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聚焦》影评:体制之恶高于个人之恶

影视台词 > 影评 > :《聚焦》影评:体制之恶高于个人之恶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聚焦》影评:体制之恶高于个人之恶的正文:

《聚焦Spotlight》最终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此前的金球奖和英国电影学院奖,它两次败给了小李主演的《荒野猎人》。幸好奥斯卡的6000多个评委到底还是慧眼识珠,他们心里明白,无论小李的表演多卖力、《荒野》的景色多迷人,论故事、论剧情,还是《聚焦》更胜一筹。而作为一名在传统媒体呆过多年的“老”报人,看到这样一部讲新闻记者工作的影片,内心真是感叹不已——在纸媒已经日渐式微的今天,《聚焦》叫人重温了报纸昔日的荣光。

《聚焦Spotlight》的故事发生2001年,那时候“911”还没有发生,《新京报》也没有创刊,尽管互联网的大潮已经袭来,但中国报业还在蓬勃上升。无数有志的文艺青年怀揣着用真实打动人心的梦想,纷纷投奔到媒体的大旗下(我亦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彼时的我们正当年轻,豪情万丈,相信可以凭自己的一枝笔“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在大洋彼岸的波士顿,也有着一群相同理想的媒体人。
“聚焦”栏目的性质大约相当于我们央视的“焦点访谈”,就是那种专给社会挑刺的新闻,它所属的《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是《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下属的一份地方性报纸,创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该报在2002年用将近一年的时间刊发了约90篇文章揭露美国各地天主教神父性侵儿童的丑闻,并且指出:教会其实早已知情,却始终在包庇恶行。这一番锲而不舍地穷追猛打引发了全球关注,最终惊动罗马教廷,系列报道的最后一篇便是《罗马教皇接受劳主教的辞呈》。本片正是改编自BG这一组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超长报道。
性侵儿童这个主题一直电影青睐的题材,比如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韩国片《素媛》和《熔炉》。就是讲教会内部性丑闻的也不乏先例,例如梅丽尔?斯特里普和已故的菲利普?霍夫曼合作的《虐童疑云》,还有西班牙大导演阿莫多瓦带有自传性质的《不良教育》——阿导不惜在片中自曝童年曾受神父侵犯的经历。但也正因为此,这个内容也很容易被拍“烂”,一不小心就会陷入过度煽情的窠臼,何况是非对错一目了然,观众在走进影院之前都已经站好了队,除了再次激起人们心中的义愤,电影还能做什么?

“聚焦”栏目14年前爆出的丑闻相当震撼:仅波士顿地区涉案的神职人员就高达271人,有的连续作案已经长达30年。这样惊人的故事,影片却处理得极为冷静和克制,没有歇斯底里地哭诉,没有正义天使般的记者,也没有唇枪舌战的辩论和对峙,有的只是媒体人埋头工作的日常点滴。平淡的叙事消解了戏剧冲突,使整个作品呈现出纪录片般朴实的风格。
电影开头,BG编辑部集体欢送老总编离开。大家开玩笑,吃蛋糕,然后镜头随着“聚焦”小组的萨夏和马特一路穿行回办公室。马特无意中提到自己吃不下蛋糕,因为那会让人心情低落。为什么低落?这里面有深意。影片中充满了这样看似不经意却意味深长的台词和细节。关于新总编的消息在办公室里流传:听说他是个难缠的人,听说他在迈阿密裁掉了15%的人。显然在美国的市场环境下,互联网的冲击更快地到来,对BG这种地方报纸而言,打击是多重的:读者数量日益下降,出色的骨干都被上面的老大NYT抽走了,留下来的人还要面对一天紧似一天的裁员压力(数年后的2013年,NYT最终以7000万美元的价格将BG出售。要知道1993年时,它可是以11亿美元把BG买进来的,还创下了当时报纸收购的最高纪录。20年风水轮流转,纸媒衰落的速度之快,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不久,新总编马蒂?巴伦走马上任。和BG大部分采编人员都是本地出身不同,这位内敛沉默的媒体人此前甚至没有到过波士顿(“聚焦四人组”私下里揶揄:或许该送他一份波士顿地图)。但上任第一天,巴伦就展现了强大的工作魄力:不仅恢复了上午十点半的谈版会,而且丢给“聚焦”一个新任务——跟踪一篇专栏文章里提到的神父性侵儿童的案件。这场谈版会的戏前后仅2分多钟,我反复看了好几遍。在普通观众眼里,这不过是一次略为沉闷的工作会议,但有过切身经历的人方能体会到波澜不惊之下涌动的暗流,每一句话都是重重伏笔,看得人惊心动魄,如同《红楼梦》里那些暗藏玄机的对白。

