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百鸟朝凤》电影的情节、人物刻画还有些欠缺

影视台词 > 影评 > :《百鸟朝凤》电影的情节、人物刻画还有些欠缺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百鸟朝凤》电影的情节、人物刻画还有些欠缺的正文:

作为一个谈不上是电影爱好者的观众,在这里写写自己对这部电影的感受。
首先促使我进影院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陶泽如,一直很喜欢这个演员,这部电影对我来说可以算是粉丝向电影~即使没有很多人泣泪推荐,我也还是会看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自己从事图书出版相关的职业,对于故事剧本还是抱有一种商业化的眼光?不知是否因为电影不是导演本人剪辑(我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以至于故事没有呈现出导演想表达的意思?我对《百鸟朝凤》的故事剧本本身是有一些质疑的。
第一,前半部分拜师学艺情节略显老套。
虽然我没看过太多这类包含学艺题材的影片,但诸如师傅非常严格、用一些看上似乎缺乏明确意图但实质上却是“教学绝技”的方式教学、徒弟一开始对师父的做法有误解但慢慢理解师父的苦心等等设定看上实在有些似曾相识。
另外,后半部分师父患上肺癌的情节也显然落入俗套。
第二,对大部分人物的塑造都有些浅尝辄止,尤其是焦三爷的形象刻画不够深入。
颇有世外高人姿态的焦三爷,我想由于缺乏对他其他生活层面的刻画,使得这个人物显得有些单薄,不太真实完整。
按理说这样一位坚守着某种传统文化艺术精髓的执拗老人,要不应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就是集这类角色的典型特点于一身,举手投足具有某种“代言”的感觉。让人觉得焦三爷不仅是焦三爷,也是千千万万坚守着传统艺术文化的老人之一。要不他便极具个性,通过日常行为的刻画,特色语言的刻画,呈现出一个独具一格的角色。
可以说这两种刻画在电影中身上并不是没有,而是做得不到位。
焦三爷虽然感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感觉缺少了点什么,也许是缺少夸张的手法,也许是缺少文化氛围的烘托。举例说明,电影《老炮儿》里的六爷也是一位坚持老北京“规矩”的长者,但他的行为、语言都比较富有特色,具有一定程度的夸张,许多“老炮儿”都能在六爷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另一方面,焦三爷也缺少一些“人物怪癖”来对其进行肖像式的描摹。我想,如果能对他坐在椅子上的姿态,他烟斗里吐出的眼圈,甚至是他在田里农作,他把玩唢呐等形象进行进一步强化描摹,再通过一些独具特色的人物行为、语言,焦三爷这个人物形象可能会更加鲜明,丰满。
可惜电影中的焦三爷无论是广泛性还是独特性都不是特别深入到位,他身边的一些原本应该起到衬托作用的角色也都多少有些脸谱化,以至于焦三爷这个人物形象我认为还不够深入人心。(如果不是陶泽如饰演,也许会更差!)
天鸣的徒弟形象私以为倒是比师傅到位。
不过,电影还时常有些人物性格突变的地方,解释不够清楚。例如天鸣父亲原来特别支持孩子学唢呐,后来就因为现实原因,态度就来了个180°大转弯?天鸣原来不喜欢学唢呐,怎么就默默地爱上唢呐成为一生的坚守了?这些地方的转折都有点硬。
第三,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够客观,以至于对问题的评价有失偏颇。
唢呐这项传统艺术文化究竟为什么没落?对于实际上也不知道为什么的观众我来说,通过电影并没有了解到原因。而且电影对待这个问题的思考也显得有些简单。
从看待传统事物的最基本思路来说,我们应当用“扬弃”的方式看待,保留优秀精髓,放弃一些糟粕,既不全盘否定,也不盲目崇拜。而电影中的焦三爷与其徒弟天鸣显然是固执地坚持传统的代表。这样的坚持有没有什么问题?电影不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而是对这种固执坚守大唱赞歌。对唢呐没落的原因简单归咎于人们崇洋媚外,心态浮躁,急功近利等等。电影虽然试图表现出放弃唢呐的人各自的客观原因,虽然也努力表现出他们与焦三爷的冲突,但没有对这些人给予应有的客观评价。
最典型的一处便是,电影有意丑化“洋乐队”,即使他们演奏的是《蓝色多瑙河》,明明也是世界名曲,却仍旧配以穿着暴露女郎以贬低其价值。这里本可以呈现出非常针锋相对的,不相上下的激烈的,中与外,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而这种冲突如果想获得高潮,就要求裁判必须公平公正。然而这里裁判强行举起中国传统艺术的右手,还安排几个流氓“欺压”唢呐队,展现出被压迫的不公。可我很想问,如果唢呐真的是一种优秀的艺术,为什么还需要刻意丑化对手,安排流氓欺负自己,才能获得胜利?
