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刺客聂隐娘》所体现的傲慢与无知

影视台词 > 影评 > :《刺客聂隐娘》所体现的傲慢与无知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刺客聂隐娘》所体现的傲慢与无知的正文:


   《刺客聂隐娘》真是万众期待的一部电影。年,姜文导演的《一步之遥》上映之前,无数影评人忙着回顾姜文的辉煌历史之时,《一步之遥》也不曾获得过这种级别的期许。自年初亮相于戛纳、发布片段以来,《聂隐娘》简直隐隐有了神作的气势。大批媒体一面吊着观众的胃口,夸耀着自己已看过这部“不讲故事、文言对白、美如水墨画”的神奇电影;一面为如此优秀的作品因为文化差异和评委口味而不能获得最高荣誉深感惋惜。在这样的层层造势之下,似乎容不得半点不同意见了。马伯庸在微博发了一些感慨,立刻迎来了无数文艺青年的质问。“你看过侯导演的电影吗?你懂电影吗?讲故事算什么对电影的要求?侯导演的电影就是不讲故事!”
   围观这场争论的时候,我回想起侯导的杰作《悲情城市》,也觉得不着意讲故事同样可以是好电影。怀着年少时对侯导演的挚爱,耐心地等着一拖再拖的档期,早早订了票,只为一睹《聂隐娘》芳容。然而揭开面纱,如此大的期待落空之后,只剩下吃了苍蝇般的恶心。
   电影开场时,画面是黑白的。白衣道姑叫黑衣聂隐娘刺杀某人,取其头颅“如刺飞鸟般容易”。聂隐娘拿着匕首跃起杀人时,画面之美,真有唐传奇之风。可惜的是,此后不久,画面转为彩色。聂隐娘按照师父的要求,回到家中准备刺杀自己的表兄、魏博节度使田季安。我试举两段台词,让大家感受一下。
   “这是汝师父当年托贩茶的商队送回来的。”
   “当年我与汝二舅是前往京城迎娶的礼司……这就是汝公主娘娘的决绝之心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全篇文言文对白”。用一个“汝”,就算文言文了?句法、用词,完完全全是彻头彻尾的现代汉语。把“汝”字换成“你”,配上暧昧不明的画面,简直就是《大明宫词》即视感。如果这也能叫做“文言文对白”,那真是对我国历史上那么多璨若明珠的精彩词章的侮辱。
   如果说以上的部分还算是我在挑刺的话,那么接下来几场的台词,简直就让人瞎狗眼了。
   张震扮演的田季安和下属臣僚在厅中议事的时候,第一个谋臣(恕我不知道他是谁,电影也没有交代)说道:“……防止朝廷xxx不成。”
   这简直是中学生都不会犯的语病。防止朝廷做成功某事,应该用“防止……成功”的搭配。“防止……不成”,双重否定,表示的显然是肯定的意思啊!这种水平的台词,真的不是演员自己想出来的吗?如此拙劣的文字,真的出于阿城和朱天文这两位着名作家之手吗?(按:台词都是我看电影时默记的。如有错误,请指出,我会道歉。)
   台词的问题不再多谈。《聂隐娘》的故事极其简单,只分了两条线。一条是瑚娘以鸡血假冒月经,掩盖怀孕的事实。被正妻发现以后,正妻一方的番僧以纸人作法,试图杀死瑚娘。此时聂隐娘出现,救下瑚娘,并告诉田季安瑚娘已怀孕的事实。田季安盛怒之下追责正妻。另一条是聂隐娘屡次出手,最终考虑到田季安子嗣幼小、杀死他会导致魏博大乱,于是放弃刺杀田季安,向师父谢罪后,与妻夫木聪扮演的磨镜少年一同归隐江湖。
   然而,就是这样简单的情节,也有数不清的交代不明之处。磨镜少年是谁?从何而来?为何与聂隐娘同进退?聂隐娘的师父为何是道姑公主的身份?她与聂隐娘有什么关系?电影中的人物似乎都无来处、无归处,茕茕孑立,孤立而突兀。电影的情节也是飘忽而莫名。但是,这些各种看不懂的地方,原来剧本中都是有写过的。对照网上流传的《聂隐娘》剧本,电影《聂隐娘》删掉的何止过半,简直就是大半精华。聂隐娘洗澡那场戏,完全不明所以。剧本里却有佣人看到聂隐娘胸口缚有弯刀匕首、十分心惊,聂隐娘沉默隐忍、不为所动的部分。剪掉关键镜头,这场戏简直毫无存在的必要。然而,侯导演却保留了长达数分钟的镜头,来描述仆人往洗澡水中加入各种药材或是香料的过程。对待剧本如此随意,对讲故事这一传统如此抗拒,对塑造人物如此漫不经心,简直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这使我不能不想到电影发展到当下,所必然面对的一个问题。
   在阅读好莱坞导演和欧洲导演的履历时,最先注意到的,一定是他们寻找投资的艰辛。《聂隐娘》投资9000万人民币,作为文艺片,在华语电影中可谓相当突出了。此外,国外导演所面对的制作人的掣肘,在侯孝贤导演身上也是了无踪迹。对大导演的盲目迷信和不加控制,已经导致多部国产大片的沉没。前有姜文的《一步之遥》,后有吴宇森的《太平轮》和陈凯歌的《道士下山》。侯导演与《聂隐娘》的随意任性,除了制作人的缺位和名导演的震慑力,实在找不到其他可能的解读了。
