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头脑特工队理论分析

影视台词 > 影评 > :头脑特工队理论分析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头脑特工队理论分析的正文:


  这部电影的英文原名是《Inside Out》。Inside out这个短语可以理解为:彻底地,从里面翻到外面。稍微引申一下就可以解释为为:人的情绪与情绪的外在表达。
  导演皮特-道格特拍摄这部电影的灵感来源于他自己的一个真实困惑:他的女儿Elie小时候一直是个活力四射的快乐孩子,跟《飞屋环游记》里那个后来成了男主角妻子的小女孩一样的张牙舞爪(Elie为她配音)。然而当Elie长到11岁时,她一下子变得安静寡言起来。
  电影名字可以分解为两个单词:inside和out。Inside是Riley具想象力的头脑工厂里各种情绪的故事;Outside是Riley的现实生活
  在inside这条线索中:电影的前半段,代表着positive的快乐似乎成为了他们中间的领袖,然而他们之间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他们各自都有着控制情绪的权利,Riley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均会在这个情绪控制总部里得到反映。五位居民会在履行各自职责中产生分歧、辩论,胜出的那一个会在短暂的时间里主宰Riley对环境的反映。
  在outside这条线索中:Riley从出生到搬家都过着比较快乐的生活,然而父亲因为工作原因需要搬家,因为搬家和工作父母都变得很忙碌。同时在陌生环境中,年纪尚小的Riley缺乏一定的适应力,并且因为远离了家乡和朋友感到了强烈的孤独。在这场情绪危机中Riley的人格岛全盘奔溃,并且失了乐乐和忧忧两种情绪,所以变得有些麻木。当然核心记忆的改变和人格岛的崩溃并不是不可逆的,在人类潜意识想要获得快乐和安定的强大力量作用下,Riley最后还是恢复了正常,并且因为这次危机而获得了更强的对于情绪的控制力。
  我们来了解头脑工厂的主要构造以及运作方式,这些充满创意的诸如“记忆球memory ball ”“人格岛personality island”“思维列车train of thought ”“潜意识仓库subconscious”“遗忘峡谷memory dump”等等均有一定的理论可循,并不是凭空编造。头脑工厂里的情绪控制总部总共居住着快乐(Joy)、悲伤(Sadness)、恐惧(Fear)、厌恶(Disgust)、愤怒(Anger)五位居民,他们负责日常的情绪处理工作。白天产生的记忆球会暂时储存在司令部的架子上(短期记忆),而当夜里睡着时,这些记忆会随着管道滚入层层叠叠宛如迷宫的长期记忆之中,那里有头脑工人(Mind Worker)负责整理(时不时让神曲蹦出来给你洗脑的也是它们),不重要的记忆比如隔壁老王的电话,就是“忘记师”(Forgetter)的工作了。
   Joy就像是一颗星星,不停跳动浑身发光。我们开心的时候,好像也是“整个世界都亮了”。
  Sadness是一颗倒立的蓝色泪滴,衣着臃肿行动迟缓。悲伤时你总想躲起来,裹紧自己静静发会呆。
  Anger是一块头顶能喷火的红色砖头,随时都能“气的冒火”。愤怒能战胜恐惧,所以Anger经常殴打Fear。
  Fear是一根敏感的神经,脑袋后挂着一根狗尾巴似的头发,它会随着受惊吓程度凹出不同造型,就像我们受到惊吓时“头发都竖起来了”。
  Disgust是一颗西兰花——Riley最讨厌的食物——西兰花。(不过笔者很喜欢吃西兰花)。
  在总部之外有着更加辽阔深邃的头脑世界,根据近代心理学研究,我们将人的记忆分为短时记忆、长期记忆。短时记忆作用于当前较短时间内人的思维和情绪,如果没有得到反复强化,它将在一定时间内被遗忘。长期记忆由于非常深刻或者被反复强化所以会成为建造人格的基础,也就是电影里被选中的长期记忆成为核心记忆从而触发人格岛建立的场景。笔者尚未在心理学书籍中见到关于核心记忆的定义,核心记忆在电影中被定义为长期记忆中那些意义特别重大的时刻(比如第一次打冰球得分)等。
  同时,根据佛洛依德的观点,我们将人的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这种观点同样在电影中得以展示,比如潜意识仓库是被两个人所守卫着的,两个守卫代表了人的一般理性,负责管住那些如果表现出来会显得非常irrationali和在社会道德看来是异端的潜意识。然而电影中两个守卫出现的片段里几乎一直在争论他们俩帽子是否戴错了的问题,依笔者见,这似乎代表着人类理性和社会道德本来就是界限模糊的评判标尺并且会常常相互混淆,而且会随着社会沿革而变化。
  电影以“do you look at someone and wander what is going on in side their head?”(当你看着一个人时你是否会好奇他们脑子里到底发生着什么?)的设问开场,然后是Riley婴儿时的画面。joy最先出场,单纯的认为Riley的头脑世界里只有她一个人,她会独自永远陪伴Riley。然而sadness在第34秒出现,轻蔑地说“may be just 33 seconds”,这是电影的第一个冲突,即快乐与悲伤。在电影的前面半段joy似乎成为了情绪控制中心的领袖,她不允许sadness染指Riley情绪控制台,并给她画了一个圈将她关起来。然而sadness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在headquater到处“闯祸”,她似乎像瘟疫一样将碰到的任何记忆球都变成忧郁的蓝色。头脑工厂第一次大转折出现在joy和sadness对核心记忆控制器的争夺上,两个人各持己见最后都被扔出了总部。