唢呐艺术究竟为何没落我到最后也不是很清楚。更糟糕的是电影缺乏呈现唢呐绝佳魅力的处理,对于不了解唢呐这门艺术的观众来说,从电影中也看不出唢呐哪里好。更多的是听到电影中的角色不断呐喊,唢呐好,唢呐真的好,真的真的很好。这种呐喊其实与现实中对《百鸟朝凤》的呐喊感觉很相似。那么唢呐究竟好在哪里呢?
我自己个人感觉,红事吹奏唢呐庆祝无可厚非,白事这里多少显得有些封建迷信。吴双镇究竟为什么不能没有唢呐?中国究竟为什么不能没有唢呐?就因为办丧事时必须要吹奏一曲的传统吗?我想,其实电影也试图提及,办丧事时吹奏唢呐,其实是对那些生前做了许多好事的死者的一种尊重,一种缅怀。对于这一点电影呈现得并不是很清楚。
对了,为了凑齐游家班给办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傅主任演奏,天鸣县城找游家班的成员,由于诸多原因,大家都不能演奏了。这里还顺带手表现出“进了县城工作的人下场都不怎么样”,也许这里是我多想了。
第四,有一些游离于主线外的情节?一些矛盾冲突很快被电影自我消解?
最让我觉得游离于主线外的情节是蓝玉对天鸣妹妹的感情这里。这里也许是想表现出蓝玉注意力不集中,不如天鸣心无旁骛。那三个孩子玩秋千,在夜晚看萤火虫这里就显得有些令人费解。这里我只能理解为为了表现出乡村的淳朴和美好,对比后来社会进步,人们心灵的变质。但即使是这样,仍旧给人感觉与主线若即若离,关联性不够。后期蓝玉和天鸣妹妹私奔这里起到的作用也比较微小,我个人认为即使删也不太影响剧情。
小狗妞妞在剧中可谓一个很出彩的配角,但问题是妞妞的存在也只能对乡村气氛起一种烘托作用,对推进剧情的作用仍旧若有若无。
这也许是许多文艺片的弊病,为了表现出某种气氛,会有许多实际上与推动情节无关的内容。有些手段高杆的导演、编剧能将这些内容融入主线情节,作为故事的点缀,甚至作为精妙的细节,甚至作为无形的大背景,但很多时候这样的部分会占据很大篇幅,起到的结果是只能表达导演、编剧本人的情怀,观众有的能认同,有的就觉得很无趣,昏昏欲睡。
另外,电影多次出现自行消解矛盾的情况,不知道是不是导演、编剧想更进一步出乎观众的意料?私以为,前半部分拜师学艺的部分本来已经很老套了,好不容易有一个天鸣、蓝玉的矛盾焦点出现,结果“师傅要教蓝玉学唢呐,天鸣负气回家”、“天鸣蓝玉吸烟引发大火”、“师傅确定继承人”等本可以有激烈矛盾的地方都简单地被自行消解了,给人的感觉是,所有要打起来的架都没打起来。虽然我认为简单地将蓝玉黑化也不是很好的选择,但至少这里本可以有更丰富的人物心理活动、或是人物交锋等矛盾爆发出来的,结果却没有,令我很奇怪。
电影的后半段如前所述,唢呐和时代的矛盾由于电影已经站在不公正的角度看待了,以至于矛盾冲突也显得很脆弱。
综上,电影虽然有许多非常优秀的镜头,给人感觉确实出自名导之手,却有诸多地方感觉不够深入,都如蜻蜓点水一般飘过。究其原因还是剧本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电影剧本不好,再高超的镜头也许也还是没法呈现一个绝佳的故事。
电影也有很多优秀之处,以上的一些浅见,或有表述不清不准之处,还望见谅。
作者SummerWedila如果没有#方励跪求影院经理#,恐怕很多人都不会关注《百鸟朝凤》。
纵使对本土文艺片生存现状有千般同情,万般无奈,但文艺片就像电影中的唢呐,在追求娱乐和感官刺激的时代淡出市场主流,唢呐需要“非遗”的保护才能作为文化化石生存下来,文艺片也需要专门的文艺片放映机构瞄准受众。
就现在,坚守还是出走,无论对文艺片制作方还是唢呐匠,都是必须面对的选择。
