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利维坦无处不在

影视台词 > 影评 > :利维坦无处不在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利维坦无处不在的正文:


  这部电影开始并没觉得一定要看。
  LL看着文字资料说这个导演以前拍过《Til bake》(挪威语“回来”之意)。那时没放心上,如常做着马上出门的准备——因为我们说好要开车越南超市买些东方食品回家。
  两人鱼贯出门,正要进车库,站在门口突然意识到《Til bake》是什么了,正是我喜欢的《回归》!
  只是变换了一种语言,一下没认出来。LL说那我们现在回订票?于是两个人又鱼贯回家,真的就先订票然后再出门办事。
      
  这是隔了近十年再来看安德烈.萨金塞夫(Andrey Zvyagintsev)的作品。
  第一次是《回归》。
  这也他的的第一部作品,至今记得当时的震撼。
      
  震撼那部电影里从骨子里渗透而发的凛冽和悲伤,那种复杂,暗蓝色调里微微闪烁而出的光芒让我想要更多更深地体会这个民族——记得同时震撼我的还有米。米。布尔加科父的书《大师和玛格丽特》。
  或者也是这种震撼加重了我日后想要这个国家的愿力,确实不久之后我果然了。
      
  还记得那部电影没有阴柔的自怨自艾,是雄性的,或者说是男权世界里该有的某种语言。
  却还是在那时就感到这种雄性气质里充斥着某种掩藏在最深处的一种无法摆脱的疑惑,软弱和无奈——这个在这次的《利维坦》里感受的更加深刻。
      
  他的电影里充满了各种象征,或者这是他的本意,或者不过是我们太过敏感,有了过多的解读。
  正如当年第一部《回归》大获成功,他却拒绝回答众多媒体请他自己解答他的电影——那时他认为他的看法会影响观者的判断。
  却又会自己专门撰写短文指出“故事以寓言的方式透视人生的处境,观众只要循着这个方向欣赏,定会看出真正的意思。”。
  这是很奇特的矛盾,这种矛盾贯穿在他最早的第一部电影,延续到2014年这部。
      
  --------------------------------------------------------------------------------
        
  在他第一部的电影里的出现的女性角色(孩子母亲)就仿佛一个必须要出现的人物,无论发生了什么她都仿佛一直在,却是那么遥远的在。
  《利维坦》里女性作为主角在了,但给她的结局却是让她死,因而永久消失。
      
  这部电影里依然延续之前《回归》的那种暗含寓意的风格,却少了以前那种痛楚难言,切割得人暗疼的诗意。无论镜头还是节奏都多了些更平实的什么——他仿佛在用比以前更朴素的方式开始展开他的故事。
  但是雄性的内核确是一以贯之的,所以 Lilya(女主)的死亡是必然。
  关于她,想要说的太多太多。。。却还是必须尽可能精简。
      
  LL不能理解她的自杀,他感到突兀难解。他认为 Kolya(男主)已决定原谅她的出轨,事情本该往好里走,她究竟是为什么要如此?
  我说是因为当她鼓足勇气想要安抚那个自觉被伤害的男孩 Roma时,那孩子对她迸发出的绝然恶意和憎恨彻底击倒了她——自然,在LL的感知中,孩子们都仿佛很无害,怎会有如此巨大的杀伤力?
        
  的确,她的死大约不能说只是那个孩子那番话就有了决定。那是之前太多次努力迎合,讨好,一次次的失望,受伤之后的绝望。
  最终因为这些话而彻底崩溃——这是压倒她最后的一根稻草。
      
  LL的问题也等于在说一根稻草怎能压倒一匹骆驼?——但事实就是在最后一根轻飘无匹的稻草的力量下,骆驼轰然倒下。
  而真实世界里,孩子所给大人的伤害岂可小觑?电影里的 Roma为什么可以一以贯之地对自己的后母恶意对待,不也正是因为父亲那方面从未真正实质性的约束和管制吗?何况他自己的父亲在孩子面前对这个女人也没表现出那种真正的尊重和在意。
        