  电影中的造梦场景是笔者认为对佛洛依德理论展现得最为精彩的片段之一。电影承认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一观点,在当天晚上的梦境中呈现了Riley白天所经历的并令她印象深刻的事情。同时现实畸变滤镜代表了佛洛依德的关于欲望的伪装这一观点。当天她的潜意识欲望应该是流利并且快乐的介绍自己并且赢得大家的尊重和热情,然而在在梦境中牙齿掉落和没穿裤子的剧情设计确是现实中当天课堂上遭遇的强化表达,现实压制了潜意识对梦境的改造,这似乎有点违背佛洛依德关于潜意识努力改造梦境并在梦境中达到释放欲望作用的解释。不过接下来乐乐和忧伤带领幻象(电影中imaginary被形象的表达为一头大象,幻想、大象,笔者将她简称为幻象)破坏了梦境的前半部分,在舞台上开了一个欢乐的party,我想这里也许可以解释导演在剧情安排上对佛洛依德理论的严格遵守。这场party可以理解为潜意识的伪装在梦境舞台的胜利,并且这场party在大情节中是乐乐为了最终到的总部取得控制权而吵醒Riley的一个手段。
  这也就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了导演对于整部电影的情节安排:乐乐和忧忧(即获得快乐)被压制为潜意识(乐乐和忧忧被抛出总部,走到潜意识仓库),然后描述潜意识在遗忘的记忆中不断斗争(乐乐和幻象在遗忘峡谷一次又一次开动火箭想飞出峡谷),最后潜意识以一定程度的损害(幻象被永远留在了遗忘峡谷并逐渐被腐蚀),但潜意识最终重回总部(乐乐和忧忧重回总部)。
  同时,我们仍需注意电影情节中的主要矛盾,即乐乐和忧忧关于情绪控制权的矛盾。电影几乎是以这一矛盾为中心而分散进行描述的,我们可以看到乐乐最初是独占情绪控制器的,后来出现了另外四位情绪居民,他们在总部中各有其地位,也都互相发生矛盾,但最主要的矛盾还是乐乐和忧忧之间的。他们俩因为抢夺核心记忆而被扔出总部,但两人的关系在旅途中改变了,乐乐在思维列车上认识到在过的记忆里Riley并非只有快乐,家庭关系的建立也绝非只有乐乐一个人的力量。Riley在因为棒球比赛中错过决胜一球而感到悲伤时,爸爸妈妈及时的来到她身边,很快Riley又快乐起来。悲伤也许是一个建立感情的好契机,而温暖的感情又是增进快乐和幸福的基础。乐乐意识到人们需要的是全面的情绪,情绪是相辅相成而非决然对立。所以最后乐乐和忧忧一起回到了总部,并且乐乐愿意将核心记忆交给忧忧,因为乐乐意识到在那种时刻Riley的确需要悲伤,悲伤需要适当的发泄,而非快乐总是独占霸权。同时Riley的悲伤也的确得到了父母温情的抚慰。
  电影里关于那堂课后Riley的情绪和人格变化的表现也极为精彩。乐乐和忧忧被扔出总部后,恐惧(Fear)、厌恶(Disgust)、愤怒(Anger)接管了情绪控制台。他们在乐乐离开后群龙无首,对于新环境无所适从。他们决定假扮乐乐,于是Riley脸上表现出了愤怒的微笑、厌恶的喜欢等等做作而笨拙的情绪。毫无疑问,这种安排再一次揭露了人性的复杂,也是对我们很多人在社会上不得不做出的一些违心的情绪表达的真实写照。但导演并未对此做出批判,当然,这没什么好批判的。我们每个人都将不得不在成长的路上学会一些新经验,这些新经验也许违背初心,但却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以满足人的最基本需要——生存。我们可以看到电影中的父母的情绪控制台里的情绪控制者分工协作,对各自代表的情绪特征不再固执而是兼有各自特点,并且也能够把自己的对立面扮演得活灵活现。这种对情绪的良好控制和纯熟运用也是每个像Riley一样的孩子即将在成长中学会的,无法判断这是喜是悲,我们看到了答案,解释也许需要我们自己对人生的实践了。
  总的来说,这是笔者近段时间来看到过的最赞的电影。题材仍然是成长,也许少了些向《玩具总动员》那样令人落泪的感人情节,但却由于这部电影严密而令很多普通观众耳目一新的科学理论支撑体系而大大加分。想象力与科学的完美结合,对情绪控制理论的生动阐释,值得让人细细品味。
   笔者:倪鹏
   2015年10月4日
  注:
  此影评对于内容分析较多,关于影片的动画制作和导演的创作原意了解甚少,以上两部分借鉴了影评。由于文中涉及一些精神分析和心理学知识,笔者也只是粗浅阅读过,所以有些观点和知识运用可能有错误。建议阅读原版书籍,推荐阅读材料:影评、《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
  
作者Verne

头脑特工队理论分析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头脑特工队理论分析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头脑,分析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