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钢的琴》观后感,想象未来

影视台词 > 影评 > :《钢的琴》观后感,想象未来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钢的琴》观后感,想象未来的正文:



  一
  《钢的琴》于2011年7月15日在国内首映,导演张猛,故事背景是上世纪90年代东北的一个工业城市,主要故事情节是:
  
  主人公陈桂林系钢铁厂的下岗工人,下岗后组织了一支乐队谋生。其妻小菊找到了一个卖假药的商人,准备与陈桂林离婚,并提出要女儿小元的抚养权。陈桂林一心想培养小元弹钢琴,谁能给女儿一架钢琴成了夫妻俩争夺抚养权的关键。为此,陈桂林先是四处借钱不得,后又计划偷学校的钢琴失手,最后他集结起昔日的工友,按照以前厂图书馆的一本俄国文献开始制造一台独特的“钢的钢琴”。虽然最终“钢的钢琴”制造成功,但陈桂林还是把小元的抚养权交给了妻子小菊。
  
  电影的题材涉及到中国的产业工人,产业工人是指在第二产业中从事体力、半体力劳动的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及相关人员。这个群体非常特殊继而非常敏感,其“得势”与“失势”,同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具有某种程度的暗合。昔日产业工人中的大部分在经历变革后,被削弱了原先对组织资源、社会资源以及经济资源的占有,换言之,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在逐步下降。
  
  1949年中国共产党夺取了政权后,逐步形成了党/国家全面控制社会的格局。国家主导经济发展战略是重工业优先以实现现代化,社会结构在宏观上简化为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干部,即“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构造,国家给予工人阶级最高的礼遇。1978年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逐步转换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把越来越多的资源让渡给社会或市场,催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改变了原先各个阶层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原本的“工人阶级”也逐渐开始分化。
  
  1995年9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新的国有企业改革思路:一是实行“抓大放小”,二是实施“减员增效”。“抓大放小”,即把原来小型的国有企业以及集体企业改制成为非公有制企业,原来企业中的职工,或成为私营企业的雇工,或下岗待业,进入失业阶层。“减员增效”则直接导致了大规模产业工人的下岗。
  
  在这样的社会现实面前,要讲好产业工人的故事是非常不容易的。而《钢的琴》之所以值得分析,就是因为导演张猛讲述故事的方式让人眼前一亮。《钢的琴》中,导演让观众看到了产业工人遭遇的困境,但每段故事的设置和讲述,都使用了一种哀而不伤的、甚至是乐观昂扬的方式。电影中历经下岗再就业的产业工人的形象不是处于被同情的、需要救济与帮困的低位,更多的镜头叙事用于展现产业工人昔日的风采:从事着未被异化的劳动、有知识懂文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
  
  电影的开头处有一场戏,是陈桂林的乐队为丧事演奏,一开始选择的音乐是《三套车》,后来葬礼的主办人说《三套车》太沉重,要求乐队换一个喜庆一点的曲子,乐队中的一个成员解释道,《三套车》的沉重正好符合丧事的氛围,但主办人依旧坚持要换音乐,于是乐队就开始演奏《步步高》。这场戏或许隐喻着产业工人阶级从历史舞台的中心隐退,逐渐被历史遗忘、埋葬的过程。在金钱主导的逻辑中,产业工人丧失了话语权,丧失了自主性。导演叙事的乐观体现在,影片营造的情绪并没有停留在哀伤之中,当观众沉浸于《三套车》悲哀的情绪中时,把哀歌换成了喜乐,整个影片的氛围一下子明亮起来,暗示着陈桂林这样一批产业工人面对生活依旧乐观。
  
  陈桂林为了获得女儿的抚养权,四处借钱买琴碰了壁,于是组织自己昔日的同事和朋友,准备一起学校偷钢琴。偷钢琴之前的动员方式是大家在一起吃饭,陈桂林进行了一番慷慨激昂的动员讲话:“……咱们今儿喝完以后,争取都干一番大事业。”“动员大会”之后,一桌人开着卡车准备偷琴,一路上还都唱着欢快的歌曲。这些片段中依稀可见往昔产业工人们无所畏惧、慷慨激扬的精神面貌。
  