  作为后母的 Lilya 在这个家是尴尬的,因为在她来之前,这个家就已形成自己的某种固有模式,她中途插入若要完全融合岂是易事?何况她在家里日常每天所历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屈辱的,因为丈夫仿佛并没有特别要为表明她的存在而在敌意的孩子那里做出努力。而她的努力,孩子从不领情,就从电影一开场,孩子连“早安”都不肯对她说就已深明。
  当她残存的想要莫斯科律师能带走自己的希望最终破灭,无处可返回家来,带着刚被殴打的满脸伤痕。
  她倒出满到溢出的伏特加一口喝下,说:
  “你想要个孩子吗?”(意即他们自己的孩子)
  这种辛酸和屈辱只有身在其中才会深知。。。。。。那时自己内心深处也会感到自己不堪而更加绝望和厌恨吧。
      
  如果在她的角度,难道她不做为的丈夫,短暂的一旦暴露就要赶开她的情人,一直故意忽视她的存在并天天恶意相向的继子不正是一个联合而出的“利维坦”吗?
      
  她死之前留在画面里最后的神情,那是糅合了巨大屈辱,委屈却无处可的绝望,愤怒和厌恨。
  世界在她面前,是无望的。
      
  于是她的眼前,深海之处,翻腾而出那个黑色水兽利维坦的身影。
      
  --------------------------------------------------------------------------------
        
  是的,“利维坦”无处不在。
  在 Lilya 这里,杀死她的隐喻“利维坦”可以是男权世界里她面前的这三个男性。
  而在这同样三个大小男人这处,相对的“利维坦”不用说就是电影里强权征地的冷酷市长。
  这个一开始,喝的醉醺,站立不稳的市长对着他们说的第一句话是:
  “你们这些虫豸(或译蝼蚁)。”
  语调,姿态因为醉酒含混不清,但意思却是掷地有声,确定无疑。
      
      
  即便一番短暂心虚和忏悔后,他还是轻而易举地吓走了莫斯科律师 Dmitriy,让 Kolya 坐了15年的劳,让 Roma成为被收养的孩子。
      
  那他就能全权代表“利维坦”了吗?——不,远远不够。
  他的背后还有更大的力量,他在那个力量面前也不过是他不屑置评他人的“虫豸”。
  因为他强取豪夺 Kolya 家居这块地,并不是为了一己私用,而是要用它盖出一个崭新的教堂——那是要让大家俯首听道赞美神权的场所。
      
  最有意思的是影片的最后,在荡平原来 Kolya 家居的土地上新造的堂皇教堂里,主教的那段讲道。
  LL 在 Youtube 上找到《利维坦》视频,但只有英文字幕版。
  主教的话很长,只截取一段吧:
  “God dwells not in strength, but in truth.........Truth is God's legacy. Truth reflects the world as it really as it really is, without distortion. But only the who koows God's truth can find truth. And God's truth is Christ Himslf.”
   (“神不住在权利中,而是住在真理中。。。。。真理是神留给我们的财富。真理就是反映了世界的真实状况,无任何扭曲。但只有知道神的真理的人才能找到真理。而神的真理就是基督自己。”)
  翻译非专业,大致的意思吧。
      
      
  在主教庄严宣教时,市长俯身对自己的儿子说:
  “上帝看到一切,儿子。”
  那个儿子的样貌难道不像是普京的童年版吗?
  那孩子眼神坚定,和扫灭面前阻挡一切的冷酷和决绝。
      