唢呐匠在几十年前还受人尊敬、炙手可热,婚丧嫁娶请唢呐匠送逝者、迎新人,“四台”、“八台”彰显的是办事人家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那时的唢呐匠被“迎师礼”恭恭敬敬请进家门,孝子贤孙跪了一地苦苦恳求,也未必肯演奏一曲只送给德高望重者的“百鸟朝凤”。
那个时候,唢呐匠是为人父母要押着孩子上门给老师傅磕头拜师的紧俏活计,而作为唢呐班班主的老师傅更是被尊称一声“爷”高人一等似的。可即使是这时候,也不是所有唢呐匠都算功成名就。
学唢呐的学徒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河塘边苦练肺活量,在长草丛中分辨百鸟叫声,最终只有一个人能继承班主衣钵,有资格学一曲能评断人道德高下的“百鸟朝凤”,其他的学徒努力多年不过是跟着班主做个伴奏罢了。
那么,当音乐数字化、大分享的时代都已经来临,几十年才能听上一次的“百鸟朝凤”注定成为唢呐泣血的老师傅告别往昔荣光的最后一声悲鸣。那些或出挑或平庸的唢呐匠们又该何何从。
安于清贫、坚守理想的唢呐匠人自然让人肃然起敬,他们是传统文化基因的传人。但是出走的唢呐班乐手也同样值得敬佩,因为对某些人来说,向现实妥协比与潮流抗争更加艰难。
《百鸟朝凤》电影里的二师兄见证了无双镇唢呐班从师父的焦家班到师弟的游家班的两代更迭,也见证了唢呐由盛转衰的过程,他一直是唢呐班演奏中称职的伴奏者,也是班主称职的帮衬人。
虽然他不是班里唢呐吹得最好的一个,但是面对天资卓越、继承班主的师弟,他不嫉妒,由衷拥护;在唢呐没落,被外来的洋乐队挤压生存空间时,他鼓着腮帮拼命地吹着旧时代的余音;在游家班被混混欺侮时,他不要命地用拳头维护唢呐最后的尊严。
二师兄一直尽心尽力地在师父的热血传奇、师弟的励志故事里扮演着配角,直到生活逼迫他必须成为自己命运的主角。
当唢呐班的生意越来越少,母亲卧病在床,他选择出走。这并不是一个容易作出的决定。
得知消息的师父焦三爷拖着老迈的身体找上门,正在打点行装的二师兄愣在当场,眼神里尽是羞愧回避。可是当师父把他的行李一件件翻出来扔在地上扬起灰尘,屋里的老母亲强撑起身子看着这边厢的动静,一脸泪痕。二师兄眼神忽地坚定起来,一件件捡起地上的衣服,与师父四目相对。
还有别的选择么?除了出走。
所以,焦三爷最终什么话都没有说,离开了二师兄的院子;二师兄离开了无双镇,告别陪伴他大半辈子的唢呐,准备在困顿中赤手空拳杀出一条血路。
二师兄也是唢呐匠,即使不是最好的一个;他也曾幼时从艺,苦练多年;他除了唢呐,并没有别的技能。即使如此,他依然决定出走,为了生活。
坚守在无双镇的唢呐匠成了没有唢呐班的班主,也许有一天他守着心爱的唢呐清贫到老,也许有一天他等来唢呐重振,传统申遗,无论怎样,他没离开一生挚爱的事业。
出走的唢呐匠在工厂工作时被电锯断了无名指,再也无缘重操旧业,他可能慢慢地在异乡打工挣扎着老,也可能就此平凡但不至于窘迫地生老病死。唢呐振兴与否,即使能引起他内心的一点涟漪,也已与他的生活境况再无关系。
在这部《百鸟朝凤》电影里,二师兄是配角,主角是坚守唢呐事业的两代班主。人们往往认为坚守在原地的人可贵,难道那些面临未知一往无前出走的人不值得敬佩?
唢呐或者其他什么传统乐器的演奏者,文艺电影或者其他什么艺术形式的制作方,或者普通的你和我,难免要遭遇坚守还是出走的选择,在选择之前,则是对自己能力和发展的准确判断。
“梧桐百鸟不敢栖,止避凤凰也。”
选择难,判断更难,所以坚守或者出走,只要做了决定,同样值得尊敬。
作者ICHI小鱼

《百鸟朝凤》电影的情节、人物刻画还有些欠缺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百鸟朝凤》电影的情节、人物刻画还有些欠缺来自微语录网,更多《百,欠缺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