   也许有人要说,我们看《聂隐娘》,看的可是情怀,是诗意的唐代水墨画卷,是侯导和制作团队多年的苦心孤诣。探访多国各地取景、三五年苦读《资治通鉴.唐鉴》,这在当今浮躁的社会,是多么的不容易啊!诚然,我们无法否认侯导和他团队所付出的努力。但这样的努力,却在开端之初就有了偏差,因而不得不走向一个尴尬的收尾,面对惨不忍睹的结局。
   侯孝贤导演是以作品中对台湾本土文化的出色解读和人文关怀而着称的。离开熟悉的台湾背景,进入到相对不那么熟悉的中国古典文化语境之中,侯导演似乎显得十分游刃有余。而这样的转换自如,却是以牺牲电影品质为代价的。张震扮演的节度使开口时是典型的台湾腔,而配角人物很多说着国语乃至地方方言。《聂隐娘》不是《悲情城市》,人物并不能用说日语、国语或是台语来体现境遇和时代。个人以为,张震和其他台湾方面的演员,真的需要找一位配音了。古色古香的画面中,突然出现八点档言情剧的台湾腔,实在是不能不让人出戏。此外,片中大部分演员都没有能够很好地理解台词的意思,只是在背书一般地说台词,导致许多处台词都读破句了。这些我们看来如此违和的地方,对侯导来说却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为何会这样呢?个人以为,这正与近年来台湾思想界所发生的变化和转向有关。
   关注思想史研究和学术界动向的盆友们,可能会听说过杜正胜教授所提出的“同心圆”理论。他和一批台湾学者,提出应当扭转“中国主体、台湾附属”的传统认知方式,而代之以一个以台湾为中心,逐级放大的同心圆。第一圈是本土的乡土史,第二圈是台湾史,第三圈是中国史,第四圈是亚洲史,第五圈直到世界史。总而言之,就是要以台湾为中心,实现学术上的“中国化”。这样的理论在台湾,获得了相当数量的支持。学术思想向来是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台湾当代学术界会出现这样的言论,和岛上数十年来的社会文化、群众观念,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长期脱离中国大陆本土。随着时间的流逝,第一代大陆移民已渐渐老、作古。“想我眷村的兄弟们”,而“眷村”也即将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失其当下的意义。现在台湾的年轻人,说着台湾腔国语,写着“正体字”,沐浴着欧风美雨,早已失了对中国文化乃至古典传统的认同。2012年我台湾,谈到《牡丹亭》。台湾的大学生朋友们大呼不解:“昆曲?那是什么东西?汤显祖是谁?牡丹亭三个字怎么写?”我想,这样的与传统文化的割裂,并非一日而成,而是其来有自的。在过几十年的历史中,台湾慢慢地争取着自己的独立自主的合法地位,也渐渐剥掉了中国文化的根。
   我无意在此发诛心之论,从侯导电影名作中挖掘蛛丝马迹,以证明侯导也有着这样的倾向。但侯导在面对唐传奇和《资治通鉴》文本时,真的是认真钻研的态度吗?还是拿来主义,为我所用,一切为表达自己服务呢?相信看过电影的朋友们,都会得出自己的结论。而对传统文化的轻慢与无知,导致了漠视中国大陆多处唐代古迹和历年考古发现成果,远赴日本进行拍摄,发出“唐代文化在日本”的谬论,却殊不知日本的唐寺早已经过历代递修,是真正意义上唐代文化日本本土化的象征。这还只是影片拍摄中的一个小插曲。电影进行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又不知凡几了。
   就是这样的电影,却获得了国内电影评论人和从业者们的一致跪舔。我不知应该骂他们读书太少、脑袋太蠢,还是为他们可怜的眼光和能力感到悲哀。无论如何,《刺客聂隐娘》都必将是一部载入华语电影史册的作品。以经典的姿态,或是以烂片的方式。而这一切,都留与后人和时间评说吧。
  
作者胖鸽儿

《刺客聂隐娘》所体现的傲慢与无知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刺客聂隐娘》所体现的傲慢与无知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刺,无知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