  童年普京样貌的孩子抬头仰望新建教堂的顶部。
  和 Lilya 知悉妻子已死万般痛苦狂喝伏特加,在破旧废弃的教堂天顶上看到的角度如出一辙。
      
      
  电影里类似的讽刺很多,好比大家集体野外开枪射击前苏联,和解体后俄罗斯一些领袖的头像。这种对过和现在国家领袖的讽刺仿佛具有某种反叛的意味。
  却也最具讽刺意味的也在这里,因为这部电影在片头字幕上就特别写明这是由“俄罗斯文化部和国家电影基金会联合支持”出品的。
  这样巨大的讽刺回思在整部电影里,真是无限苍凉。。。。。。
      
  --------------------------------------------------------------------------------------
        
  这部电影里,Kolya 作为男权世界里“父亲”的角色,是软弱而失败的。
  和他相对的,是市长做为“父亲”在这个世界里,无疑是成功的。
  Kolya不再是《回归》里那个沉默,带有刚性仿佛有些严酷却最终死的父亲。
  而是一个沉迷于酒精,无法扞卫自己的一切——无论儿子,妻子,房子,最后哭着不知该要怎么来面对自己命运的无能男人。
      
  他在确知妻子死后,一个人独坐海边悬崖,对着幽深的大海流着泪问第一遍:
  “为什么?”
  “神啊,为什么?”第二遍。
  在最无助时,他开始想要寻找神。
      
  而神父给他的答案正是引用《圣经》里《约伯记》第41章里耶和华对约伯说的话。
  “你能用鱼钩钓上鳄鱼(圣经官译,正是“利维坦”之意)吗?能用绳子压下它的舌头吗?你能用绳索穿它的鼻子吗?能用钩穿它的腮骨吗?它岂向你连连恳求,说柔和的话吗?岂肯与你立约,使你永远拿它做奴仆吗?”
  是的,不能。
  神父说:”世界上没有什么能够与它相抗衡,它毁灭一切骄傲。”
      
      
  耶和华说这段话是要约伯真正来顺服自己。
  神父也在说只有相信上帝,肯真正顺服,才能得到救赎。
  但是在这部电影里,安德烈.萨金塞夫所展示出的“上帝”显然不是单纯《圣经》里的耶和华,却是更加复杂意味的东西。
      
  我想起台湾对这部电影的翻译是《缠绕之蛇》,这是极好的翻译。这部电影也正是这般缠绕着无数线索,盘旋来回,难以剪短言明。
      
  -------------------------------------------------------------------------------
        
  在《回归》里那个男孩心里涌动而出的是弑父情结,而在《利维坦》里的年龄几乎相当的男孩已和父亲友爱相亲,但对 Lilya 的恨意,难道不可以理解为弑母(继母)情结吗?
  
  是的,《回归》里孩子们缺失和死的是亲生父亲。
  《利维坦》里缺失的是亲生母亲,死的是继母。
  
  如果要深入讲安德烈 . 萨金塞夫的隐喻,这部电影里要讲的太多太多。。。。打住。
  
      
  怎样才能真正定义“利维坦”呢?
  显然安德烈.萨金塞夫也不能给出一个真正明确的答案。
  因为他感知到,想要表达的东西也同样千头万绪,于是观者也在他的镜头下千头万绪。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利维坦”,各种情境下的大小“利维坦“无处不在。
  只要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它就永不消失。

  后记:2012年,英国导演 Lucien Castaing-Taylor 也拍了一部同名电影《利维坦》。
     那是所谓“实验纪录片”。
     单看4分零六秒的预告其实已感到没法全程坚持。那些仿佛随机的画面里依然感到生命的渺小和无助。透过翻腾水面窥见那些奇异影像里飞翔的海鸥群影,感到自然法则的强大和无情。
        
     在片幕截图里出现的也同样是《圣经》里《约伯记》第41章里的话。
     31。它使深渊开滚如锅,使海洋如锅中的膏油。
     32。它行的路随后发光,令人想深渊如同白发。
     33。在地上没有象它造的那样无所惧怕。
      
       —《约伯记》41章。31-33

利维坦无处不在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利维坦无处不在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利维,不在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