借助巴伦的追问,观众了解到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在波士顿,性侵案几乎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早在1976年就有受害人报案,警方、教会、律师都已经知情,甚至还有受害人组织和良知律师向报社投书揭发,BG自己也做过几篇不痛不痒的报道。可是,却没有人站出来制止,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明显的事实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遗忘了、掩盖了,施暴的牧师仍然被派往不同的地区任职,导致恶行一再发生。直到有一天,有人终于狠下决心把那些散落的碎片连缀起来,人们才突然发现,真相竟是那样可怕。
“如果养育一个孩子靠得是整个村庄的支持,那毁掉一个孩子整个村庄也脱不了干系。”影片借律师加拉贝迪安的口开掘出“控诉和揭露”之外更深一层的意义,那就是“体制之恶高于个人之恶”。整个事件不单是少数人的个体犯罪,如此大规模的罪行完全是体制包庇和纵容的恶果。但是,在一个有着深厚天主教传统的城市,一听说要与教会为敌,所有人都望而却步,只有巴伦,以及亚美尼亚裔律师加拉贝迪安这种外来者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揭开丑闻的盖子。
站在商业电影的角度,无疑是《熔炉》之类的作品更通俗易懂,丑陋可怖的校长和柔弱无助的聋哑孩子,这样鲜明的对比太容易引发汹涌的同情。但本片中,主导整个调查巴伦和“聚焦”组长罗比永远都沉着而冷峻,话语中听不到丝毫维护正义的激昂,参与调查的记者几次义愤地想要公布牧师名单,都被他们按下了。因为他们深深明白要对整个体系进行问责,而不能针对单个施暴者做出批判,一旦公众把目光停留在个人身上,那么案件很有可能就像过一样大事化小:教会出来顺应民意对犯罪的牧师加以谴责,摇身一变成为关心教民、替天行道的好机构,最多只承担约束不力的责任,顺利逃脱惩罚。如巴伦指出的那样,把板子打在个体身上,不能促成根本性的改变,唯有对整个体制发难,才可铲除罪行的根源。这也是为什么BG性侵案系列报道的第一篇,标题选择了《教会包庇牧师多年》,而不是“70名神父涉及性侵”。
相较于韩国电影人的感性,美国电影人对性侵案不止于煽情和煽动,而是提供了理性层面上的反思。面对一个顽固的封闭系统(教会),一个麻木的熟人社会(波士顿),《聚焦》给予了手术刀般的剖析,也成就了一部教科书级别的电影。
作者娃娃鱼觉得几乎每句话都有深意,可前后照应的很多,就稍微整理下:
1,一开始俩警官讨论“这档子破事儿”,胖子叼着烟卷反问:“什么传闻?”菜鸟警官出门抽烟目送并看着神父车辆远的背影(照应中间萨沙在茶餐厅采访一位黑人民警:“警长知道,所有人都知道,可没一个愿意抓牧师,我都不该跟你说这些烂事儿的”,这一句又照应了加拉贝迪和麦克利什一开始对spotlight采访的态度);
2,斯图尔德退休,robey演讲时讲了个小笑话“斯图尔德我发现你离开的时机有点让大家人心惶惶——角落办公室腾出来了,新总编下周一上任。恕我冒昧问一句,你他娘的是知道内幕消息还是怎么着?”斯图尔德一手捂嘴,一手摆动,以示:我可不能透露消息来源。这一幕照应了两场:一,麦克追问robey是不是有人要被炒鱿鱼了?还有一场巴伦询问消息来源可否再用,robey愣了一小会儿,说No。
3,开组稿会,主编大人巴伦提及丑闻报道(吉欧根case,主笔为艾琳.麦克纳马拉)时给了坐在后排艾琳一个特写,主编说:那名律师……,艾琳及时提词“加拉贝迪”。一编辑说“我觉得那个律师怪怪的,教会已经表态此事纯属子虚乌有”。艾琳(同时场景麦克在问编辑史蒂夫,史蒂夫也出现了至少两次:“艾琳.麦克纳马拉跑十点半会议干啥?”回答:“你要干嘛?”“好奇而已”“一边儿玩儿,我正忙着”需要关注Ben和robey给麦克吹风时麦克的反应)插了一句话“He said,she said”,中文字幕翻译为“别人云亦云”。(后来艾琳再出现是在餐厅,马特向其咨询牧师的历史数据信息来源)足见这场组稿会有备而来,就是要掀开黑幕。
4,巴伦面见主教,重复了三人会议时ben的话“‘焦点’栏目之所以取得成功,很大程度是因为他自主选题”(主编问:“能考虑考虑这个主题么?”结果通过了。):“一份报纸想要成功运作,必须保持独立自主”(拒绝了主教的提议“但我的提议还是有效滴”)我一直在想送给主编一本《天主教会教理问答》是什么动机,特别是犹太裔主编。下马威?
5,编委会见第一个受害者萨维亚诺,取得信任的机制:示好以取得信任—不断试探—得寸进尺—调教,感觉“被选择”(与众不同,满足)—信任—纵容—惊恐、害羞,不知所措—选择失忆,以上的互动模式。
6,萨沙-乔、麦克-派特里克两场采访同时进行:两个,人情绪皆不稳定,一个碰翻了杯子freak out,一个胳膊上露出大量针眼儿。开始说不愿使用真名,后来“无所谓了,只要get these assholes”。
7,两个机构:一个“受侵害者协会(SNAP)”一个“西顿精神病研究所(研究性侵牧师和他们的受害者)”(理查德.赛普)
