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末日哲学家》末日下的生存哲学

影视台词 > 影评 > :《末日哲学家》末日下的生存哲学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末日哲学家》末日下的生存哲学的正文:

  仿真的思想实验
  
  影片一开始,老师埃里克为这学期最后一堂课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前卫思想实验,假设整个世界经历着巨大的毁灭危机时,在资源仅能支撑10人生存一年的有限环境中,身处灾难漩涡中心的这群学生又该做出怎样的选择?抽签选定自己的角色扮演后,群体开始了内心中的抉择。
  
  选择的变化
  
  在第一轮游戏中,选择的偏好基本倾向于功效性和实用性,更多地职业选择是出于对生存的保障,但尽管如此,在老师扮演的神秘人被拒之门外的时候,因为无法得到避难所的密码,生活一年后的这群人不得不面对难逃一死的处境,成员们最终还是一个一个结果了自己。而第二轮的实验假设前提建立在如何让人类继续繁衍生息,扩大自己族群这样的道德使命之上。同时由老师抽签设定的主题又丰富了每个角色个人背景。群体在筛选过程中除了考虑到性别的差异化,重要的考查则放在了身体素质上,毕竟繁衍生息需要一个好的体魄来保障。但这仍然没有让结局逆转,因为由老师扮演的神秘人与成员间的内讧,最后换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共输结局,群体再次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自我觉醒后的抉择
  
  
  输了两轮的成员当然不甘示弱,决定通过自身努力再挑选一次,这次直接将老师埃里克排除在外——这个即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同时又是游戏的参与者。排除了来自老师方面的干扰,女主人公这次的挑选结果让埃里克大跌眼镜,那些看似在紧要关头无足轻重的人选竟然都上了名单,只会种花的花匠、身患Ebola病毒的骨科医生、冰激凌糕点师、得了咽喉癌的歌剧演唱家、葡萄酒拍卖师、时装设计师、带有自闭症的竖琴演奏家、还有那个每次刚一出场就被爆头的无用诗人。尽管最后的结局仍是死亡,但被挑选的成员脸上没有遗憾,也没有对死亡的恐惧,只有对未来生活的大胆尝试后获得的欣慰和满足。这种虽死犹荣的姿态是对心灵宽慰的追求,胜过了实用主义诱惑性地考量。
  
  生活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个体在面对建构自己生活时,总会面对多种多样的选择,自由或者不自由地决定着未来生活的方向,究竟是什么牵引着我们一步一步向前行?支撑的力量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一百个读者心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会给出自己对于生活的答案,重要的不要牺牲对于今天的生活意义的追寻来换取明日那漂浮变换的未来之景,就像影片中老师扮演的神秘人面对诗人时,总是残酷地一枪了结其性命,生活的意义也再次被阉割了。“哲学之于生活,就如同手淫之于做爱”。也许影片中这句调侃的话倒是道出了哲学与生活之间关系的基本道理,二者都不会让对方形单影只地走在思想的康庄大道上。

《末日哲学家》末日下的生存哲学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末日哲学家》末日下的生存哲学来自微语录网,更多《末,哲学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