  最后的结局自然是偷琴未遂,一桌人都被公安局拘留了。这时候,导演的处理方式非常诗意,公安审讯的一段并没有展现,替换成了在黑暗中,一道光束照耀着陈桂林和一架钢琴,陈桂林独自演奏着钢琴曲《致爱丽丝》,光束下雪花纷纷扬扬。一曲奏罢,镜头切回到公安局,校方决定不追究责任。如果导演的设置是让陈桂林坐牢,女儿因此跟随母亲,恐怕会赚取许多同情与眼泪,可见,同情与眼泪并非导演的意图。
  
  剧情继续发展,陈桂林决定自己做一把琴。在陈桂林决定做琴到真正开始做之间的一段叙述中,电影的展现了昔日产业工人的文化涵养,也为做钢琴的可行性做了铺垫:在陈桂林以前工作的工厂里,有工人图书馆,他在里面找到一本俄文图书《钢琴制造》;以前厂里的技术工人,人称“汪工”,是一个留苏回国的工程师;与陈桂林关系甚好的女工人淑娴,会弹钢琴,懂俄文,喜欢唱俄语歌曲。导演塑造了一批有文化的产业工人形象,“教育为工人阶级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曾经这些都不是一句空话。
  
  陈桂林又一次动员起了身边的朋友,开始做一台钢琴,由于找不到好的木材做钢琴,加上他们以前都是钢铁厂的工人,对钢比较熟悉,因此,陈桂林决定做一台“钢的钢琴”。汪工负责设计师,陈桂林和朋友们各司其职,重新干起了自己熟悉的手艺活儿,电焊、油漆、机床、吊车。
  
  就在工作顺利展开的过程中,发生了2件事情。其一,是工厂的2跟烟囱面临定向爆破的命运,许多工厂老工人联名上书希望保留烟囱。汪工为了保留烟囱,动足了脑筋,想出了数十种烟囱的改造法,改造成长颈鹿或火箭模样的雕塑、改造成蹦极台、在烟囱上面种绿化,等等。最终,烟囱依然没有保留。爆破那天,工厂昔日的职工都“见烟囱最后一面”,陈桂林再那里分发香烟,场面的感觉十分悲壮。烟囱的不复存在,意寓着一个时代的终结,而这批产业工人都是亲历者。
  
  第二件事是导演借着陈桂林妻子小菊的口,说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就算你把琴造出来,女儿也不会跟你。”是的,陈桂林似乎也明白,钢琴不过是一个物质欲望的表征,在女儿的眼中,谁能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她就跟谁,钢琴可以造,那么其他的东西呢?
  
  陈桂林决定放弃女儿的抚养权,同时回到车间里对大伙儿说:“钢琴不做了”。导演可以选择把故事说到这里为止,女儿小元从此跟着妈妈过上了幸福的日子,而陈桂林和他的朋友们各自生活在自己的圈子中。但故事还在继续,最动人的故事在电影的结尾。最终陈桂林决定将做钢琴的工作进行到底。钢琴造出来了,在热烈的西班牙歌舞《斗牛》的演出中,做完的“钢的钢琴”被缓缓推出。歌舞营造出来的狂欢氛围,意寓着作为劳动者的产业工人同时也是劳动和劳动成果的享受者。在知道了自己时代的终结和小元的离后,大伙儿再次团结起来的向心力完全是非功利性质的,在做钢琴的过程中,大家富有激情地挥洒着汗水,所有的人都感到了集体劳动的快乐。
  
  二
  《钢的琴》是一个非常珍贵的影像纪录。在如今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中,类似《钢的琴》这样表现社会经济变革中的中国(人)的电影非常缺乏,当代中国人的生存经验大都被官方的和商业的话语所垄断与遮蔽。
  
  不可否认的是,要描绘出当代中国(人)的面貌是一项异常艰难、太过繁重的工作。新时期以降,中国社会面临经济、文化、社会形态的巨大转型。中国或主动或被动地被逐步纳入到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因之出现了一系列世界之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下岗和失业浪潮;世界上最显着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世界上最严重的腐败及最大的经济损失;世界上最大范围的生态环境破坏……” 古老的农民经验与正在生长的市民经验、本土经验与全球化经验混杂,使得对经验的描述和评价变得无比复杂。
  