8,地下室角落里的死老鼠发臭是不是暗示教区教士,花名册“就在那里”,“事实就在人们眼前”、“只是众人不相信,需要证据”?就是地下室里发现“sick leave”时仨人愣了一小会儿突然意识到眼前数据重要,此种联系性让我觉得这就是在作历史研究。“逆向工作”很有创意,有启发。
9,在餐馆儿卡座谈话时,加拉贝迪告诉麦克变革往往都需要外来力量引导(亚美尼亚裔、葡萄牙裔,主编是犹太人“他一上任,突然所有人都开始对教会的事情感兴趣了”) 如果养育一个孩子靠的是整个村庄的支持,那么毁掉一个孩子整个村庄也脱不了干系。越咂滋味越深厚。
10,麦克利什(律师):执行“潜规则”,五年前就把20人名单寄给《波》报;吉姆.沙利文(律师):同上,充当证实消息的来源,划出所有“bad eggs”;robey ignore+pay attention,救赎主题;人类如果不能互相帮助就会互相指望、互相推诿。do your job与do my job之深意。
11,萨维亚诺说自己五年前曾将材料寄给报社,究竟是寄给谁了?(robey问萨维亚诺寄给谁,萨维亚诺说不方便透漏名字;这个问题麦克也问过ben,ben说不知道。种种迹象表明就是寄给robey了。这一点在“天亮了,大家互相指责”那一场似乎暗示了。这个惊天内幕的掀起实际上是在重拾失的信任感及自我救赎);
12,我一直都怀疑ben是报社内部教士集团维护者(但一直不敢肯定,就像大家面对萨维亚诺时都坦诚自己“来自天主教家庭”),比如麦克在家跟“理查德”通话,“教会还在不停找我的麻烦,他们会逼迫任何曝光的人闭嘴,我相信他们很快就会盯上你和你的团队”突然电话断了,这时有人敲门了。麦克问“谁呀”,门外答:“坎特伯雷大主教”(ben)有点喜剧效果了,“现世报”。这又照应了酒会上robey与巴伦聊天“波特案调查期间,他简直逐字逐句引用《圣经》攻击《环球报》”,“结果如何类?”“一周后我滑雪摔断腿”呵呵了。ben总让人感觉在鬼鬼祟祟打探消息,试探调查进度等等。听麦克说“87”,叹了口气,麦克还“something bother you?”“只是觉得难以置信”(这可是第二次表示难以置信了)临出门时又叹了口气。就在这时麦克追上问“寄给谁了?”
13,巴伦主张突出机构,揭批体制(这时本说“听说似乎是让我们曝光主教”这句话在前边组稿会其实已经说过了“你想起诉教会?”)
14,马特家附近有个“治疗中心”(在对名单时,他还跑出看那栋房子,在冰箱上贴条不让小孩靠近那屋、那人)保密的工作性质,能否跟附近小孩提个醒啥的?robey否定了。“你确信?”“嗯”。这似乎又照应了后来麦克送报纸给加拉贝迪时看见两个被性侵的孩子“两周前在牙买加平原(波士顿)”;
15,萨沙寻访受害者时竟然无意中碰到一个被教士性侵的教士(father帕奎因,既是施暴者又是受害者)。
16,解禁文件听证会法官“康斯坦斯.斯维妮”(照应前边三人会时提及“难办”“虔诚女天主教徒”)用词“主教”、“大主教区”“你不能任意使用‘主教’,要用‘大主教区’”(注意旁边加拉贝迪表情)。
17,法庭外加拉贝迪向麦克交底:they control everything,everything。
18,在法院发现重要证据后,spotlight编辑部内部讨论麦克情绪激动,“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照应robey高中跟校友所说“神父没挑我们下手,我想只是因为我们运气好”。前边还提及受害人背景,结论是“家庭贫困、问题家庭”。是否因为问题少年所受关注不够?即便发生了也是“上帝垂青”“很难拒绝天主,对不?”特别是穷人家的孩子,“犯罪分子可不搞性别歧视。”
19,“天亮了,互相指责”一场:“内线”不能使用了,ben指责这名内线“他不闻不问,纵容教会包庇禽兽牧师”、“那家伙也是人渣”、“他是名律师,只是做本职工作”、“他是教会保护桑”、“他知情却无动于衷”、“他多年前就应该站出来揭露,说不定能救很多人”。robey问:“那我们呢?”“啥意思”?“麦克利什多年前就给我们寄过一个20名牧师的名单”“我们一直有个20人的名单?”“啥时候?”“波特案之后,93年12月”“当时都市版没有跟进报道”“你当时负责都市版啊”“是我,刚接手,根本不记得有这回事,但确实是我”主编巴伦“我能说两句吗?有时候我们很健忘,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在黑暗中磕磕绊绊。突然间天亮了,而人们却开始互相指责。……”
20,波士顿环球报系列报道、信件等扫描(“马特想把信件都放到网上,这样读者可自行查阅”)http://www.boston.com/globe/spotlight/abuse/shanley/#userconsent#
作者柯林武德

《聚焦》影评:体制之恶高于个人之恶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聚焦》影评:体制之恶高于个人之恶来自微语录网,更多《聚,之恶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