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黑镜:圣诞特别篇》技术时代的人与机器

影视台词 > 影评 > :《黑镜:圣诞特别篇》技术时代的人与机器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黑镜:圣诞特别篇》技术时代的人与机器的正文:


  一、黑镜的绝望与希望
  
   很多人说黑镜阴森恐怖,把现实的残忍诡谲都拆开了,让人绝望无力,我只是部分同意这一观点。我在《黑镜》中看到了很多希望,也就是在机器的冷漠,消费社会的庸俗中,我看到了饱满的人性力量。
   比如第一季第一集,视频风波之后,所有人似乎都得到了满足,市民满足了偷窥欲,劫持 者创造出了绝无仅有的艺术作品,总统获得了更高的民意支持,但是总统的妻子却始终不愿忘记羞耻的一刻。一个社会可以通过整体道德标准的下降,来获得欲望宣泄和权力的上升,按照功利主义的标准,似乎所有人更加幸福了,这就是正义的。但是有一些人不愿意承认他,要固守原有的道德标准,哪怕精神备受煎熬。
   比如第二季的第一集,女主角有了一个“更好的”的丈夫,形容举止和他的亡夫一模一样,而且对她百依百顺,给予她更多性的快乐。女主角却无法和这样的丈夫一起生活,因为女主角想像尊重爱护丈夫一样对待机器人,却做不到。机器人是百依百顺的,是光滑平整过于精致的塑料制品。女主角害怕原本的夫妻生活变成了使用机器的命令-执行:这不是尊重和情爱,而是权力和欲望。
   当然很多时候是如同掉入无穷深渊的昏暗。在我看来,《黑镜》系列最阴森恐怖的一定是第一季第二集,在这里一切都被虚荣,享乐,伪善和欲望吞噬了,男主角在结尾最终为自己所反抗的东西服务,曾经要撞得头破血流的玻璃片则被放在虚拟商店里成了热销商品。人们引以为傲的自由,抗争和独立被尖刻地嘲讽,看完它你还有力量理所当然、义无反顾地努力或抗争吗?
   这是我喜欢黑镜的地方:尽管剧情足够冲击观众令人深思,编剧仍然会给一个结局,一个答案,他或予人希望或令人绝望。
  
  二、圣诞特辑的现代技术
   出于这个原因,我不满意新出的圣诞特辑,因为编剧没有写一个结尾。在电影的结束,一个主角被所有人屏蔽,一个意识副本一直生活在圣诞日中,我认为这不算是一个合格的结尾。作为一个如此野心勃勃,要挑战现代技术,人性和伦常的电影,其编剧不应该在关键的地方把自己藏起来,而把问题留给观众。不管答案是否令人满意,一个结尾对这样的电影来说总是必要的。
   回到电影的剧情,这一集的背景设定以两个新兴技术为基础:屏蔽技术和意志副本。具体来说,通过给人装上电子眼,每个人用眼睛看到的东西都被电子化了,一个人可以经由委托看到另一个人的视觉所见,也可以控制或者被控制他所看到的东西。在这一集中,两个主角都因为一些原因被自己的至亲至爱屏蔽了,也就是说,看不到对方,并且也看不到她的照片,视频录像。这个屏蔽技术也可以进一步加强,让屏蔽者不能靠近,一旦通过卫星定位发现屏蔽者距离小于10米,就立即逮捕他。第二个技术的冲击力更大,根据剧情设定,工程师经过手术将顾客的意识复制一份做成副本,再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教驯化这个本来有自由意志的意识,以服务于原来的自己。这个新型机器人能够完成一系列生活起居的任务,包括做早餐,调节起居环境以及安排日程。同时,通过这个副本还可以用来审讯犯人,提取与犯罪相关的信息(这里不禁让人想到电影《源代码》类似的设定)。
   我一开始的困惑是,这两个技术有什么关系?一个简单的答案是,两个男主角都与这两个技术相关,比如其中一个自己就是一段意识的副本,并且深受屏蔽技术的戕害。但这不是一个特别好的回答。我认为电影的重心是在意识副本技术上,屏蔽技术与它没有本质联系,或者可以说的极端一些,与整部电影的主题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我们也可以用第一季第三集的记忆影像技术代替它;也可以用别的技术,只要满足这样的思路,即主人公因为某种技术而受到了巨大的感情创伤。
   当然也可以说,屏蔽技术与整个剧情的推进是比较契合的,我所不满意的地方更多在于这个技术设定本身。因为感情的不和、冲突和背叛,就把对方彻彻底底地屏蔽,这个设定是不是太强了?在结尾工程师因为见死不救,就被所有人屏蔽,孤立于社会群体之外,在道理上是否有点矫枉过正?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彻彻底底屏蔽一个人,让他在自己的世界消失,自己也在他的世界里消失?即使根据剧情的推进,我们知道男主角的心爱之人屏蔽他,也是由于背叛的愧疚感,但这一点仍不能完全说服我。
  
