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巴顿将军》观后感,结局点评

影视台词 > 影评 > :《巴顿将军》观后感,结局点评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巴顿将军》观后感,结局点评的正文:



  本影评旨在还原史实,纠正电影的不足。以避免片面的认识和理解。
  关于传记类电影,我们不能只看传记,也不能只看电影。
  所以,这部电影我酝酿了很久,才找到一个时机来观赏。
  
  巴顿、麦克阿瑟、蒙哥马利、艾森豪威尔、隆美尔等名将的资料请移步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211214052/
  1、电影在有限的时间内,努力的在为我们塑造一个硬汉的形象。事实上巴顿的温柔体现在很多细节。
  
  2、关于巴顿,德军负责侦查期资料的史泰格说的很对,巴顿是一名十六世纪的浪漫战士,他甚至并不属于二十世纪。
  
  3、巴顿不像电影里所说的那般百分之二百的横冲直撞,事实上他是一个有城府的人。后边再详细说。
  
  4、巴顿并非一个矛盾的人,正如“他每天跪地祈祷,但平日却脏话连篇(信主须摒弃这些污言秽语)”他正是一个真实的,脚踏实地的战士。
  
  5、巴顿是上天赐予人间的、神永远与其同在的、真正的战神。
  
  6、巴顿并没有那么讨厌蒙哥马利,也没有那么仇恨共产主义。
  
  7、巴顿并非是一名无时无刻不骂娘的人,相反他会在大多数时候礼貌 体面 且绅士。不然他媳妇和媳妇家族也不会看上他。
  
  8、巴顿热爱荣誉,但他并不如片中那么虚荣。
  
  阅读巴顿的《狗娘养的战争》拖沓有一个月,知道了一半的样子,这本书应该很厚重,我看的是电子书。我们需要传记本身来还原史实,也需要电影从艺术的高度塑造甚至为我们横空架设一个英雄。但在巴顿的书中,对于战争,是如此的不值一提,对于负伤,是如此的小题大做,甚至连在写给妻子的家书中都只是一笔带过,且不做重点来叙述。反而他的重点focus在战马本身、在身边的士兵。或者在某场战役中,中弹的屁股,他也会觉得,提到这种伤势很丢人。
  
  值得声明的是,巴顿屁股中弹的故事,经常被其他军官拿来做笑料,有一次又有人提起,他们的上司嘲笑地说,巴顿皮肤中了一枪,那是因为他没有像你们一样躲在装甲车的避弹椅中。这就是巴顿,他永远冲在最前线,他永远与士兵同在,他永远不惧怕前线上的炮弹与轰鸣,他真的拿出手枪朝空中的敌军轰炸机对射。
  
  巴顿的骨子里,血液里,流淌的全部是好战的基因。这是因为造物主的浑然天成,还是后天培养?这绝对是历史的必然与巧合。他是天赐的礼物。巴顿出生于军人世家,祖父本身就是美国内战的英雄,但父亲并不希望儿子参与战争本身,最多希望其在军校学习,并谋取军官职位。可惜,自从八岁还是九岁的生日收到父亲送的一把手枪,巴顿的一声已经开始改变。从他整个的成长历程可以看出,即便是未启蒙的巴顿,他所作的一切,似乎都是在为着一场战争而做的酝酿,铺垫和努力。
  
  从争取进入西点军校起,(中间有若干不随心,)但通过巴顿自己机器父亲的努力,最终如愿。巴顿的城府和心机也体现在这一点,与其妻子的相恋是天然的,但他更知道如何利用这层关系为自己的仕途(为了参战的仕途,并非是政治仕途,事实上巴顿对政治毫无野心)铺路。
  
  
  最让我惊呆的是,巴顿在自己的传记中对于战争的描写是如此轻松,一笔带过似的,如同家常便饭。对比下来,看一看太平洋战场上的老兵纪实文学,总会让人对战争本身的认识有偏差。这不是因为战争不残酷,而是因为在巴顿眼里,战争是活着的意义,因此一切都不再那么夸张。
  
  战争谢幕了,巴顿也该谢幕了。片中说的对,巴顿毕生的心血投投身于战争,在军校期间巴顿成绩非凡,尤其是对军事史、战争史,古罗马希腊的整个战争线路,他都了然于心,像一个庞大的蜘蛛网般的体系,闭上眼睛就能3D。他是个浪漫的战士,在路过古罗马战场时,在慰问因失汽油而不得不与敌人肉搏的士兵时,在战地医院跪地像垂死的士兵喃喃自语时。事实上巴顿真的灵一个将死的士兵奇迹般的恢复过来,正是为其送勋章之后,这名士兵苏醒了。巴顿曾在给妻子的家书中提及。这样的事情会令他喜出望外,反而,上了头版头条的东西在传记中没有任何炫耀。
  