  尽管要创造有效的影像表述困难重重,但是,这不能成为中国电影和导演们回避和拒绝表述的一种借口。一方面,占有更多市场资源的导演们放弃了严肃的思考,创造出许多天马行空的“传奇”和“神话”,并且振振有词地辩护说:生活已经太辛苦,观众需要的是带来快乐的电影。另一方面,现如今的中国的影产业,由于偏颇的制度设计和有失公平的市场环境,使得许多有价值的文艺片和独立电影,因为资金或者题材的原因,无法顺利地进入体系中:
  
  首先,在制度设计方面,且莫说影片审查制度带来的禁锢以及难产的电影分级制度,单是放映制度方面就存在些许不合理。放映制度中规定了必须是35毫米胶片或者是高清摄像机拍摄的电影才能进入院线系统,换言之,许多用DV机、16毫米胶片拍摄的电影无法公开放映。这对于投资不够无法使用昂贵拍摄器材的剧组,以及坚持粗糙画质风格的导演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其次,当下电影放映的操作模式当中存在某种“法西斯性”。这种“法西斯性”是资本与行政权力“合谋”的结果。院线的放映场次是有限的,放映时间分为黄金档与普通档,院线会给“名导演”的“商业大片”安排更多的场次,并安排在黄金档播出,对于类似《钢的琴》的电影,院线的预设就是此类电影没有观众,然后就安排在上午、下午等观众相对冷清的档期,场次也不多,整个放映周期短。许多“小片”收不回制作成本。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商业大片”、“小成本制作”来命名电影成为了主流,在当下中国电影的语境中,投资金额和票房收入越来越成为讨论电影时必然出现的高频词汇。媒体津津乐道地说着大片精致的画面和场景、逼真的电脑特技、强大的明星阵容、豪华的首映式、不间断炒作的花絮绯闻,自然还有不断刷新历史记录的投资金额和票房收入。
  
  此种市场引导有它非常可怕的一面,它将电影承担的文化功能导向休闲和娱乐。在这样的文化功能逻辑下,力求真实的纪录、严肃的思考和探讨、厚重的历史感,将在何处安放?此种将文艺导向娱乐与休闲的立场,是无知,抑或居心叵测?
  
  三
  社会学家沈原在他的书中写道:“重建的中国社会学陷入一场深刻的悖论。面对社会转型带来的巨大想象空间,社会学竟然没有能力提出振聋发聩的好问题;面对剧烈变动的社会现实,社会学也竟然缺乏恰当的理论和技术手段加以研究和测量……这样一来,社会学就陷入了某种滑稽可笑的境地,甚至变形为布迪厄所说的‘社会巫术’那一类的手艺:它借用科学的手段来遮蔽生活现实,麻痹人们的思想,但却绝不提供新的知识。”
  
  其实同样的困境在文艺中也存在。文艺究竟应该表现什么?要说什么样的故事?《钢的琴》可能是一个尝试,一种努力。至少,它严肃地干预社会,它拒绝用“他者化”的眼光看待历史,它愿意为社会中“沉默的大多数”代言,他给我们展现了一段至今没有论断却被回避讨论的历史,让我们看到了在“社会主义实践”时代中生活着的人,他们的精神状态和在日后的改革中究竟谁付出了代价、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文艺的一个功能,是提供一种社会和生活的想象。当许多人对未来生活的想象只剩下一个资本主义式的图景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停止追问,你要的是哪一个资本主义的未来?
  
  在中华民族奋发崛起的道路上,我们走到了今天。“毛时代的国家社会主义运行了三十年,逐渐耗尽了它的体制和文化的能量,最后为资本主义市场路线所取代。这后一条路线,在把中国推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之后,似乎也到了强弩之末。天差地别的两极分化使社会干柴遍布,危机四伏,濒临分裂。” 我们太需要一种新的想象未来的方式了,而在这种想象的建构过程中,文艺不能怯懦地退场。

《钢的琴》观后感,想象未来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钢的琴》观后感,想象未来来自微语录网,更多《钢,未来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