  三、现代技术的隐喻
   我的疑惑是,屏蔽技术就像杀伤力巨大的原子弹,人们怎么会在战争中使用它,或者说,人们究竟会在怎么样的情况中使用它呢?为了让整个电影的剧情贯通一致,有一种可能的解释方法,即在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人们对自己的意愿,自己的身体和他人的理解都不一样了,按照电影中设定的技术背景,一个人的确会做这样的事情。那么是什么改变了呢?
  可以说,圣诞特辑出现的屏蔽技术与第一季第三集的记忆影响技术是一贯的,他们使得身体的能力极大增强:屏蔽技术让眼睛选择性地观看特定的内容;记忆影像技术让人可以完整无损地储存过看到的画面。他们本质上都实现了本来身体不能实现的功能。《黑镜》告诉人们:身体功能的“进化”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以为着危险的增加:人们超强的记忆功能削弱了本来健康的生命力,因为不能够遗忘的人们受尽过错误和背叛的折磨;人们选择性的视觉让一切都变得可以操控,可以放置和调节,但这一可操控性恰恰给生活设置了更多的不便。
   由此我们能够触及一开始的问题。技术发展大大增强了身体的能力,而身体能力的增加意味着人对世界的理解的改变。通过发达的技术,人能够征服自然,征服他的历史和过,还能够征服他作为社会人与他人的关系。一切都是可操控的,一切都被放置在恰当的位置供人使用,因此他人,或者说每一个人都被看成了可以控制的工具。影片中男主角的爱人就是这样对待他的,男主角不过是一段信息,一个图像,如同控制电脑软件,调整空调温度,只要按一个按钮,他就没有了。
   这正是现代技术的隐喻,他不仅仅意味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或者是不便,同时在根本上改变了每一个人生活其中的人对世界的看法:世界是可操控的,可以计算的,可以被一个有自由意志的我调大调小,开启关闭,人也是如此。
  
  四、机器人发展的悖论
  
   虽然给了一个勉强能够说得过的解释,在整部剧中我更欣赏的还是意识副本技术的刻画,他涉及的技术、伦理、哲学以及政治问题如此深刻且广泛,以至于我只能够涉及其中很小的部分。
   影片中顾客给自己安装了一个新型机器人,它可以说是一个天才般的设计,因为机器人的终端就是顾客自己的意识。这个机器人懂得主人喜欢几分熟的面包,爱听什么音乐,要和什么朋友聚餐;每个人的性情嗜好不同,一个旁人,更不用说机器人不可能安排贴切。显然,只有你自己才真正懂得自己。
   影片中这一段日常生活可能是所有人都想要的,女主角伴着音乐起床,早餐已经准备好,一天日程合理安排投影到合适的位置,一切都如此轻松自在;更重要的是,她不用为做着一切的人表达感谢,不用尊重他,照顾他的想法。这美妙自在的生活被男主角“it’s slavery”的话打破,把一个本来拥有独立自由的意识变成为主人服务的机器,这是否不人道,太残忍?
   影片指出了机器人的悖论:人们发展机器人是要早出尽可能像人的机器,因为他们既能够为人们服务,又不会耗费人类太多财力和精力。换言之,人拥有可供指使的工具,自己却不用为他使唤,更不用尊重他。但问题在于,只要机器不够像人,就不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在影片中,成功的机器人是人的意识的副本,别的任何种类的机械都不会懂得主人的口味、嗜好和对朋友的看法。可是,只要机器足够类似人类,他就带上了或许是人最本质的东西:人的独立和尊严。它要求人/机器不被看成工具,其自身就是目的。也就是说,人们早出机器是为了使用它,为了更好地使用机器要让他接近人类,而接近人类意味着人们不能单纯地使用,而需要尊重它。
   机器人的发展是一个死局:它是一棵枝叶越繁茂,根基愈倾颓的大树。男主角“it’s barbaric”的感叹不过是个征兆,《云图》中星美的反抗是这棵树彻底倒塌的样子:机器人反抗,争取自己的平等和独立,在道义上不是如此的光辉正确?如果机器人也有喜怒哀乐,有羞耻和虚荣心,那么凭什么奴役他们?如果我们的结论与《云图》所预设的一致,机器人也有尊严,那么机器人与人有什么区别,我们为什么要造出机器人?
   一些对机器人未来的讨论执着于“人被机器人奴役怎么办”的问题,在我看来不用严肃地讨论,因为人类作为机器人的设计者,就道理上说总是比机器人高一筹。我认为这个问题掩盖了一个更重大的问题:人究竟要不要奴役机器人,如果他们有独立的思想意识?
   《黑镜》为我们揭开了一个小口子,它展示了自由和奴役的问题是如此微妙,不是几句口号和心安理得的说辞就能够解决。人们不清楚“人是目的,不是手段”的口号可以延伸多远;也不知道“为了一部分人的幸福,需要牺牲一部分人”的命题是否正确。至少从影片中我能读到这样的想法:人类不能解决的问题,机器/技术同样不可能解决。

《黑镜:圣诞特别篇》技术时代的人与机器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黑镜:圣诞特别篇》技术时代的人与机器来自微语录网,更多《黑,机器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