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语录 > 励志故事 > 正文
文章正文

潘刚撕下了“过渡人物”标签 放手一搏

励志语录 > 励志故事 > :潘刚撕下了“过渡人物”标签 放手一搏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潘刚撕下了“过渡人物”标签 放手一搏的正文:

  “平稳状态往往并不显示一个人的才华,逆境和危机中的承受压力及反弹能力是最考验人的。”在一位基金负责人眼中,“临危受命后,他(潘刚)很快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和重点。”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金经理认为,与前任董事长郑俊怀的内敛、孤僻相比,潘刚明朗、开放、亲和力很强,更容易赢得投资人的首肯,“关键是潘能够放下身段与人沟通,没有一些创始人身上可能会有的膨胀情绪。”令该基金经理十分意外的是,2005年初当其致电伊利希望沟通一些想法时,在北京他的办公室里竟然看到了潘刚本人,“他正好在北京,拿了一个包,一个人就跑过来了,本来他完全可以指派一个证券事务代表来谈。”

  围绕伊利无法停止的话题永远是蒙牛,同在呼和浩特市的伊利和蒙牛的“同城恩怨”几乎人尽皆知。据说伊利曾经针对奶农做了一些投资,但到收获期时发现“奶牛都被蒙牛拉走了”,而在蒙牛也流传着类似的说法。由于历史渊源,伊利和蒙牛之间始终充斥着提防和排斥的意味。据说,潘刚上任后试图改变这种局面,半年来潘刚和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先后坐下来面对面深谈了几次。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有一次双方甚至约定“不打价格战了,这样下去迟早会把行业毁掉,不如一起提价”,提价日期定在了3月15日,但这一天伊利和蒙牛谁也没有调价。言及此潘刚哈哈大笑,“他怕我不守信用,我也怕他不守信用。”但对这两个同城冤家来说,这或许是某种积极的信号吧。

  危机下的强势整合

  35岁的新董事长试图给伊利这个传统而保守的大国企注入一些新元素,但潘刚对此言词十分谨慎,他甚至特意强调伊利的战略和文化将会被进一步传承,因为“它们非常有价值”。在传承和创新之间应把握怎样的尺度,如何再一次抓住那些曾经错失的机会,是这个继任者面临的难题。

  潘刚自陈高管危机之后,其获得的最大支持来自政府,而最大的压力来自于经营,“伊利过去的业绩能不能保持?最怕的是会引发一场更大的经营危机。”在独立执掌伊利后,潘刚在内部提出“大干一季度争创首季开门红”的口号。潘不讳言,“我是最了解伊利的人,我知道伊利的员工,他们非常淳朴。”为此潘刚迅速通过一些方式与员工沟通伊利目前的情况,尽量缩小“高管事件”在员工中引发的负面效应,潘甚至在伊利号召全体员工“多给企业提一些合理化建议”,并及时对一些有价值的建议予以奖励,借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并转移注意力。

  从员工向上延伸到奶农、其他供应商,向下延伸到经销商和消费者,高管危机之下伊利的产业链一度变得敏感而脆弱,为此潘刚投入了大量精力和各方沟通,到奶农家里去,打电话给一些大的供应商和经销商,“让他们了解伊利更确切的情况”。甚至包括对之前拒之门外的媒体,这位新总裁亦力排众议,“把伊利的厂门打开,让媒体随意参观。”

潘刚撕下了“过渡人物”标签 放手一搏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潘刚撕下了“过渡人物”标签 放手一搏来自微语录网,更多潘刚,一搏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