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穆斯林信仰与理性的经济人

影视台词 > 影评 > :《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穆斯林信仰与理性的经济人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穆斯林信仰与理性的经济人的正文:



   中国人对于现代伊朗的认识,除了电视上那个不打领带的总统,就是伊朗电影了。在这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权国家,电影审查制度的严厉绝非天朝所能比拟,但有些讽刺的是,伊朗电影的国际声誉甚至在我之上,虽然普通伊朗人民对这些蜚声世界的经典影片完全茫然无知。
  
   《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是我看的第一部非儿童题材的伊朗电影,但是贯穿剧情主线的女孩特眉与索玛雅告诉我们伊朗的导演们对于儿童视角又是多么钟情。这部片子在柏林满载而归,主要演员集体获奖,其成功无需赘言。这位叫做阿斯哈·法哈蒂的导演自编自导,用新写实主义的手法铺陈出现代伊朗社会的各种矛盾冲突,零而不散,可见其叙事功力。
  
   电影以一场离婚诉讼开始,这段不到四分钟的开头充斥着夫妻俩和法官之间琐碎的争吵,却带出了不止一条矛盾线索,值得一提的是西敏道出了二人离婚的真实原因:二人向往国外的生活,西敏非走不可,但是纳德因为重病的父亲无法分身。“作为一个母亲,我不愿她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下。”西敏如是说。住着大房子,开着法国车,戴着雷朋墨镜,请得起家教和护工,纳德一家的生活在这个人均收入2000多美元的国家绝对够得上中产阶级。那么他们为什么还想出国呢,哪里呢?“就说说你为什么想离开这个国家?你害怕呆在这。”纳德后来如是说。影片从头至尾都暗示了西敏在留与走之间的内心挣扎,但结局依然以悲剧收场,导演对这个问题没有给出解答,我想问题本身已经触及了伊朗政体下更为敏感的问题。
  
   纳德是个固执己见而又有原则的男人,西敏则个性独立而懂得妥协,前者在加油站执意要回小费,后者给搬运工付钱了事,这两个场景为后来的冲突做了很好的脚注。西敏的离带来了连锁反应,纳德雇了一个叫瑞茨的女护工,她的丈夫萨马迪是个修鞋匠,因为欠债而坐过牢,瑞茨为了赚钱即使身怀六甲也要带着小女儿索玛雅出来工作。一次因为瑞茨的疏忽,纳德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跑到了街上,瑞茨上街找,这个看似漫不经心的小插曲为后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接下来,两个家庭出于对谎言背后的残酷现实的恐惧而负隅顽抗,缠斗不休,在这里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是,选择诚实所带来的伤害一点也不亚于谎言。是选择说谎,做一个理性的经济人,还是讲出实情,当一个虔诚的穆斯林?最终,趋利避害的人类本能还是输给了至高无上的宗教信仰,代价是惨重的。瑞茨不仅仅将此看作是简单的道德问题,而是祸及子孙的罪孽——宗教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这种凌驾于逻辑理性之上的力量足以让浸淫于新教伦理与古典经济学中的现代西方文明感到畏惧,尽管他们坚守着同样一种普世价值。
  
   如果细心观察,片中的主人公实际都在生活中做着无可奈何的挣扎:纳德每次出门都把父亲打扮的体面干净,而父亲早已不认识他;西敏将行李留在车上,期待着丈夫的妥协;瑞茨骗邻居说垃圾袋刮破了,而不愿承认让自己的小女儿倒垃圾;萨马迪,按照他自己的话说:“输无可输”。
  
   影片中的戏剧冲突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隐藏在夫妻之间与两个家庭之间的正面冲突下的还有父子冲突,家长与孩子的冲突,男人的冲突,女人的冲突,甚至还有西敏与搬运工,孩子之间,甚至西敏与自己的皮箱的冲突,通过这些冲突构建,伊朗社会的家庭矛盾,阶级矛盾,主雇矛盾,个人意志与教法和司法的矛盾甚至于政治矛盾就这样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了,在两小时之中容纳如此大的信息量着实不易。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摄影,轻微晃动的镜头不仅增强了不稳定感,也突出了影片的写实风格。片中大量运用近景和特写,几乎看不到远景,频繁采用小景深来虚化前景的拍摄手法,也让摄影显得很有特色。
  
   两个家庭无疑都是生活中的失败者,切不仅仅是为信仰付出代价那么简单,观众们也许还会记得小女孩索玛雅最后那个复杂的眼神,这个频临破产的家庭更面临着破裂的危险。西敏和瑞茨,两个阶级、地位、性格、思想都迥异的女人,正是伊朗社会女性境遇的两种投射,我想如果有人专门从片中两位女性的形象出发分析,一定会对当代伊斯兰社会得出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故事以法庭诉讼开始,在结尾处又回到了起点,在经历了这场风波后,特眉会怎样抉择呢?也许这已不再重要。
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

《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穆斯林信仰与理性的经济人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穆斯林信仰与理性的经济人来自微语录网,更多《纳,济人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