暴风雨来,不至拆飞。余居凉山时,目睹此石压建筑时向罗彝建议:屋板之上,易石为钉,岂不美而且牢?不料此议不为罗彝嘉纳。罗彝理由以为罗地高寒,屋内四季不离柴火。柴火烟尘油渍,皆积屋顶。故每年春秋二季必须拆屋刷新,以新易旧。设板屋易石为铁钉,不特铁钉所费不赀,而建筑灵活机构全无,板上之伤痕已现。余之建议因以打消。
  凉山砖瓦不为罗彝所造,且为数极少。凉山四周汉化罗彝故多砖瓦之屋,然其制作者仍为汉人。山内罗彝,尚无此技术,而习用历代相传之板屋。
  
  屋之前后有檐,称曰“言俾”,或曰“言乌”。富屋檐下多短柱,上接于梁,下衔于拱臂。檐前二列,则为空悬。柱头皆下垂,形式不一:有瓜状者,有盒状者,有轮状者,有穗状者,有垒层状者。此种建筑作者于四川内地亦多见之。
  
  
作者alsdlt

《寻找凉山彝族营造传统》值得看的纪录片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寻找凉山彝族营造传统》值得看的纪录片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寻,录片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