  巴顿热爱荣誉,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物有所值。他知道自己要做的就是一直向前,而他所需要的只不过是BOSS或者国民的一个点头认可,仅此而已。在巴顿因扇耳光时间暂时被打入冷宫之后,艾森豪威尔令布莱德利(巴顿之前的属下)分给巴顿一个装甲部队协同蒙哥马利时,布莱德利就曾感叹,给巴顿一个头条,他就能前进30公里。但其实巴顿热爱的是荣誉,而不是虚荣。这是电影在表达方面的偏差,他需要的是认可,而不是数不清的勋章。
  
  
  
  
  再说说艾森豪威尔和巴顿。艾森豪威尔和巴顿都是马歇尔提携起来的名将,艾克起初只不过是一名将军的参谋长,在被马歇尔推荐作为欧洲盟军最高指挥官之前,他没有具体的指挥过任何一场战斗。这正是艾克的过人之处,也是他能够驾驭蒙哥马利(在北非战场击败隆美尔,在英国被誉为救星,地位仅次于女王)这头驴,能驾驭巴顿这头驴的原因。艾克被派英国视察当地情况,回来后主动上交了一份作战计划,与马歇尔心中的计划完美的一致,马歇尔终于明白这个人是一个天生的协调专家和统筹专家,他可以不用上前线指挥装甲车,他只需要坐在指挥所里就能大胜仗。这样的一个人,巴顿,蒙哥马利这种驴必然不服气,但艾森豪威尔用巧妙的方式安抚了最要命的两个人。其外也包括麦克阿瑟,这都是当时战区里响当当的人物啊!也正是因为艾克天生的外交技能,最终使得其成为美国迄今为止第一个军人出身的、五星上将出身的总统。
  
  
  而巴顿呢?他对政治不感冒,他对政治那套把戏了熟于心却偏偏不爱这么做,他的生命就在于战争本身,而不是权力。
  
  
  
  片中没有精力提及很多巴顿的故事,巴顿是美国装甲师的创始人,当美国大兵还对着坦克这种东西手足无措的时候,巴顿已经钻到了机车内开始研究装甲车的协同作战和指挥。最初的装甲兵协同作战的很多沟通技巧就是巴顿发明的,甚至连向前,退后,停止战时沟通技巧这些都是他发明的。巴顿还是骑兵出身,还参加过奥运会,拿了第四吧。我忘了。美国大兵见面的通俗军力就是巴顿用马鞭打招呼的常用动作,这种军礼直到现在,美国军人都在使用。
  
  
  巴顿还是一个深受媒体坑害的优秀将领,因为没有再前线的记者,他们不懂得巴顿对士兵的爱之深,恨之切的感受。在他们眼里,巴顿可能是一个恨不得所有士兵都冲出为其赢得荣誉的人,而在巴顿眼里,他认为跟着他混,成不了英雄,但至少也不要成为懦夫。当然,在后来的媒体报道中,巴顿的形象还算是正面,因为他的战绩太过辉煌了。辉煌到不可否认。
  
  在挺进柏林的路上,片中也演了,士兵们开着玩笑说地图找不到现在所在的地方,旁边的打趣说,当然没有了,那是因为我们早就超出了这个范围。是的,这才是巴顿。他在与对手作战之前会先研究对手,他在军校时期就已经阅读了隆美尔的战时文件《 进攻中的士兵》,这本书的本来不是书,而是隆美尔在军校任职的时候自己写的教材,他给步兵讲课,后来各种周转,被希特勒的得意助手——宣传部长戈培尔拿到,推荐给希特勒,希特勒看后大喜,命其出版,并把隆美尔调到了身边做侍卫。说远了,这也是隆美尔的发迹史。
  
  巴顿在挺进柏林时缺乏燃油补给,他不会指望后方,相反,他用最极端的方式来补给自己。前进!攻下德国人的城墙,拿德国人的燃油,拿德国人的香槟奖励将士。巴顿挺进的速度,快到盟军根本跟不上,片中也演了“就算是出于礼貌,巴顿也该告诉我们他的位置。”
  
  真的不是我跑得太快,而是你们走的太慢而已。
  
  
  片中有一点让人费解的地方,分析来看应该是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对于隆美尔之死,只通过巴顿的一句话带过,这里边刺杀希特勒的其中之一,就是隆美尔。哎,又跑偏了……有兴趣的看我相册,war & history内有详细介绍。
  
  
  我个人对巴顿从小到大的,对战争的渴望都感同身受,因为我也是个战争贩子。正如巴顿恳求布莱德利说:我可以做个小狗儿,只要有仗可打。
  
  
  
  
  最后我突然想起一句话
  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不足以拼天赋。
  
  愿你我,都成为巴顿。在生活中,在战场上。
  
  
  
  更有趣的是,扮演巴顿的这个人,也叫乔治。他也是个老不死的倔强老头儿,曾因为巴顿将军活的奥斯卡奖,但他竟然拒绝领奖。

《巴顿将军》观后感,结局点评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巴顿将军》观后感,结局点评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巴,点评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