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死亡诗社》和每一个人的成长相遇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死亡诗社》和每一个人的成长相遇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死亡诗社》和每一个人的成长相遇的正文:

《死亡诗社》,89年的老电影,关于教育和成长。影片太过真实并且没有丝毫尴尬和掩饰,那么冷静地把现实剖开给你看的时候,戳到了我的痛点。
老师Keating向传统教育发起挑战,让学生们不要根据节拍走,要听见自己的脚步,鼓励他们carpe diem,抓紧时间让自己与众不同。最终追求梦想的Neil却饮弹自尽,也让Keating被赶出学校,一切好像又和原来一样了。那个带着梦想的小球撞向墙的时候,还是粉碎了。以后的Keating还会教书么,如果教书,他是否会变成“传统”的老师。电影最后没有说,我也无法怀着励志片式的乐观精神随意揣测,毕竟他的开拓创新付出的代价太过沉重。或许Keating映射的就是那些怀着梦想教书的老师,尝试过,最后还是抵不过世俗的价值观,顺着河流漂浮下。谁也没有说过,到底顺流是好的还是逆流而上够勇敢。教师的价值更多的是体现在学生的成就上,他们的尝试很多时候影响的或许是学生的一辈子。我的初中班主任曾今和我们说过,他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他的第一届学生,那时他不懂教书,很多事情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教育改革才那么艰难,因为谁都不敢拿自己和别人的未来做实验。
《无声告白》的第一句话就是“莉迪亚死了”,伍绮诗说,这句话是写完全书才敲定下来的,在写之前,她也不知道莉迪亚的结局,只是所有的逻辑和情感推动了她的死亡。也许是尊崇“主角必须死”,电影里那个看似有勇气有魄力的Neil最后却饮弹自尽,也让全篇矛盾激化到最高点。在死之前,他反复念叨的是Keating跟他说的话“我很有演戏的天赋,我演的很好”。Neil死后,Cameron把错都归咎于Keating,他说,如果不是Keating,Neil现在还在教室里做着化学题。那一瞬间,我的脑海里想到的就是讽刺,即使他还活着为他父亲的名校梦奋斗,但他已经死了,因为那已经不是他的生活了,而是他父亲想要的生活。就像《无声告白》说的“我们终其一生,都在摆脱他人的期待”。其实Neil本可以不必死,他可以像Keating教他的,和父亲好好谈谈,可是在他大声喊完“我要告诉你我的想法”之后,他沉默了,他说不出口,他和莉迪亚一样走投无路了,他不是不够勇敢,他的内心里烧着一团火,是他重新开始死亡诗社的故事,也是他鼓动班长丢掉父母给的铅笔盒,可是我们对别人的生活能够冷静客观,可是对自己的却不能。十几年的期盼不是说扫开就能扫走的,那份沉重的期待他没办法置之不理。或许他的死为他向父亲开了口,又或者他在报复这份太过偏执的爱。但即使他没死,他也不能活,如果没有遇见Keating。我现在真的觉得,责任是社会为了维持稳定的秩序而强加给人的枷锁,就像曾今的宗教稳固王权一样,很多传统的观念都在把我们和别人捆绑在一起,可是,这是违背我们的天性的,其实我们很自私都任性,所以,我们才活的不快乐。
我始终在想,Cameron会怎样。这个热衷于学习小组,记下老师课堂说的每一个字最终却出卖了死亡诗社的好学生。这个形象,我并没有讨厌。因为某方面,他就是整个社会的缩影,也是我的。我猜想,他以后,会考上名校,娶一个同样名校毕业的女孩,有一份很体面并且成功的工作,他的孩子也是。等到他死,他会有一个很风云的人生履历写在他的墓碑,到他合眼的那一瞬间,他应该也是笑着的。因为,他足够成功了。我并不觉得这很愚昧,我其实很佩服他能不被影响,那么坚定地认为他认为的。即使我认为,我所认为的,很多时候,不是我认为的那样。我不够坚定,我所认识到的生活的道理都在曲曲折折中摸索出来。
影片的结尾,很多人站到桌上和Keating告别,叫着他“o captain,my captain.",导演给了一个全景,一半的人站在桌上,神情骄傲又忧伤,一半的人埋头在桌上,不愿或者不敢那样冲动。我喜欢这个不落俗套的情节。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所有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
最后我想说的是carpe diem。说实话,我喜欢做个破坏王。破坏那些束缚着的,很爽。
作者爆炸的快乐柠檬

《死亡诗社》和每一个人的成长相遇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死亡诗社》和每一个人的成长相遇来自微语录网,更多《死,相遇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